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神八”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七”有什么区别?

文中插图的是一枚“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0周年纪念章”神舟八号(1956——2016)

备受瞩目的“神八”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七”有什么区别?


备受瞩目的“神八”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七”有什么区别?

神舟八号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刚性连接,形成了组合体11月17日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的主着陆场区,完成对接任务。

神舟八号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备受瞩目的神舟八号飞船到底怎么设计的,与神舟七号飞船有什么区别?

据报道首先是飞船系统:“神八”安全舒适,平移功能是亮点。

据介绍说,“神舟七号”的轨道舱是一舱两用的,是生活舱和气闸舱的结合体。“神舟七号”的舱可以说一舱两“名”,根据其支持航天员太空生活的功能,称为轨道舱,根据其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功能,称为气闸舱。而“神舟八号”就没有这个气闸舱。

“神八”又一特点表现在返回式坐椅上,体现了设计人员的绿色理念。“尽管飞船各系统的密封已经万无一失,但是坐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的有害气体一旦发生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石泳说。因此,“神八”最终确定了用压缩空气来取代燃气,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压缩空气的使用,意味着即使发生泄露也不会对航天员的身体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在返回时,航天员承受的冲击力大,为了让航天员着陆时感觉更舒适,此次“神八”的坐椅也作了相应改进。

据了解,为了“神八”的万无一失,研制人员慎之又慎,把安全做到了极致。飞船不但可以往前走,还具有平移功能。这也是神舟八号飞船的又一大亮点。

推进舱:供电能力增强

据介绍,“神八”技术状态改变高达百项,涉及产品有推进舱、舱内和舱外摄像机、电源分系统、总体电路等。

因为增加的设备大小不一,轻重不一、功能不一,所以这些设备不能简单地往推进舱一安装就了事。推进舱总体单位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舱体在太空飞行过程中的重心和平衡,还要根据产品体积大小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同时要考虑安装时操作人员的操作和检修方便,经过综合权衡,推进舱总体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安全调试一步到位。

同时,在供电能力上,“神八”比“神七”的供电能力增强了。在功能上,“神八”新增了交会对接的能力。

舱外摄像机:让全世界聚焦中国航天

“神舟八号”与“天宫”即将交会对接,这一辉煌的时刻怎么才能迅速传递给世界?神舟八号飞船的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分系统经过调研、试验和仔细研究,决定采用扩频通信方案,参数选择也通过大量的试验与摸索,最终获得了较好的通信环境。

“神舟八号”设置舱外摄像机,其图像处理能力比“神七”大大提高。分系统采用先进的压缩编码体制,双路图像传输模式,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质量,使画面能清晰传回地面,让全世界人民都能看到中国航天的这一壮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飞船   气闸   神舟   分系统   压缩空气   航天员   中国   摄像机   能力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