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1966年2月2日上午10点,人民大会堂内,一声尖叫打破原本觥筹交错的氛围。此时,周总理正在和外宾进行重要的国事活动。这等异常的尖叫声,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众人纷纷走了过去,赫然发现服务员用手指着的玻璃窗户上,有一个明显的弹孔!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人民大会堂

是谁在这么重要的日子开枪射击人民大会堂?他为什么要射击人民大礼堂?众人心里一凝,都严肃起来。而周总理得知消息后,立刻下发了两条指示。根据指示行事,枪击案最后取得了好的结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这个影响是什么?

当天枪击案发生后,周总理欢送外宾之后,立刻驱车赶到了案发现场。此时总理怒不可遏,这么大一件事,若非不是服务员发现了,枪击案都不会被人发现。

因此,当总理见到在现场的工作人员时,便严肃地指出:“现在你们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到连枪响的声音都听不见了!这枪是什么时候打的,竟没有一个人知道吗?”

总理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这件事必须严肃对待,要站在高度敏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成大事来办!”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周总理

看到总理痛心疾首的样子,公安部成员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再没有发生过如此恶劣的事件。枪击案的案发现场,与周总理进行外事活动的会客厅只有一墙之隔,若非窗户有双层玻璃,或许真的会产生无法挽回的结局。要是那天真的出现无法控制的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想到这里,公安部全体人员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他们立刻成立专案小组,由公安部副部长于桑、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吕展等人全权负责此案件。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公安部副部长于桑

但是,案件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现场留下的破案线索,只有残留在窗户玻璃上的那个弹孔,以及在现场找到的一颗,口径为5.6毫米的步枪子弹。

这种小口径枪,是那个时候的枪统一采用的口径,虽然口径小,但威力确实是不弱的。只要在一公里的范围内,人就会被击中,而一旦被击中,只有两种结局:一,死;二,重伤。

而在当时,要弄到一把枪非常容易,几乎人人家中都会有这么一把枪,因此需要排查的范围很大,也就是说,无形中给侦查工作增加了难度。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弹孔

为了准确地找到犯罪嫌疑人,专案组又去研究弹孔。经过检查发现,弹孔不足一厘米,而且很圆,从弹孔中心产生的裂纹,像水波纹一般往周围散去。有的专家从这个弹孔形状和深度,推测出子弹的射击距离,也许只有6、70米,这也就表明:枪手的射击位置,离人民大会堂非常的近!

确定射击距离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凶手的射击位置。一般在开枪时,都需要有一个“三点一线”的瞄准动作,所谓“三点一线”,就是指枪上的准星、标尺以及射手的眼睛在一条线上。而这也正是子弹的“弹道轨迹”。

通过这个“弹道轨迹”,专案组进一步推导出凶手的射击位置,就在长安街的快车道上!专案组成员都开始激动起来,因为射击位置、射击距离以及作案工具都已经找到,那么只要从周围的居民行进排查,很快就能够抓到凶手。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长安街老照片

然而,此时一件事又挡住了专案组的办案进度。原来,根据执行警戒任务的工作人员反应,枪击发生的时候,长安街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异样。这样一来从周围居民入手是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专案组成员又进行推测,凶手或许是藏在车里,等到汽车开到人民大会堂附近,便从车中开枪射击。

于是专案组决定先从嫌疑车辆入手。经过排查,办案人员在开枪的那段时间里,共有一千多辆汽车经过人民大会堂,而这经过的一千多辆车,专案组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异常。案情一时之间陷入胶着的境地。

专案组成员反复梳理每个细节,但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线索。没有新的线索,枪手的位置就没办法确定,进而导致凶手本人无法确定。就在大家抓耳挠腮之时,专案组成员之一的陈建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陈建华仔细观察弹孔留下的痕迹发现,被击中的玻璃破碎不均。从他以前做过的,枪弹击碎玻璃的试验来看,人民大会堂玻璃上的弹孔,更像是凶手远距离射击形成的

因为从子弹留下的痕迹,比如弹孔的大小、深度、破碎程度等,可以推断出子弹飞行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抛物线。而直线、抛物线则可以推测出凶手射击的位置,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位置排查凶手了!

专案组的成员根据陈建华的信息,再次查看了现场,发现子弹在击穿第一层玻璃后,没有走直线,在第二层玻璃上留下的痕迹有所偏离。那么之前,按照两个破碎玻璃上,留下弹孔的延长线来判断位置的方法是错误的,凶手并不是近距离射击,而可能来自一个远距离的地点。

不过专案组有些人对5.6毫米子弹,在远距离射击产生的效果上,持有怀疑态度。因此为了严谨,专案组决定做个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5.6毫米运动枪弹

专案组成员首先找到了,一把与案发现场那枚子弹相同口径的步枪,然后一行人来到靶场,模拟案发现场的环境,射击距离从100米到500米进行试验,以测试效果。

等专案组成员试到400米左右的时候,专案组成员发现,这次试验出来的结果,与案发现场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因此根据试验结果,专案组成员将凶手的位置确定在长安街400米以上的地方。

秘密排查开始了,专案组成员由东向西,逐个巡查制高点,以及任何一个可能发射子弹的地方。但是找了很久大家也没能找到。难道线索又要断了吗?专案组成员不肯放弃,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事啊!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他们更加细心,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一直盘查到南长街南口西侧的一处大宅院,案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专案组成员向院内的门卫室老大爷说明了情况,经过主人的同意后,一行人走进院子里细细查看,院子、前厅、车库、院子里的两层小楼,到处都不放过,可还是一点信息都没有。

专案组成员不免有些沮丧,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却发现旁边门卫室的角落里有一把小口径的猎枪枪。专案组成员立刻进去拿起枪细细查看。老大爷见状,随口向专案组说道:“最近这几天,院内的孩子们经常着这把枪,在房顶上打麻雀。”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听见老大爷这样说,专案组成员立刻问道:“那今天有人用过这把枪吗?”大爷想了想,好一会儿才说道:“应该是有的。”专案组一喜,又向老大爷询问道:“那他们平时一般在哪打麻雀?”大爷指了指车库的房顶,表示孩子们正是在那里打的麻雀。

专案组成员立刻来到车库前,然后又向大爷借了个梯子,爬到屋顶,仔细观察分析,从这里到人民大会堂案发现场,大约在600米左右,5.6毫米小口径步枪的射程范围内。

接着专案组成员,又端着这把枪实地比划了一下,证明这里确实有可能成为作案地点。为了得到切实的答案,专案组成员将这把枪,以及配备的子弹一起带回去分析检查。

经过分析证明,这把枪的确就是作案工具,地点也确实是在那家小院,所有的证据最后都指向了了开枪打麻雀的小孩!也就是说,枪击人民大会堂的“犯罪嫌疑人”,是开枪打麻雀的孩子,只是无心之失造成的乌龙情况,而不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进行地政治犯罪。

专案组全体人员松了一口气,把案件的结果报告给周总理。随后专案组成员又找到当天开枪的学生,进行了一顿批评教育。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周总理

而总理得知案件的真相后,却并不感到乐观,在闹市区开枪,伤到了来往的行人怎么办?这件事证明群众家里有枪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一旦家中的人对枪的危险性认识不深,很可能再出现今天这种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事再次发生,周总理急忙下达了两个指示:

一、组织有关部门到现场参观,使各单位切实提高警惕性,堵塞一切安全上的漏洞;

二 、对所有枪支弹药进行检查清理,然后登记造册上报。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各部门都开始行动起来,草拟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同时登记并收缴了个人存有的枪支弹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社会治安的不稳定性。

1966年人民大会堂枪击案破获,周恩来急忙下达2条指示,影响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

也是从这个枪击案后,中央开始一步步试行枪支管理办法,直到1996年7月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并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实行。

枪支管理法施行后,人民的安全逐步提高,像今天美国街头持枪火拼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安全感、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之一。由此来看,几十年前的枪击案,虽然过程很惊险、结局很乌龙,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福泽万代的。而这一切离不开周总理等先辈的努力,感恩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人民大会堂   长安街   周恩来   弹孔   专案组   枪支   专案   凶手   子弹   指示   位置   玻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