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1964年10月,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

而在核爆试验前夕,周总理就核试验的工作在紫光阁召开了重要会议。就在会议正在进行的时候,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却突然站起身来,提出了需要提前告退的要求。原来,张爱萍还要去参加一个外交部组织的重要活动。

说清楚请假原因的张爱萍正要着急离开,却被周总理叫住拦了下来:“爱萍,请留步。”

接着,周总理平和但又坚定地表示,出于保密的原因,他必须要对张爱萍进行例行检查,需要对张爱萍衣服上的每个口袋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携带会议相关的文件或者笔记。

为了安抚张爱萍的心理,周总理又拿自己举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以自身教育:邓颖超也是老党员,有着十分坚定的信仰和爱国精神,但因为她的工作与试验无关,所以不该说的我不向她说,因为保密无小事。

随即,在会议室参会者的注视下,张爱萍实实在在将自己衣服上的几个兜,都仔细地掏了一遍。在检查完张爱萍身上没有带任何东西时,周总理才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张爱萍这才得以去参加外交部的活动。

张爱萍也是资历深厚的老党员了,为何周总理还会如此谨慎呢?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周总理

原子弹的研究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国内在经过帝国主义近百年的殖民和连续十几年的战争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好好建设我们的祖国。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的工业初步取得了一些发展,但是更多的是发展基础工业的建设,比如水泥厂、钢铁厂等等,因为这些东西技术要求没有过高,社会的需求量又很大。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我国重工业的建设和国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缺陷。而这两样,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又恰恰十分重要,因为美国曾不止一次的对我国进行核威胁。

第一次是在朝鲜战争期间,我国派出志愿军支援北朝鲜这一举措,直接站到了美国的对立面。

后两次美国对我国进行核威胁都是与台湾有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就不断地扶持蒋介石在台湾的势力,还经常派军舰停留在台湾海峡,目的就是为了阻挠大陆统一台湾。不仅如此,美国还积极鼓动蒋介石划峡而治,想要分裂中国。在这期间,美国曾经多次威胁中国说要对大陆使用原子弹。

但是当时我们国家才刚刚从战争的泥潭中挣脱出来,国家实力还非常弱,对于美国的这些挑衅,我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忍耐。而当时真正能摆脱美国的这种威胁的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研究出自己的原子弹。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但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和民生上的损失,还有人才上的断层,当时国内几乎找不出来研究核武器的专业人才。最开始的时候,我们还能在苏联的帮助下研究原子弹,但是好景不长,在这个项目还没进行多长时间,苏联就在1960年单方面宣布停止对中国的一切援助。一时间,原来的苏联专家被撤走,所有的资料也不再对中国开放,所需的设备也不再对中国供应。

就这样,刚刚开始的原子弹研究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不仅是技术上很多的难关无法攻克,还有经济上的原因。当时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国家处处都需要钱,而原子弹的研究更是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持。在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下,很多重要领导人在研发原子弹这件事情上也产生了分歧。

当时有一部分人觉得研究原子弹势在必行,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只有自己研究出了原子弹,才不用继续被美国隔三差五的威胁。虽然美国没有真的对我国进行核打击,但是没有原子弹就像是一根哽在喉咙里的鱼刺,弄得人没有办法顺心。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当时中国的经济问题实在是非常不容乐观,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应该先集中力量搞好基础建设,发展经济。而研究原子弹则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成,但只要经济有了起色,就可以立即重启对原子弹的研究。

不得不说,两边人的意见都是十分有道理的,也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给出的意见。这可让主持会议的刘少奇犯了难,毕竟两边都争不出来个结果,谁也没办法说服另外一方,刘少奇也不知要怎么拿主意了。最终,他决定坚持党的一贯做法,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于是,刘少奇决定先派人去调查一番再做决定,毛主席在知道后也肯定了刘少奇的做法。但是派谁去也是个问题,最后选来选去,陈毅和聂荣臻两位领导决定将这个负责调查的任务,交给当时的副参谋长张爱萍。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张爱萍

张爱萍的调查工作

张爱萍也是老党员了,他在建国后几乎就一直在国防部工作,对当时我国的国防现状有着很深的了解。而且很早的时候,他就提出自主研发原子弹对我国的国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接到上级派给他的这个调查任务时,他拿出了十分谨慎和认真的态度。

张爱萍最先做的,就是找到专业人员了解原子弹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他还去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对原子弹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了这些知识打底后,他便对我国当时的原子弹研究进展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张爱萍为了保证自己的自己的调查更加专业,还邀请了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刘西尧一起协同调查。二人秘密地一起实地走访了全国各个核研究基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最终向中央提交了自己的调查研究报告。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张爱萍在这份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

我国当时的核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却做得不够好,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只要集中好力量,安排好资源和设备的供给,那么攻坚克难就不是问题,并且有望在1964年完成制作原子弹和试爆工作。

中共中央在收到张爱萍的这份调查研究报告之后,认为确实有必要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也立即对张爱萍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在历经几番周转之后,我国的和研究直接进入了冲刺阶段。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张爱萍上将

张爱萍为促进我国的核研究贡献良多

当时我国在国际上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尤其美国在知道中国正在进行核研究后,更是加大了对我国的限制,还不断地向我国派出大量间谍,想要窃取我国核试验的情报。而这仅仅是美国部署的一小部分,他们还利用卫星等先进科技对我国进行相关的侦测。

出于这样的情况,我国的保密工作必须要做到极致。

首先就是在场地的选择上,几乎都处在偏远的西北荒漠区。这里人烟稀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员流通带来的不好保密的问题,但这也意味着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生活环境将会十分艰苦。

其次就是人员的保密工作。许多来到大戈壁试验基地的人员事先都不知情,在投入进核研究工作之后更是不允许回家探亲,就连给家中的亲人通信都是被禁止的,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

许多来到核试验的研究人员最开始都十分不适应这里艰苦的环境,张爱萍就带头先扎根在西北,来更好地动员大伙。虽然戈壁滩上的环境十分恶劣,但是老一辈科学家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生活问题是小事,最难的是试验器材也严重缺乏。就拿核爆采样的飞机来说,当时我国的飞机飞行高度完全达不到采样的要求,科学家只得先对飞机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还需要对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进行测试后才能投入使用。

张爱萍在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一马当先地表示自己要亲自试验这架飞机。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张爱萍却始终认为这也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在核试验基地没有什么下级和领导的区别。而且他始终觉得只有自己亲自试验过了,心里才能踏实。

最终他力排众议,亲自试验了改装的飞机。

张爱萍对工作的认真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再有重大的试验时,他总是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解各种细节,并且还要亲自到现场检查。

有一次,检查人员在东风-5发射前油路上发现了一块阴影,张爱萍立即展开了排查,最后发现是有人的鞋带掉了进去。从那之后,张爱萍就严禁所有人将将鞋带带入装配间。他的这个规定,直到今天也还在继续执行。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周总理要检查张爱萍的口袋

周总理虽然不能亲至核试验基地指导工作,但对核研究的工作却一直十分关切,他时常嘱咐张爱萍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更细致、更周到、更妥善”,所有环节都要保证万无一失。对于周总理的这些话,张爱萍时刻记在心中并严格地执行。

在原子弹试爆试验前夕,周总理在紫光阁召开了核试验最后进程的重要会议。在会议期间,张爱萍因为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不得不提前离场,于是他站起来向周总理告假。

周总理见此连忙询问张爱萍是否携带了核试验的相关文件,张爱萍十分肯定地回答道:“没有带”。

本来以为这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周总理仍然不放心。在这样严肃的事情面前,无论多么谨慎也不为过,这并不是周总理有意针对张爱萍,而是出于一贯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于是周总理又对张爱萍说道:“口袋也要检查,看里面有没有纸条,保密无小事。”

直到张爱萍将所有口袋检查完毕后,周总理才真的放下心来。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在周总理的心中,核试验是国家大事,核试验的保密工作更是不容有半点马虎的。即使张爱萍对核研究贡献颇多,但在保密原则面前必须做到人人平等。而张爱萍对周总理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不反感,反而非常理解、敬重有加。

从这一个小细节我们就能发现,国家对于这次核试验的重视程度已经完全达到了最高级别。

最终在1964年10月16日的这一天,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顺利爆炸成功。一时之间,举国欢庆。这意味着我国挺直了腰杆,再也不用畏惧来自其他国家的核威胁。

64年重要会议上张爱萍告假离开,周总理要求检查口袋:要绝对保密

小结

我国的原子弹顺利研制成功,离不开张爱萍的付出。作为为了建设祖国国防事业付出一切的先驱,张爱萍为后来的人做出了榜样。同样他对周总理严谨工作的服从,对保密工作的积极践行,更是为其他人树立了标杆,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革命先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核威胁   苏联   保密工作   核试验   原子弹   美国   中国   口袋   飞机   我国   工作   张爱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