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10月26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 113 个光子、 144 模式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二号”。去年12月,中国实行的是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九章一号”。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九章二号结构


一年不到的时间,九章从一号发展到二号,进步在哪里呢?佰思科学认为,进步主要有两点:第一、光子数的增加;第二、开始支持可编程能力。至于说高斯玻色采样的效率问题,九章出现之时就有过争议:物理实验和通用计算怎么比?换句话说,以特定算法来说明效率的提升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特定算法的现实意义太窄。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九章二号结构


先说说光子数的增加。九章出现的时候,大家还在说量子霸权的事情。量子霸权也叫做量子优越性,意思是量子计算机在某些特定算法上的性能,经典的通用电子计算机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了。一般认为,量子计算机实现量子优越性,至少需要50个以上的量子比特。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谷歌悬铃木量子计算机


2019年,谷歌研制出53个量子比特的“悬铃木”,但它是否实现了量子优越性是有争议的。等到有76个光子的九章出世之后,量子优越性这一点已经变得无可争议。现在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又来了,量子优越性大家基本上不提了。因此,量子计算机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证明比传统计算机优越,到了。。。啥阶段呢?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编程


就是要实现量子计算机的可编程。换句话说,量子计算机要从专注于特定算法的解算,逐渐向通用算法过渡。去年九章面世时,就没有提及对编程的支持;这一次的九章二号,演示了对通用算法的支持能力。此外,潘建伟团队等中国科学家,最近又发布了走超导路线的“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机,实现了66个量子比特,不仅实现了量子优越性,也同样具有可编程能力。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机


这两年完全可以称作量子计算机的恩尼亚克时代。很多人都知道恩尼亚克是第一个电子计算机。其实严格来说,恩尼亚克是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也就是具备可编程能力。这之前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但都是针对特定问题求解的,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可编程能力。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恩尼亚克


当然,九章二号也好,祖冲之二号也好,目前的可编程能力都很初级,不具备真正的应用价值。那么什么时候,量子计算机才能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呢?一般认为,如量子比特数接近或达到了1000个的时候,量子计算机就会被用于特定问题的解算。此时,量子计算机就走入实用了。那么,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何时能接近或者达到1000呢?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IBM的量子计算机


这就要看量子比特数的增长速度了。拿九章二号来说,还差两个月整整一年,光子数从76个增加到了113个,进步可谓不小。这样的发展速度,不禁让我们想到了芯片行业著名的“摩尔定律”。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摩尔定律迄今依然有效


现在我们熟知的“摩尔定律”是说电脑性能每18个月提升一倍,或者说晶体管密度每18个月提升一倍。不过戈登·摩尔在最初提出摩尔定律的时候,他认为电脑性能会每隔12个月提升一倍,后来改成每18个月提升一倍。毕竟半导体工业早期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戈登·摩尔才会做出12个月翻番的预期.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戈登·摩尔


同理,假如量子计算机也有类似的摩尔定律存在,并且在发展初期也按照12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量子比特。则我们稍微估计一下就知道了:大概3年后,量子比特数就有可能超过500,从而最早的量子计算机能投入使用。时间可能是2024或者2025左右,看起来似乎为期不远了。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九章二号


实际上,这次的九章二号就已经被称作原型机了。这说明它成为正式产品的时间已经是可预期的了。未来九章二号在进一步提升量子比特数的同时,必然会进一步完善可编程能力,逐步向实用化方向发展。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祖冲之号


当然,即便“九章X号”投入使用之时,肯定是装备于超算中心,且用于特殊问题的解算,一般人难见庐山真面目。量子计算机要能像现在的经典计算机一样,具备强大的通用可编程能力,估计需要有上万个量子比特。从一千到一万量子比特,按照最乐观的“12个月翻番”的估计,也要再等上五年。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量子台式机


通用量子计算机面世之初,其高昂的价格肯定不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这时候的量子计算机,就像当年的大型机一样,必然先在计算中心提供服务。要再等到N多年后,价格降到合适的范围,才会有给普通人用的量子个人电脑。算来算去,这个过程没个二十年以上,普通人是见不到量子计算机的。

中国量子计算突破:从九章到九章二号,进步在哪,离实用有多远?

苹果I电脑


但反过来想想,从1946年出现恩尼亚克,到1976年苹果I个人电脑问世,中间也相隔了整整三十年啊。因此,就算三十年后大家才能用上量子个人电脑,这完全是正常的发展速度。或者换个角度想,三十年后大家说不定能用上量子电脑,是不是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量子   可编程   个人电脑   光子   优越性   电子计算机   定律   中国   算法   能力   计算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