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纪行:谒游三晋

西北纪行:谒游三晋

1、三晋之魅

闻得要游三晋,尚未出行,心就先自醉了。那可是个古韵悠远的梦之地哟!

橘红色的列车,似一条发情的苍龙,在青色的路轨上恣情啸叫着,发疯一般癫狂着昂然前行。一群挣脱俗务束缚的文人墨客,就像破笼而出回归自然的灵兽,身心盈满了久违的兴奋与激动,彼此开着轻松而又无伤大雅的玩笑,互相述说着有关三晋的传说与胜景。

三晋是华夏民族的衍生地,相传炎帝、黄帝、嫘祖、后稷及史前三王尧、舜、禹就活动并建都在晋南;三晋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中国四大佛山之一的五台山和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就在晋北;三晋是汉民族文化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平遥古城及民俗民居就在晋中;三晋是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传一说中的周成王“桐叶封弟”和近代军阀阎锡山等历史人物故事,无不闻名于世……

趣谈神思之间,已经接近三晋境界。路上的大山多了起来,列车忽明忽暗忽昼忽夜的隧道区,众人在时空的阴阳交错中恍如梦醒,立时疲累全消精神尤奋起来,那感觉那情态,就如同马上要与想望以久的情侣会面一般!

2、高原之思

此次三晋之游,首站是云冈石窟。从太原换乘汽车,走出不远便进入晋北山区。晋北山区为黄土高原东麓。坐在车上隔窗外望,满目都是铁灰色的山峦,沟壑纵横,突峰林立,沉雄耸峙,草木寂寥。愈往上看山峦愈大,愈往前走沟壑愈深。汽车就在巨峰深壑间盘旋飘飞,惊吓得一车人嗷嗷乱叫。

车至一个山顶,下来方便休整。回望来路,山道竟然像绸带一般时隐时现在峤峭陡立的石壁间,居然后怕得脊背冒出一层涔涔的冷汗。一阵塞北的凉风吹来,登时汗落身爽神旷心怡。拤腰傲立高原极顶,远眺浪涛一般蜂拥而来的群山,胸间悠然生出无尽的慨叹:叹大自然的雄奇恒永,叹人生的渺小短暂,叹绵绵五千年间,自黄帝及尧、舜、禹起,汉民族就在黄河的喜怒无常中凄凄苦斗,希企制伏“黄龙”驾驭自然,但收效甚微。直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于此大植林草,才渐渐有了一点绿色。

不由想起老子的论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大天大地大不难理解,但在天地自然中间,人有多大?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常常脆弱渺小得与蝼蚁无异。不禁又记起唐朝大诗人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年这位老兄登幽州台时的心境,大概与我现在差不多吧?

3、云冈之煌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16公里外的武州山南麓。是北魏王朝将都城由盛乐(内蒙内和林格尔)迁至平城(大同市)后,逐渐雕凿而成的。据史书记载,北朝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北魏末年,全国僧尼多达两百多万。魏文成帝时佛教鼎盛,曾令沙门统昙曜振兴佛坛。昙曜就在云冈石壁凿窟五所,各雕巨佛一尊。此后的冯太后和魏孝文帝,更是倾其国力凿窟雕佛,才逐渐形成现在的博大规模。

云冈石窟是雄刻艺术的瑰宝,所雕佛像或飘逸俊拔,或安祥平和,或威严冷峻,或笑视众生,俱形神兼备,浑然天成,线条流杨,意韵悠远。尤其是数万个大小不等的罗汉、菩萨、力士、伎乐等人物雕像及壁画,更是技艺精妙,千姿百态,各呈异趣,无一相似,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与境界。

对于云冈石窟所具有的艺术价值,我不敢有任何的妄言赘语。但历史的兴衰与一个朝代的命运如何,不是依靠佛祖的保佑,而是应该看其是否赢得了民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也能履舟。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4、恒山之绝

恒山是五岳中的北岳。五岳似乎都与宗教有缘。南岳有方广寺,中岳有少林寺,西岳有道庙观,东岳有岱庙与灵岩寺,北岳则有悬空寺。恒山悬空寺的有名在于它的玲珑奇绝。

该寺的奇绝有二:第一绝,是寺院镶嵌在刀削斧劈般的石壁之上,犹如悬挂在半空之中。相传该寺始建于北魏,工匠们是从山顶用绳索吊到石崖半旋,先用双手一锤一凿开出孔眼,再用巨木嵌进作托,然后才以此为基立柱架梁,凌空建起悬空寺的。在当时科技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第二绝,是该寺既是佛寺,它所敬奉的就该是佛祖诸人,可是该寺却将道教始祖老子和儒教始祖孔子,同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供在一起,而且还有忠孝节义的化身关羽的塑像等。

余想这种情形,许是老百姓的一种“综合”愿望吧!西方人信奉宗教,我们的老百姓却把宗教当成了“神灵”,然而中国有“儒释道”,外加“关公”都要信,这一方水土,小巧玲珑的悬空寺如何放得下?那干脆来个“三教合一”,将诸神放在一处敬奉吧!反正有几个“神”庇佑,总比一个“神”要好得多吧!不知我这想法是对是错?

五、五台山之悟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又叫清凉山。据《清凉山志》载:“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日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合山。”五台山的中心是台怀镇,该地区的主要寺院在都集中于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寺院群。

台怀镇四面环山,清溪盘绕;山上林木葳蕤、景色宜人。这里盛夏也是清凉如春,五个台顶常年积雪不化,暑天也要棉衣裹身。从山上到山上,可穿越春夏秋冬四季。在常年风沙频至气候冷热无常的晋北黄土高原,竟会有这样一个绝妙的去处。怪不得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会数次千里迢迢,从北京来这里拜佛避暑呢!

台怀镇寺院以菩萨顶为龙头,以里通寺为中心,其它如塔院寺、万佛寺、广家寺、慈福寺、黛螺顶等青庙黄庙星罗棋布点缀四围。在春日阳晖映照下,站在寺院群的最高点—菩萨顶“灵峰胜境”彩绘牌楼下举目四望,各个寺院飞檐斗拱红墙碧瓦摩肩接踵连成一片,听佛钟禅鼓此起彼伏回响缭绕。看烧香的人潮如蚁似织川流不息,让人不禁顿生感慨:好一幅天地祥和宇清气澄的众生拜佛图呵!

随着如蚁如织的游人,我们几乎将中心区的主要寺院走了一遭。每个寺院都是佛像肃穆香烟缭绕木鱼声声拜者如云。那种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气氛,让人一入其内就不由自主地成了虔诚的佛徒。人们不管男女老幼,也不管官员,农民或者学生,都一个个满脸虔诚,面对佛祖合掌跪拜,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佛祖的保佑。我想假如佛祖有知,一定会被人们的虔诚跪拜所感动,而毫无保留地赐福给他们的。

显通寺是寺院中最早最大最具有文化古韵的一个。该寺建筑的雄伟宏大、布置的铺张豪华、佛像的飘逸峻拔且不必说,就连其钟楼内的长鸣钟,其高大厚重也是整个五台山地区寺院中独一无二的。该钟身高8尺,壁厚3寸,总重999.5斤。击之,钟声可覆盖五台之间百里之外。寺里有威望的和尚圆寂后,名字都贴在钟上,表示与钟共存。故而又叫长命钟。

众多的游人取“长命”之意,蜂拥蝶聚般围至钟前,你推我拥,将自己和亲人的名字以及最大的愿望写在纸上贴于钟上,以析长生腾达富贵。钟体上的黄裱纸条日积月累,叠叠相压竟达数尺之厚,把个偌大的铜钟变成了“黄毛披散”的庞然大物。

我站在撞钟老僧的身旁,望着游人虔诚拥挤庄重贴纸的“痴举”。默然良久,最后也随着众人,写了自己的心愿贴于钟上。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佛教俗家弟子”了。

6、“桐叶”之幻

晋祠是三晋名胜之冠,却是我们这次谒游的末站。晋祠来自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是奉祀西周晋国开国侯唐叔虞的祠堂。

据《史记·晋世家》记述: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武王崩,成王幼年继位。唐国(原殷商侯国)叛乱,为周诛灭。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古代玉制礼品,用于君王封赐臣下)以予叔虞,日:“以此封汝。”史佚谓:“天子无戏言。”遂封叔虞于唐,故称唐叔虞。传至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晋祠可能初建于燮。后经北齐、唐、宋、元、明等朝多次修葺扩整,才形成现在这样一个集古建、雕塑、园林为一体的旅游胜景。

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西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下。

祠内古木参天,山环水绕,殿堂楼阁,相映成趣。主要建筑以水镜合、会仙桥、献殿、鱼沼飞梁与圣母殿为中轴,左右错落有致地散缀着智伯渠、水母楼、难老泉、周柏、舍利生塔、文昌宫、董寿平美术馆等古现代名胜景点百余座。其中的鱼沼飞梁为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十字形汉白玉桥梁。

北魏地理学家哪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由此可知该桥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以上的历史。此外,周柏、难老泉和水母楼的宋代彩塑仕女,还被广誉为“晋祠三绝”。

尤其水母楼的宋代彩塑仕女像,身体比例合理,面部清秀俊丽,服饰色调鲜亮,衣纹轻快飘逸,眉目顾盼传神,表情溢满魅力,整个体态被塑成美人鱼状,让人不由生出无尽的美之遐思,实乃极难得的艺术珍品。

走出晋祠,同伴们依然沉浸于游览的兴奋里,喋喋不休地谈论着祠内风景的妙处。我却忽悠生出一种怪异的思绪。这思绪由“桐叶”封弟的故事而起:想这周成王.“桐叶”封弟,一封就是一个侯国,该是何等的气派与潇洒?

这思绪流着涌着,忽然就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我们这些故作潇洒的文人,不就是和孔乙己一样的角色吗?嘿,还是不想那么多吧!存在就是合理。即使文人,如果能做到屈原、李白、杜甫那个份上,也是不错的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7

标签:云冈石窟   黄土高原   长命   恒山   佛教   纪行   北魏   石壁   寺院   佛祖   虔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