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抗战期间,无数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最后抗战胜利献出了自己生命,他们每个人都是伟大的,值得所有人尊重。战争是残酷的,是敌我之间的血腥跟杀戮,将士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面对死亡,那完全就是人间炼狱般存在。但大家为了能将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家,不少革命先烈都首当其冲,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后代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1940年5月28日早上,在重庆街头出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数十万军民庄严站立在道路两侧,现场无一人不为之泪目,整个重庆城都笼罩在巨大的悲伤中,大家集体送别张自忠将军。蒋介石亲自扶灵,多名军政要员在码头迎灵,就连日本军队都停止空袭一天,他们的飞机3次在上空盘旋而过,却没有展开袭击,害怕伤到张自忠将军的遗体。祭奠的群众也没有一个人躲避或者逃散,这一切都跟灵柩里面躺的人有关,他戎马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张自忠在牺牲之后,遗体曾被日本人给带走,他们给张将军的遗体进行清洁并将其进行了安放,随后实行了他们的最高礼节。蒋介石得知此事之后,亲自组织了敢死队,下令一定要将张自忠的遗体给抢回来,让人唏嘘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张自忠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敌人对他如此敬重,他在抗战中有做过什么样的突出贡献?

张自忠出生在1891年山东临清唐元村一个官宦家庭,他父亲张树桂官至5品,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大官,但家境殷实,也是大家口中的“贵公子”。张家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家境也还不错,可张自忠却没有养成花花公子的性子,相反他认真学习,自幼便饱读诗书,6岁就进入私塾学习,养成了刚正不阿的性子。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在他9岁那年,跟着父亲一起去了江苏赣榆,之后就一直得父亲教导,在他14岁那年,已经长成了一个英姿勃发且充满正义感的少年,张树贵见儿子长大了,便派人将其送回了临清,想着能让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只后能报效国家。可就在张自忠回家不久,赣榆就传来噩耗,他父亲因病逝世,这件事情给了张自忠很大的打击,他怎么也不相信但又无可奈何。

在张父去世之后,家里一切大小事务都由他母亲处理,张自忠对母亲也很是敬重,后来在他母亲的安排下,16岁的张自忠跟17岁的李敏慧结婚,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夫妻两人的婚后生活也很是和睦。张自忠很是着迷那些古代英雄跟大将军,他们的忠义侠行和浩然之气对他影响颇深。张自忠总想着自己跟他们一样,所以他很是上进,一直坚持自己心中的报国之志,在心里革命的埋下了革命的萌芽,良好的教育让他深刻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仁义与爱国的观念深入他的思想,为他今后的成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张自忠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法律学校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受到了先进思想的影响。在那之后他不仅仅拘泥于仁义礼智信之类的孔孟学说,决定弃笔从戎。后来,他瞒着所有人秘密加入了同盟会,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之后就坚定不移走民主革命道路,毫不退缩。

1916年,张自忠在一个同乡好友的介绍下投奔冯玉祥,冯玉祥第一眼看到他就觉得眼前的男子长得高大英武也很刚毅,想也没有想就将他收入麾下。一开始,张自忠被任命为中尉,很快他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路升至排长。1918年9月冯玉祥在常德设立了军官教导团,张自忠奉命到学校里面继续深造,主要就是学习战术、率兵术、地形、兵器、兵史、筑城、简易测绘等专业知识。很快他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成为众多将士中的佼佼者。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1923年冬,张自忠被任命为学兵营营长,因为外面连日大雪,很多官兵都不想出去操练,张自忠看到之后就很生气,他迅速集结队伍,在大雪天大声问他们:“下雪天敌人发起攻击怎么办?”当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坚决抵抗!”张自忠就问他们:“现在下了一场雪,你们就不想操练了,还谈什么打仗?

随后他又提出让所有的战士们一起脱掉棉衣跟他一块去跑步,当时有很多人就不愿意,张自忠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自顾自地脱掉棉衣开始跑步,全营的战士们看了之后也纷纷脱了棉衣跟了上去。在这件事之后,张自忠就多了一个“张扒皮”的绰号,这个绰号之后更是响彻整个西北军,成为人人夸赞的大英雄,可在抗战之初,他因为不战而放弃北平,背负骂名,被人称为“汉奸”。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张自忠对国民党不作为还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抗战状况不满,他们联名通告全国,请缨抗战,呼吁广大中国同胞“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1933年3月,张自忠在燕山山脉的喜峰口跟日军展开第一次交战,他趁着夜色带领大刀队奇袭日本营地,很多日本人在睡梦中就去见了阎王。这次偷袭收获颇丰,他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以及侵华日军御赐军旗、地图等物品,成为人们眼中的抗战英雄。

在东北沦陷之后,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张自忠奉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命令,在北平跟日军周旋10日,以掩护二十九军主力部队及时脱离被敌人包围的险境。因为张自忠被留在日本占领区善后,他很大程度上会被群众认为是日本人的走狗,张自忠一边敷衍日本人以拖延时间,一边秘密下令开仓放粮,接济贫困百姓,掩埋阵亡将士的尸体,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他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乔装打扮逃离北平,但依旧被扣上了卖国贼的骂名,就连报纸上都称他:“张逆自忠”。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到了南京之后,政府迫于压力将张自忠撤职,幸亏有冯玉祥等人的走动,这才将人保了下来。张自忠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就闷闷不平,相反他不断向蒋介石上书,要求戴罪立功,请求战死沙场,国民政府也希望他能戴罪立功,便让他重新上了战场,他也用自己的方式向大家证明,他并不是一个汉奸,最好的证据就是他战死沙场。

1938年,张自忠率领军队在临沂跟日军展开激战,他一直在那里跟敌人周旋了7天7夜,粉碎日军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击败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之后他带着将士们愈战愈勇,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菲贡献,立下赫赫战功,获得全国人民的尊重,就连日军被这个不怕死中国将领所折服,对他赞叹不已。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1940年日军想要控制长江,试图切断通往重庆的运输线,集结30万人发动了枣宜会战。张自忠自请作战,在战前立下豪言壮志:“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了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5月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人被日军6000人包围,双方激战一夜,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发动了9起进攻,全部被张自忠等人打了下去。16日中午,张自忠只剩下100多人,他自己还左臂中弹,但他没有退缩,说了一句:“天津没守住我走了,北平没守住我走了,今天我张自忠不走了”就这样,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张自忠也战死沙场,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他是抗日英雄,不是亲日汉奸。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在炮火声停了之后,日军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了张自忠的遗体,日军师团的长村上启亲下命令,让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将遗体放到棺材里面,他们脱帽向张自忠敬军礼表示尊重,随后就其葬在陈家集山中,为他立碑:“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蒋介石在得知消息之后,亲下命令派敢死队将张自忠的遗体给抢了回来,亲自扶棺哭泣,在张自忠下葬当天,数十万军民相送,日本战机在上空盘旋3次都没有放下一枪一炮,可见他们对张自忠的敬重。在张自忠殉国后两个月后,他的夫人李慧敏选择绝食7日誓死相随,铸造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张自忠殉国后举行国葬,10万民众冒死相送,日军战机盘旋3次未投一弹

现如今,抗日战争已成为历史,但值得所有人铭记,不忘那些为了抵御日寇、保家卫国牺牲的将士们,是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日军   赣榆   北平   国葬   汉奸   日本人   日本   棉衣   遗体   战机   蒋介石   民众   国家   张自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