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说起与中国接壤的邻国,阿富汗可以说是最奇特的一个了。因为它与中国的边境线最短,只有92.45公里,还没北京到天津的距离长。翻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阿富汗与中国之间,有一块狭长的地方,形状像一只触手。那一小片领土,叫做瓦罕走廊。也正因为它,阿富汗才成为了我国的邻国。

瓦罕走廊北接帕米尔高原,南傍兴都库什山脉,西边与中国新疆接壤,是一条狭窄的山谷。南北最窄处仅有15公里,最宽处也不过75公里。瓦罕走廊在高原和山脉之间,海拔在4000米左右,比起周围5000米以上的高山也算得上是低处了,因此,它也成为了古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瓦罕走廊

而瓦罕走廊与中国的渊源颇深。瓦罕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曾经也是个商贾络绎不绝的繁华通道,大唐高僧玄奘就是通过它到达天竺那烂陀寺求法。

早在西汉时期,汉朝皇帝就意识到西域的重要性,专门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用来管理西域的经贸、政治和军事,还开通了意义非凡的丝绸之路。

但东汉以来,中原王朝陷入内乱,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西域小国纷纷自立,瓦罕走廊作为交通要道也几次易主。直到唐王朝打败了北方突厥,西域才重新纳入唐朝版图。

直到安史之乱的爆发,驻守西域的守军被调回去平叛。经过岁月的磨折,中原王朝再次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此后1000多年,中国的王朝再也没有统治过西域,直到清朝康雍乾三世平定准噶尔叛乱,统一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之后又在边疆派军镇守,帕米尔地区才重新回到清朝手中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19世纪前期的清朝疆域

在19世纪,因为清朝闭关锁国,国力逐渐衰微,对于新疆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缺少关注。而当时新兴的两个大国英俄却逐渐瞄上了这块肥肉。

当时英国刚刚完成对南亚次大陆的征服,侵占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利用印度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市场,为英国谋利,让印度成为了一个供人吸血的傻大个。

印度广袤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自然资源让英国十分重视,必须想各种办法保护它的安全。而阿富汗地区的兴都库什山脉将是英属印度最有力的自然屏障,将阿富汗纳入自己掌控,无疑是对英属印度最好的保护。

而沙俄的手也已经伸到中亚和北亚,再向南就是印度洋领域,在扩张路上,阿富汗就变成了横亘其中的一块硬骨头。为了自己的野心,两个强国开始了阿富汗地区的争夺。

经过两次英阿战争,阿富汗成为英国的附属国。而俄国则转向了帕米尔地区。当时清朝对新疆的防护很薄弱,俄军很轻松地就获得了大片领土。为了避免英俄两国擦枪走火,造成不必要的牺牲。

英俄罔顾阿富汗和清朝的意愿,在1895年签订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将属于清朝的瓦罕走廊割让给阿富汗作为英俄两国军事缓冲区。

而当时的清政府输了甲午中日战争,刚刚签订《马关条约》,面临着巨额赔款和国土的丢失。对于英俄瓜分帕米尔地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英阿战争

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着手解决中阿之间的边界问题。在1963年,中阿两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对于交通要道瓦罕走廊进行了这样的划分:约400公里的瓦罕走廊,100公里给了中国,300公里给了阿富汗。

可能看到这里,大家会觉得不公平,本来就是中国故土,凭什么把那么多土地给了阿富汗?其实,这是当时的领导人在充分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谨慎思考做下的决定。

中国的瓦罕走廊拥有地势开阔平坦的山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而阿富汗的300公里,大多是崎岖难行的山路。

如果全部收回瓦罕走廊,瓦罕走廊的气候恶劣,边防的压力很大,阿富汗的恐怖组织也很有可能经过瓦罕走廊在中国边境作乱,为中国的边疆安全带来威胁。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在我们的印象中,阿富汗这个国家一直战乱不断,恐怖组织,毒品泛滥,贫困,饥饿······似乎一直萦绕着这一个久经沧桑的国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中阿之间唯一的陆上通道瓦罕走廊却成为阿富汗最后一片净土。

原因就在于瓦罕走廊海拔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全年只有夏季的6、7、8三个月可以通行,其余的时候都被大雪封山。大部分是沙漠,只有少数的耕地,人口只有10000多人。

而且远离阿富汗核心,一头又连着中国,新中国的军事实力可不是清朝可比的。威胁到中国,对于交战双方都没有好处,自然就成了净土。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而中国也不想碰瓦罕走廊。20世纪60年代,中国与巴基斯坦决定修建一条公路,这就是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从中国的新疆喀什出发,以红其拉甫山口作为国门口岸,向南修到巴基斯坦城市塔科特。

这条1032公里的公路,共有700多人献出了生命。巴基斯坦人民感念中国人民为他们付出的巨大牺牲,为他们修筑了烈士陵园。2015年,习近平主席还为37年自愿为修路烈士扫墓的守陵人艾哈迈德老人授奖。

然而我们如果仔细看地图的话,可以发现中国段的喀喇昆仑公路选择红其拉甫山口作为中巴国门口岸,这是一个风力在七八级,氧气含量不足50%,最低气温在零下40度以下的“死亡山谷”。

而中国瓦罕走廊上的明铁盖达坂是进入巴基斯坦罕萨谷地的重要山口,地势相对平坦,也是古时商队往来的重要通道,从地图上来说无疑是又快又短的捷径。

明铁盖达坂虽然也很寒冷,但总体条件比起红其拉甫还是更好一些的。中国为何要舍近求远,选择一个死亡山谷作为口岸呢?

原因就在于,明铁盖达坂虽然在中国境内,但是离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太近了。阿富汗的局势又一直不稳定,将口岸建在明铁盖达坂可能会有巨大的隐患。中巴两国自然不想这条付出巨大代价,为了和平往来的公路陷入这样的危险境地。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红其拉甫口岸

中国不打瓦罕走廊的主意,可是这块宝地也没少人觊觎。2001年,美国借着反恐的名义,进攻阿富汗,开始了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远离本土作战,就不得不面临粮草武器补给的难题。阿富汗经济贫困,自己粮食都不够吃,更别说给美军提供补给了。

而补给要到达阿富汗,就要经过巴基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路上常有粮草武器被抢的事件发生。于是,美国就把主意打在了中国100公里的瓦罕走廊上,想通过这条捷径进入阿富汗,但是被中国拒绝了。

开玩笑,美国是什么人啊?出了名的翻脸不认人啊。一旦让美国开了口子,那新疆还不成美国后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了?

连接中亚四国的瓦罕走廊,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为何迟迟不开发?

美国阿富汗战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中国领导人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通过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与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瓦罕走廊连接着塔吉克斯坦、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四个国家,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通过一带一路,我国可以获得西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市场,转移产能。而中西亚各国也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吃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进入现代化。

但开发瓦罕走廊绝非易事:首先是瓦罕走廊的高寒环境,如果修筑基建,困难极大,投入的成本将十分巨大,而且可能收效甚微;阿富汗局势并不稳定,瓦罕走廊的恶劣环境极易成为恐怖组织的温床,贸然开发可能会威胁到我国边疆安全。所以,出于安全和客观条件的考虑,中阿之间的瓦罕走廊不能随意开发。

瓦罕走廊是中阿唯一的陆上通道,临近中亚四国,地理位置重要,如果能够成为中转经济区,将会创造难以估计的财富,是一带一路的潜力股。

而阿富汗也是中国“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未来合作伙伴。如果阿富汗的局势能够得到稳定,民生问题得以解决,中国还是很乐意与阿富汗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

“一带一路”会带给阿富汗重要的发展机会,同时瓦罕走廊的开发也会成为中国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国力的提高,相信我们可以抓住机遇,努力克服困难,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这个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帕米尔   山口   走廊   阿富汗   中亚   西域   巴基斯坦   印度   丝绸之路   清朝   中国   潜力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