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都有调皮捣蛋的天性,关于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大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立规矩仅仅是为了规训出“听话的孩子”,可能违背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但不给孩子立规矩,他们将来发展成“管不了的熊孩子”,又该怎么办?

有一本绘本,里面有一位和善的大人,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答案。

羽佳说的正是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本书豆瓣评分8.8,是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作家的作品。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本书获奖众多,1970年获得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1972年获得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还入选了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以及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读这本书吧!

以下图文涉及剧透(有删节),加粗字体为绘本原文,其余为解说。

图片来自绘本实物拍摄,仅供预览,感兴趣的读者请购买正版。


他就是甘伯伯。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甘伯伯看起来很年轻嘛。这本绘本的画风比较写意,画面上充满了细细的彩色线条,营造了一种清新的画风和质朴的美感。

细看会发现每一笔线条的走向和落点,不同的色块其实是由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网格组成的,这也是我觉得这本书看着有点“眼花”的原因,大家拉远一点看可能比较不晕。

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就在河边。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翻页后,会发现左侧是没有上色的“铅笔画”,右侧是上了色的“水彩画”。全书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形式。

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央求甘伯伯带着他们一起乘船游河,甘伯伯同意了,但是提了一个要求:“只要你们不吵闹。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小孩们愉快地上了船,野兔也想来,甘伯伯又给野兔提了要求:“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船上的小孩虽然没有吵闹,但一直在试图用手碰一碰河水,这样的描绘很真实,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小猫好羡慕,也想来,甘伯伯说:“好吧,但是你不能追兔子。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故事就这样重复、有节奏地展开了。甘伯伯每遇到一个动物,它们就都想上船游一回河,甘伯伯就根据动物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安全要求”。

对狗的要求是“你不能招惹猫。”(大概全世界的狗都爱追猫吧)

对猪的要求是“你不能来回晃。”(幽默又合理)

对绵羊的要求是“你不能咩咩叫。”(绵羊心说我天生就这样的叫声害着谁了?)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对鸡的要求是“你们不能扇翅膀。

对牛的要求是“只要你不乱踩东西。”(船上的“东西”不就是这些孩子和动物吗……)

对山羊的要求是:“但是别乱踢。”(羽佳上个周末带小羽去动物园,发现山羊真的是会乱踢的动物,甘伯伯的要求对极了。)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船上已经挤满了“人”,故事的高潮马上就来了。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刚过一小会儿,山羊乱踢(果然),牛踩东西(踩着了什么?),鸡扇翅膀(有可能是鸡),绵羊咩咩叫(肯定是吓得),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忍了很久了吧?),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

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前面铺垫了这么久,这一幅跨页的高潮画面,大家多看一会吧。

故事发展到这里,船翻了其实并不意外,意外的是船翻了以后甘伯伯的反应。

甘伯伯带着大家一起游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干,甘伯伯说:“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大家排着队跟在甘伯伯后面,只是一路上“我们”都在沉默……(不小心唱出来的暴露年龄了啊!)

下面这一页无字。

孩子和动物们并没有因为不能说到做到而遭到责怪,反而享用着甘伯伯丰盛的下午茶。但是,除了淡定微笑的甘伯伯,几乎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和动物们离开了甘伯伯的家,甘伯伯在门口跟大家挥手告别。

甘伯伯说:“再见啦,下次再来游河吧。”

下次他们应该会说到做到了吧。


故事结束。

------------------------------

本书的文字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看起来简单,却又充满丰富的细节。每个动物乘船的请求,都用了不同的方式来说,可以让孩子发现,原来请求还可以有这么多说法。

甘伯伯对动物们提出的不同要求,也透露了作者的幽默、机智和善于观察。

本书的图画也是粗中有细,无色的“铅笔画”很像草稿,有色的水彩重写意而不拘小节。比如,甘伯伯第一次遇到两个小朋友,他们好像飞在天上似的,很有儿童画的笔触。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这一页里有好多种鸟类,有的简直像画错了。

但认真看却能发现好多“秘密”。

比如,这幅乘船穿过小桥的画面呼应了扉页上的小桥。乘船过程中两个孩子一会招手,一会去够水面,难不成来的动物都是他们召唤过来的?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还有,山羊在请求上船的时候,鸡已经在扇翅膀了。(找着落水的根源了……)

还有,甘伯伯落水以后帽子掉了,原来他头顶的头发全都秃了……(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甘伯伯那么喜欢戴着帽子。)

本书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之前羽佳以为这是彩铅画,但是后来看过作者的一个专访,才知道他的绘画工具是蜡笔、木炭和印第安墨水。

年代稍久一点的绘本,经常会带着所处年代的质感,它们很少颜色艳丽,却大都有着灵动的线条和粗犷的美。

本书作者约翰·伯宁罕是英国著名的绘本大师。

大人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他的第一本书《宝儿》就为他赢得了英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和甘伯伯去游河》则拿下了第二个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约翰·伯宁罕虽然是个沉默、不苟言笑的艺术家,但他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充满丰富色彩、热情的世界,深深为世界各地的小读者所喜爱,被誉为是最了解孩子想象力的图画书作家。

曾经有记者问他:如果说你的作品里有一个不变的主题,那是什么?

他回答:请大人们谅解孩子们的不规矩、坏行为。

大人究竟要不要给孩子制定规则?

“甘伯伯”告诉我们,还是需要的。

但当他们破坏规则以后该怎么办?

甘伯伯也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宽容。

我想之所以《甘伯伯去游河》的故事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小读者们推崇,大概就是因为,甘伯伯是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老师或父母的形象: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当他们真的犯了错,却不加一句责怪(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尝到了犯错的滋味——落水),反而以一种轻松的心情去接纳。

孩子们就是在不断犯错中长大的,真的犯了错,他们自己会去总结的。大人们能做的,除了保护和陪伴,或许就是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吧。

甘伯伯的故事还有一本,叫《和甘伯伯去兜风》

书名:和甘伯伯去游河

主题:接纳、包容、承诺
适合年龄:3-6岁
亮点:故事有趣、细节丰富、美好温暖

推荐指数:四颗星,建议购买

感兴趣的,下面即可购买:

和甘伯伯去游河 8.4 购买

本文图片来自实物拍摄,仅供预览,感兴趣请购买正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格林   图画书   英国   伯伯   山羊   绵羊   规矩   大人   动物   发现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