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思维泥潭》,固化的思维如何改变?

我喜欢孩子,因为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世界非常广袤,我会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我无法像他们那样子天马行空的展开想象呢?

相对的,我会比较喜欢看孩子们的书,因为他们会把自己的神奇想象,都记录在这些书本里。我总觉得,早已经失去了想象力的自己,也能够在这些神奇的想象力里,寻找到一些意外的收获。

我想,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已经固化了。当我们在学校里按照老师的标准答案去学习和成长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就开始退化并且在固化了。我们失去了一个“真我”,我们的思维陷入了泥潭之中。

《走出思维泥潭》,固化的思维如何改变?

《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我觉得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我不想成为一个思维固化的人。简单来说,我希望不论我多少岁的年龄,都能够和曾经孩童时候的自己一样,让思维天马行空。

我记得,小时候的自己上课的时候有点爱开小差,每次听着老师讲课就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之中。在我的思维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出现,他们带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诱惑着课堂上应该认真上课的我。

后来,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是一样的。我们上课学习考试做题,我们失去了那个五颜六色的幻想世界,我们一脚迈进了做不完的习题库里。我们需要考试,我们需要升学,我们需要考入好的大学保证自己的将来……

《走出思维泥潭》,固化的思维如何改变?

现在想想,这所有的一切好像都有点自欺欺人,因为我发现这个世界上学习好又有想象力的人大有人在,只不过是我自己没有而已。我将这一切归结于枯燥的上学时代,日复一日的习题库,其实并不是,而是我忘记了自己也曾拥有过五彩的想象力。

《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包含了三个内容:独特的原创性思想并不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人应该如何克服创造力障碍以及创新思维技能与日常科学思维过程到底能如何结合。

简单来说,我们看着书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创新思维是可以创造的,还可以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思维相结合。这样看来,感觉还是挺厉害的,也不知道到底是我们的思维厉害呢,还是原创性思想厉害。

总之,现在《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概念:创新思维是可以训练的。我不由得想到了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应该也算是另一种训练体现结果的定律了吧。所以说,思维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他技能一样,是可以训练的!

《走出思维泥潭》,固化的思维如何改变?

《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提到了一个游戏——脑筋急转弯。小时候我非常喜欢买脑筋急转弯的书看,我觉得那些答案总是能够让人觉得非常意外,但是仔细思考之后又会发现这些答案就在情理之中。

《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认为,脑筋急转弯是跳出认知框架的脑力游戏,游戏的关键是:要想到给定参数之外的条件,或抛开基于你的思维定势做出的假设。简单来说,我们的思维到底能够跳出什么样的界限,和我们平日里的生活有关。

所以,《走出思维泥潭》,需要走出的是思维的固化,我们唯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我们不知道的未知区域之后,我们的思维才能够跳脱。简单来说,解放自己的思想要学会跳出框架。

《走出思维泥潭》,固化的思维如何改变?

《走出思维泥潭》这本书认为,改变认知框架的方法有四点:1、提高对当前认知框架的认识;2、考虑当前认知框架的结果;3、设计一个新的认知框架;4、考虑新认知框架的结果,包括其中的利弊关系。

好吧,其实总的来说还是需要我们去多看多想多思考。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泥潭之猪”这个概念,也就是PIG In MuD。首先我们需要在兴趣、观察和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将它表述出来(Phrase,P);其次我们需要识别认知框架,并找出可替代的认知框架(Identify,I);接着我们需要产生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Generate,G),然后我们需要借助冥想,进行孵化(Incubate,I);紧随其后我们需要将最佳创意融合到常规科学的过程中(Meld,M);最后我们可以传播自己的创新发现了(Disseminate,D)。

所以,表述 识别 产生 孵化 融合 传播,就是我们需要紧急的持续创新的方法。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日常的科学思维过程结合、训练才能够让我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我们才能跳出我们已经固化掉的思维泥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泥潭   思维   天马行空   想象力   认知   框架   厉害   思想   简单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