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习教练案例分享: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

现在双减政策下,孩子的学习更多的要依赖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作为父母,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起到的应该是教练角色,帮助、发现、引导和调整。也就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父母要能够启发孩子学习兴趣,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困难,引导孩子学习积极性,调整孩子的学习方向,这样才能助力孩子学习。

今天我们就发现孩子学习问题这一角度进行讨论。首先跟大家分享个在我们家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件日常趣事。

一天晚饭后,我去健身了,爸爸负责辅导孩子写作业。说是爸爸辅导,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因为作业量和难度,家长的辅导功能已经减弱,更多的是陪伴和督促。等我健身回来看到孩子还在写生物作业,这时距离孩子开始写作业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这也就是意味着一个半小时了,孩子一门作业还没有写完。初一现在是8门课程,一般每天晚上会布置作业的有5门左右,这样看来,孩子今晚的作业要写到12点。

父母学习教练案例分享: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

孩子写作业中

这大概是家长们常常会遇到的困惑,就是孩子作业写的晚。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们一般都会归结到这么几点原因:一种是老师作业布置的多,这个时候都写这么晚,没办法;另一种是孩子写作业太磨蹭,一会弄点这,一会弄点那的,这是孩子的问题。

已经当了16年老师的我明显意识到了这不正常,肯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首先排除第一个,老师布置作业的量绝对不会超出孩子能接受的正常情况,也就是说一般一门功课会用到30分钟左右,初一的孩子一晚上的作业3-4个小时差不多能完成。那么问题显然不在老师这里。而第二个问题,孩子写作业磨蹭吗?我们的孩子从小写作业就比较认真,不太磨蹭或者分神,那么问题也不在孩子这里。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新的孩子写作业慢的问题角度,就是孩子不知道此类作业该如何完成。

于是我先问了孩子生物作业是什么?孩子说生物作业是总结前几次课程的笔记。我的孩子属于比较认真的那一类,认死理,不大会变通。所以她认为的笔记是要整理所有老师讲过的知识点,然后她就把这几次生物课的内容,事无巨细全都落在了笔记上,因此她整理了一个半小时了,还只整理了一半的内容。我马上意识到孩子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她不知道课堂笔记该如何整理。

在小学的时候,因为课程内容较少,她事无巨细的去整理知识点时间来得及,这个问题凸显不出来,但是到了初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她再用小学的方法去整理笔记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了。

发现问题,后面就是解决问题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直接去纠正孩子,就会出现几个后果,第一,孩子会了,但是心理上知道自己做的不好过。第二,今后孩子的学习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因为你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这两个现象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选择了以下几步措施:

首先我叫了他爸爸过来。因为今晚他作为陪伴者,没有发现孩子的问题。我问他:孩子作业这么长时间才写了一门的一半,你发现问题了吗?你过来看看他写作业的情况了吗?他很委屈说:我一直关注啊,过来看了好几遍。孩子也一脸蒙圈说:他来看了我两遍,说我写字认真漂亮。此时我的心情五味杂陈,哭笑不得。我说:你关注她写作业,就关注写字啊,你不觉得她这么长时间才写了一门的一半很不正常吗?他们俩这才意识到我说的问题,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一门作业才写了一半。

那这时候我为什么要迂回着先说孩子爸爸,而不是先说孩子呢?因为孩子自己知道作业有多少,作业都得她自己完成,那么出现现在这个情况,她是最着急的人,心里也是最难受的。这个时候直接跟她说,即便方式方法再温柔,她都会有心理情绪,比如:你为什么不早说,害我耽误这么长时间。再就是,我把问题转移到她爸爸身上,让她找到了受害同盟,错误伙伴,心理上对这个事情更容易接受。第三就是伤害转移,这个时候她更关心,爸爸妈妈不要吵架,而不是妈妈又说我了。

在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孩子心理已经做了铺垫之后,我再教给孩子怎么去记笔记,孩子已经接受了80%。为什么不是100%呢?因为在学习上,孩子能100%信任并接受的只有老师。剩余的20%需要第二天她去学校跟其他学生交流或者请教老师才能达成。

这么几轮的交流沟通下来,孩子知道了笔记该如何记,理解了老师不会过量布置作业为难学生,也知道了在学习过程中一时出现点问题很正常,及时去调整就可以了;家长知道了孩子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知道了孩子出现学习问题的表现不是孩子主观原因,也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跟孩子同步思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从什么角度去发现孩子的问题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换位思考,用孩子的心理和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第一,孩子不是故意去不完成作业;第二,孩子年龄小,有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的,家长的生活经验完全能帮助孩子解决很多很多问题;第三,学习是一个过程,阶段性的情况只是前期情况的总结,要善于运用阶段性的成果进行分析,帮助后续学习的改善。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站位角度很重要。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现象和问题,这样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也更容易找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作业   孩子   事无巨细   拖拉   教练   角度   爸爸   家长   父母   案例   老师   情况   发现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