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另一面:披着羊皮的华尔街之狼,同时在德国和苏联下注

偶尔读到了美国传奇历史学家兼战地记者赫尔曼·哈格多恩在1935年出版的《巨头,威廉·博伊斯,汤普森和他的时代》一书,上面有一句话:华尔街财团们以及其控制的美联储,他们从不厌恶战争,因为这是他们杠杆式获利的绝佳机会;他们不用向罗斯柴尔德家族一样,通过获得战胜方的第一手消息去选择下注,毕竟在漫天炮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群披着羊皮的金融之狼,已经双边建仓完毕。

这本书属于解密式传记,尽管在1935年已经出版,但美国十年后才批准其走向市场。

“二战”的另一面:披着羊皮的华尔街之狼,同时在德国和苏联下注

赫尔曼·哈格多恩

本以为书中所说的“揭秘”只不过是制造噱头的“老把戏”——毕竟在欧美,这种学者并不缺少。

直到了解了赫尔曼的另一重身份——威廉·伯伊斯·汤普森(William Boyce Thompson)的传记作家,伴随汤普森生活和工作了10年之久。

这个汤普森何许人也?

在25岁之前,这位仁兄只是千万普通“打工人”中的一位,每天在铜矿里重复着“搬砖”工作。

25岁那年,好像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一样,玩起了铜矿投机,而且红红火火。

因为有这些“天赋”,汤普森很快进入了华尔街一家大型投行担任高管。在为美国羊毛制品公司和烟草制品公司成功筹资,并筹建了古巴蔗糖公司之后;汤普森头衔越来越多:芝加哥岩石岛、太平洋铁路、亚利桑那州岩浆铁路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大通国民银行最大的股东之一;摩根英国证券业务的代理商;刺剑汽车公司、潜艇船公司、莱特马丁飞机公司等军工企业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第一个全职董事。

更重要的是,这哥们还是威尔逊总统亲自任命的上校军官,是威尔逊派遣的美国红十字会驻苏联特使。

按照赫尔曼的描述,汤普森在俄国被克伦斯基当局称之为“美国沙皇”,对其毕恭毕敬。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是财神爷。

在其汇报之后,摩根家族和大通国民银行(洛克菲勒家族所有)购买了2000万卢布的克伦斯基当局债券,汤普森个人还特别赞助了200万卢布。

“二战”的另一面:披着羊皮的华尔街之狼,同时在德国和苏联下注

汤普森

当然,这个华尔街狼群的代言人这样做并不是吃饱了撑着。他的目标是克伦斯基背后庞大的俄国资源——毕竟汤普森是同时向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效力的人,俄国有多少石油,洛克菲勒家族是非常清楚的。

十月革命之后,克伦斯基小时候的玩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成为了俄国新的主人。

至此,汤普森之前投资的几千万卢布打了水漂。

不过,这无所谓,因为狡猾的摩根家族已经在布尔什维克这边也投下了赌注——给了布尔什维克数百万英镑的资金当海外宣传费用。

最终,在布尔什维克胜利之后,摩根家族的另一名代理人罗宾斯收到了回报的礼物清单:阿尔泰铜业的所有权;西伯利亚南部50万英亩的上佳木材林地;跨西伯利亚铁路的经营权;俄国铂金的勘采垄断权。

虽然后来俄国实现了国有化模式,将这些东西都收了回来,不过这笔投资中,摩根家族显然是赚了不少。

罗宾斯在述职报告中写道:“早就应该承认布尔什维克,当时就应该立即承认,这才能有利于赢得布尔什维克的好感,那样的话,我们现在应该能掌控俄国过剩的资源了。”

这种两边下注的手段,华尔街财团在二战期间更是使用得淋漓尽致。

“二战”的另一面:披着羊皮的华尔街之狼,同时在德国和苏联下注

苏联这边就不用说了,属于英法联军的盟军,可以光明正大去支持,渠道当然还是美国红十字会这个看起来非常“友好”的组织。

这次的代理人换成罗宾斯——因为他当初出面帮助了布尔什维克,得到了苏联人的好感。

方式嘛,直接购买债券或者贷款,苏联的政府债券和军工企业债券,有多少,华尔街收多少。到期了没钱还也没关系,给企业股权就行,不过要求是资源企业、食品公司和军工企业的股权。

据统计,美国当初“援助”(注意,不是无偿援助)给了苏联110亿美元,其中86亿来自华尔街财团。

毫无疑问,苏联主要熬过了希特勒的攻击,华尔街的这些投资便会在未来变成摇钱树。

如果熬不过呢?

也没关系,德国那边也是有大钱赚的。

德国军工企业40%的国际投资资金来自于一家名叫法本(LG.Farben)的公司,这个法本公司同时还是纳粹德国情报机构、军工企业人力人员——集中营的主要资助者。另外,法本公司还负责纳粹德国在美国的形象公关。

那么,法本公司背后的大BOSS又是谁呢?

“二战”的另一面:披着羊皮的华尔街之狼,同时在德国和苏联下注

华尔街财团。

这个证据太多了。

首先,法本公司时任CEO叫做艾维·李(Ivy Lee),曾是约翰·D.洛克菲勒私人公关团队的主管。

其次,法本公司的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洛克菲勒的国民城市银行、狄龙-瑞德公司(Dillon,Read& Company,也属于洛克菲勒公司)、摩根的公平信托公司、哈里斯·福布斯公司(雷曼家族),还有库恩-勒布公司(库恩家族)。

再次,德国每次轰炸盟军时,摩根和洛克菲勒家族的企业人员总是可以第一时间撤离。

二战结束前夕,法本公司接手了纳粹德国在柏林的一处金库,理由是保全资产,清算债务。

二战结束后一直到冷战开始,华尔街财团在苏联地区掀起了“投资热”——当然,投资的本钱来源于苏联的债务偿还和之前获得的股权。这段时间的投资,华尔街赚了多少,没有具体统计,《大亨强盗:伟大的美国资本家》一书中的估算是400亿美元。

最后,再提醒两个事实,让大家理解一下上世纪90年代华尔街财团在美国的影响力:

第一个上文说过,华尔街财团代理人汤普森同时是美联储第一大分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第一个全职董事。

第二个是狄龙-瑞德公司(就是上文说的法本公司第二大股东)的两任总裁罗伯特·帕特森和詹姆斯·福雷斯塔尔,在离职后,分别担任了美国战争部部长和海军总司令(福雷斯塔尔后来又从海军总司令升为国防部长)。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欢迎点击关注!

“戏说金融”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文献:《巨头,威廉·博伊斯,汤普森和他的时代》

《大亨强盗:伟大的美国资本家》

《华尔街和希特勒的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华尔街   苏联   布尔什维克   洛克菲勒   西伯利亚   俄国   财团   美国   羊皮   家族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