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71年,大家都清楚,假如没有当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战立威,顶住了美国侵略我国的势头,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很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和机会。

近些年,也有另一种声音在质疑,觉得抗美援朝作战耽误了当年的台海作战计划,错过了最好收复台湾的时机。

关于朝鲜战争,随着现在大量的档案揭秘或披露,越来越多当时不为人知的决策和细节渐渐浮出水面。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建国之初解放军只能“望洋兴叹”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百万雄师将国民党军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四处溃逃,大势已去的蒋介石如热锅上的蚂蚁,虽然嘴硬,想要卷土重来。但心知肚明,已经不可为,但到底退到何处,在心中盘算已久。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蒋介石和张其昀

最后听取了张其昀的建议,放弃了退守西南和大西北的计划,选择逃亡台湾。事实证明,假如蒋介石退守西南地区或大西北地区,可能用不了一年就会被消灭。

张其昀之所以建议蒋介石选择台湾,是因为当时国民党的优势在于装备齐全,海军空军强大。一旦以台湾为据点,解放军没有海军和空军则难以度过宽阔的台湾海峡,故而台湾岛是国民党退守的上上之选,形成隔海对峙。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虽然溃不成军,毕竟兵力大概还有六十多万左右,其中有三十多万的陆军,海军四万多人,几千的坦克、五百多的飞机,还有军舰七百多。对当时的解放军来说,在出海作战和海岛登陆作战来说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当时解放军海空力量几乎为零。

1949年10月25日凌晨1点30分,人民解放军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野)第十兵团负责。第十兵团司令为叶飞指挥。开始登陆金门,登岛解放军在岛上战斗三昼夜,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金门战役的失利,使解放军清楚认识到渡海作战的难度。面对仅仅只有7公里左右的金门岛,只能望洋兴叹,要解放台湾谈何容易。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粟裕

当时对台作战的负责人粟裕通过这次失利,得到其中的主要因素。经过仔细研究分析向中央提出来客观详细的报告,一,第一攻击波要具有突破防线并向纵深发展的充裕力量,对渡海工具要求甚高;二,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对台作战,不上岛则另当别论,若上岛,依旧要循这两条原则。除了要有海军舰队外,也要有空军作为火力支援才可以。至此,这次教训加快了我国空军海军的组建和发展。

1950年相继建成的海军和空军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不论在武器装备或作战经验上面。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作战的要求,我军依然用不怕困难的毅力和智慧积攒力量,时刻准备着对国民党及其军队发起致命一击。

美帝国亡我国的狼子野心

美国作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幕后主子,早就密切注意台湾问题了。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中,美国就提议并宣布将台湾归还中国,他们已经注意到台湾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以此来拉拢蒋介石。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早在蒋介石露出败像之时,美国就已经开始准备未来如何帮助国民党经营台湾。

台湾处于亚太航运要道的中点,连接上海与香港、琉球与马尼拉、横须贺与金兰湾,以及鄂霍次克海与马六甲海峡之间的航道。亚洲太平洋地区海上重要的商业或战略运输都在台湾监控范围之内。(注:[美]詹姆斯·利雷、楚克·唐斯主编.台湾危机;过去、现在、未来.新华出版社2000:28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从美苏冷战和全球对抗的角度考虑台湾的战略价值。时任驻日盟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于1950年5月29日和6月14日两次向华盛顿提交了关于台湾战略地位的备忘录。麦克阿瑟声称:台湾,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战略上讲,都是美国从阿留申群岛至菲律宾的远东防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一旦战争爆发,如果美国控制台湾,就可以“锁闭”共产党的交通运输,使前苏联不能获取或大大削减其获取东亚和东南亚的战略物资的可能。如果此地落入共产党控制之下,敌方的力量将“百分之百”地增长,连共产党的轻型飞机都可以攻击美国在菲律宾的设施。麦克阿瑟将台湾比喻成“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艇基地”,如果这一战略要地落入中共手里并能为前苏联所用,那么它就等于给了敌人相当于数十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因此,麦克阿瑟力促华盛顿采取断然措施,“决不能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注: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145-146)

美国国务卿西华德(1861-1868)首倡“太平洋帝国论”,竭力主张美国向太平洋扩展。“海权论”的鼻祖马汉更是对“太平洋帝国论”加以具体发挥,认为“以中国为中心的未来世界之责任”,应由美国负起。(注:卿汝楫编.美国侵华史(第二卷).三联书店.1952:25)在此以后,推进以夺取中国为中心的“太平洋帝国论”便成为美国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思想。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直到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前,美国官方宣称:美国不打算干预现在的局势。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讲话中还说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线只涉及到阿留申群岛、日本以及菲律宾,至于台湾、南朝鲜问题只字未提。

当看到我国解放台湾统一全中国的坚定决心后,在得知中苏两国签订互助条约后,美帝国意识到台湾问题上没有缓和的可能,于是漏出他那丑恶的嘴脸。

在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的不断叫嚣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0年4月提交了NSC号文件,明确指出将在远东地区实施强硬措施来保护美国的利益。除了支持国民党反动派守住台湾外,还要把南朝鲜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

此时我们正在苏联的援助下积极准备做解放台湾的准备,然而让中美苏三国都没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变故打乱了所有国家的计划。
被突然打破的局势

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是很冷静的,特别是负责解放台湾的总指挥粟裕,美国在台海虎视眈眈,特别是仓促组建的海军和空军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具备联合作战能力,在没有绝对的必胜把握情况下,不能贸然行动。反则重蹈金门战役的惨剧,一边备战,一边静观其变。

毛主席已经意识到,在如此复杂的国际背景下,解放台湾问题可能变成一项长期战略

此时苏联和北朝鲜并没有那么冷静,斯大林和金日成错误地理解美国的用意,他们天真地以为美帝国不会贸然插手台湾和南朝鲜的局势,在苏联的支持下北朝鲜首先进攻。

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用突袭的方式越过三八线,打向南朝鲜,当毛主席得知后十分震惊,他老人家意识到这将成为美国的绝佳借口,很有可能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麻烦,势必会打乱我军的所有部署。

战争爆发二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布美军进入南朝鲜作战,并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我军解放台湾,同时派出军事顾问进入越难,帮助法军来对抗我国支持的“越南独立同盟”。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原来势如破竹的北朝鲜军队,腹背受敌,很快溃不成军。嚣张的美军无视国际法规定,出兵干涉他国内政,还试图威胁我国边境,想对我国实行三面围堵。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帝国主义,毛主席他老人家冷静分析当时的局势,和对我国的利弊关系,寻找破局之策。

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毛主席老人家先思考的是台海作战计划,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我军一直厉兵秣马,加紧组建训练空军海军,苏联援助的几十架战机和部分军舰。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1950年1月,粟裕在一次报告中计算,攻台作战以50万人计,所有人员及车马、武器、粮弹等一切准备,重约13.54万吨,以每人0.6平方米计,约需船只载重量76万吨,需吨位千吨以上的船只575艘。第一梯队以6万人(突击队)计,另需登陆艇2000只。这样大量的船只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

毛主席和中央都意识到,依靠现有的装备对台作战风险很大,毕竟国民党军队的海军和空军依然作战能力比我们强,再加上美国第七舰队一直在台湾海峡待命,虽然美帝国主义嘴上说不会干预,只是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所以不能主动给美帝国主义这个借口,不能让我们刚建立起来的海军空军白白牺牲,甚至还可能让蒋介石勾结美帝国来个合作,重新把战火再次带入刚复苏的中华大地上。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麦克阿瑟

后来通过美军方揭秘的文件看到,当时的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经讲过这样的话:“我每晚都在祈祷,希望中共军队去攻击台湾,我常常是跪在哪里祈祷······”

毛主席他老人家看穿了美帝国的险恶用心,并没在关键时刻急于解放台湾,而是把它做为一项长期战略暂时放下,在1950年6月30日宣布对台登陆作战无限期延迟,这也让美国政府和政客们事与愿违。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陈赓和胡志明

美国对我国的第二路围堵是越南战场,虽然美军没有直接派兵,只派遣了军事顾问团,所以毛主席对这方面并未十分担心。毛主席亲自点将,派出陈赓大将为领导的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帮助胡志明,来一个“将对将,兵对兵”。

第三围堵点就是朝鲜战场了,到底打还是不打,成了当时中央军委讨论的焦点。当时很大一部分人觉得不能打,认为和美军正面对抗风险极大,连林彪元帅都称病不出战,不愿意入朝作战。

当时美军已经迫近鸭绿江,形势岌岌可危,一旦李承晚在美军的帮助下统一朝鲜,那么美军的飞机就可以随时出现在东北领空,况且当时东北是我国主要重工业基地,美国的军舰随时出现在东北临海。

到那时,以我国薄弱的海空实力,根本是以卵击石,随时在美帝国的炮口威胁之下,为了新中国的长治久安和长远发展,这一站不打不行,是真正的保家卫国。

在朝鲜战场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毛主席老人家认为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解放军,绝对是一支钢铁之军,敢于与美帝国硬抗的唯一长处是陆军,海空处于绝对劣势的形势下,与美帝国开展陆军正面厮杀才是唯一的取胜可能,这正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的智慧。

朝鲜战争时麦克阿瑟:我常常跪在那祈祷,希望中共去攻打台湾

所以我们始终记住,当时就算没有朝鲜战争,美帝国也会阻止我们解放台湾,遏制我国是美帝国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如果当时强行解放台湾,我国一定会更加被动。朝鲜战场这一站,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和机会。

所以说,抗美援朝作战耽误了当年的台海作战计划,错过了最好收复台湾的时机是站不住脚的。

直到现在海峡二岸还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做不断努力,虽然美帝国及一些顽固的台独份子从中作梗,但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早不是当初的一清二白,经过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已经在世界上站住了脚,中国人民早以今非昔比,解放台湾是早晚的事,祖国的统一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麦克阿瑟   台湾   北朝鲜   朝鲜   帝国   作战   美国   空军   解放军   海军   朝鲜战争   中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