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大家好,我是申典启,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 土耳其第四站,我在马尔马里斯




离开费特希耶,前往马尔马里斯


我准备离开fethiye费特希耶这个海边小城,前往marmaris马尔马里斯另一座海边小城。


之前我从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直到一个粉丝联系我,她应该是这座城市唯一一个定居的华人。我开始查这个地名,原来这里是一个有名的度假小城,今天就去看看这座城市。


这华人告诉我,我普及了好多土耳其的知识给她,她是通过我的文字才知道土耳其世俗派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她把它称作“开放派msl”,她说她的老公就是标准的世俗派中产阶级,我之后会对他们进行一个访问。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竟然在土耳其也能看到石狮子



他们眼中的小城“马尔马里斯”


见到了马尔马里斯唯一的华人静静,刚开始我见到静静老公有点惊讶,感觉年龄差有点大。最后公布一下,静静1989年的,她老公图木1986年的。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1、一个不为中国人所知的小城


静静说,她在这个小城两年时间,就见过四个中国人一块来玩的,她们是在伊斯坦布尔留学的。除此之外就没有见过其他亚洲面孔了。


我说,难怪我看到好多人见到我的时候,都很惊讶,因为这里的中国人实在太少了。


图木说,几乎没有任何中国游客选择到这里。
我说,但是有非常多的中国人会去费特希耶和安塔利亚。


他问我为什么?
我说,因为中国有几个电视真人秀曾经集中曝光过卡帕多奇亚、费特希耶、安塔利亚、所以这几个地名在中国人那里非常有名。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2、图木介绍马尔马里斯这座小城


马尔马里斯位于土耳其的西南海岸,在爱琴海滨,这里离希腊领岛只有5公里。然后这座城市曾经是希腊人聚集的城市,图木说他妈妈就是希腊人,从小还会用希腊语给他唱儿歌……而且大量的西土耳其人和北土耳其人认为他们就是希腊人。


图木说,马尔马里斯这座城市有10万人口,其中两万是外国人,主要来自英国、俄罗斯、乌克兰……他们一般都是这些国家退休的老人,定居在这里。


所以这座城市的很多人都会讲英语,毕竟交流需要。我说我也发现了,我开始还奇怪公交车司机也会讲英语,伊斯坦布尔的公交车司机都不会英语,这个小镇的公交车司机几乎每一个都会讲……


图木说,欧洲人非常喜欢来这里,但是这个小城在中国的知名度太低了,没有亚洲人知道这里,所以即使这里到处都是外国人,但是亚洲面孔非常少。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3、小城市房价比伊斯坦布尔高


图木夸张得跟我说,这里的房价是伊斯坦布尔的十倍,总之,他的意思就是这些沿海小城市的房价反而比大城市贵,因为这里有更多欧美游客来买房子,所以地皮被炒起来了。


而且因为里拉贬值,所以这里大量的外国游客,特别是英国人涌入这里买房。


由于这里环保比较严格,在山上或者开出林地建房审批程序是十分严格的,这就导致这里的房子很有限,订完就满,也不让建新的酒店,导致房价更快攀升。


前阵子因为疫情,英国和土耳其航线断了,土耳其旅游业者怨声载道,因为只剩下一些俄国人,俄国经济很差基本不愿意消费,天天在酒店里呆着,或者拿张毯子跑到海边晒太阳……


这段时间航线恢复,当地人终于舒展了眉头,英国人终于来了 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有德塔变种病毒,不知道会不会跟着也来了,所以我也要十分小心了。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很多土耳其人认为自己就是希腊人


我和图木聊了好多有意思的话题,从突厥人聊到亚美尼亚人和库尔德人还有希腊人。


图木的好多观点我今天是刷新了认知,图木首先说,土耳其的文化和希腊的文化一模一样,我们有相似的种族,相同的食物,相同的生活方式。“我妈妈还会讲简单的希腊语……小时候用希腊语给我唱儿歌。”


然后他摘下眼镜,他说,你看我眼睛的颜色就是来源于希腊的血统。


图木还告诉我,土耳其好多人在外面说自己是土耳其人,但是到了家里他们会说自己是希腊人。土耳其的北部,靠近黑海的这一带,奥斯曼时期曾经是希腊人的聚居区。


所以土耳其有句笑话,如果你告诉别人你来自土耳其北部,他们就会说,那你肯定是希腊人。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我问图木,那你怎么看希腊这个国家?
他说,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国家。


我说,可是希腊把土耳其家门口的所有岛屿都占领了耶。
图木说,并不是,那里本来就是希腊人的,土耳其人来自于东部,来到这里以后我们反而占领了更多的领土,其实我们才是占了便宜的一方。(总之,我今天是刷新三观了。)


我问土耳其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希腊人或者觉得自己是欧洲人。
他说,起码2000万(四分之一)会在家里说自己是希腊人。


我问他,那你觉得你和中亚突厥语系四国是啥关系?
我说,我不认为我和他们有太大关系,我和希腊更有文化共鸣感。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聊天过程中,图木突然指了指餐厅后面桌的顾客,只见顾客穿着低胸洋装,染的金色头发,背对着我们,我还以为是英国人。


他说,他们是土耳其人,在我们西部沿海,人们不是宗教化的,我们只是名字叫“msl”,但是我们不去清真寺、我们不做礼拜,不做斋戒,我们喝酒,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欧洲一模一样。


“埃尔多安在马尔马里斯的支持率只有不到5%,我们这里都是世俗派大本营。”


我之前有和其他世俗派的土耳其人聊过,他们和希腊的关系,我目前了解的几个世俗派基本上都是对希腊有一定亲近感的,这很出乎我的预料。


之前在伊斯坦布尔的女士“江苏”,她曾经就对我说过,土耳其由两部分文化组成,西部沿海的希腊文化,以及东部内陆的阿拉伯文化。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远嫁土耳其世俗派小镇的静静


静静出生于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姑娘,喜欢享受生活,不喜欢规划太长远的路。她在2019年11月从中国飞到遥远的土耳其,她在土耳其西南部一个小镇定居下来。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1、第一次在泰国认识


静静经常去泰国旅游,2018年,她在泰国苏梅岛度假的时候,在海滩上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土耳其人图木,图木在土耳其是做旅游中介的生意,也经常到泰国旅游。


我问他们见面的场景,静静说,当时在海滩上碰到的,那时候我和闺蜜在海边散步,然后他过来找我聊天,然后问我中国用不用whatspp,我说用微信,然后他就下载了一个微信加了我。他对泰国比较熟悉,之后几天图木就带她们到处逛苏梅岛,旅行比较愉快。


我问静静,她对图木第一印象怎么样?她说,没啥特别喜欢的感觉,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的类型,但是接触下来感觉人还不错。


她离开苏梅岛的最后一天要从苏梅岛机场回成都,需要坐船之类的,图木就一路把她和她闺蜜送到机场。之后他们就各自回国了,接着他们每天保持一两个小时的通话。


2、第二次见面吵架了


第二次见面,他们又约好在泰国。但是这次见面感觉不同,她说,我们见面第二天就因为一些小事吵架了,我问什么事,她说,也记不清了总之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说为啥第一次见面待了5天很愉快,第二次见面就吵架了。


她说,心态变了,第一次见面就纯粹当普通朋友,一起逛逛,但是到了第二次,就有点报着期待的心,想发展看看的心态去见面的,期待值变高导致的。虽然第二次见面发生了一些小吵架,但是没有大碍,他们各自回国后继续保持联系。


3、第三次去土耳其


此后一段时间,图木一直叫她来土耳其看看,可以见见她家里人之类的。静静说,我想着也没来过土耳其,可以来玩一个月。所以当时第一目的是来土耳其旅游,第二个目的才是顺便去看一看他。而他很感动,以为静静是为了来看他,千里迢迢来土耳其。


等到了土耳其以后,静静看到了他爸爸妈妈,他哥哥和嫂子,(貌似世俗派出生率都不算高,他妈妈也只是生两个,他哥哥也只生两个,土耳其中部的人生四五个非常普遍,沿海出生率低)。


静静说:“见到他爸妈以后,我对他的印象有加分,他家里的人都特别好,特别是他妈妈,你从她妈妈的眼神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图木妈妈是家庭主妇,因为图木的爸爸是海员,还会六国语言,他爸爸常年出海,所以从小图木和图木哥哥都是妈妈带大的。总之,静静这次来到他们家看望过后,印象加分了很多。


4、正式到土耳其


时间又到了2019年11月,她又一次去土耳其。没错,就是疫情爆发前两个月,也正因为疫情,她就一直留在了土耳其,回不了国。


我说,来谈谈你来土耳其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吧?刚开始有什么不适应吗?
她说,有,磨合期,会有一些文化冲突,会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争吵,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我说,你在这里会觉得孤独吗?
她说会的,起初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哭,因为在这里也没有认识的人,只有他。


现在我在本地有了唯一的一个朋友,一个乌克兰女孩也是嫁到这里的,会讲英语,所以我们平时会经常一起去健身房。


5、给自己生活状态打分


我问她,现在你在土耳其的状态,你给自己打几分?她说,6.5分。


我问,为什么?
她说,目前来看,我还没有在这里找到人生的价值感,我需要找一个工作,去支撑我的价值感。


我问图木怎么看?
她说,他觉得我应该像他妈妈那样,做一个家庭主妇就够了。


我问,那你的看法呢?
她说,我是想在工作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在家务活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


静静说,她目前想着先回国找工作,在这里社交上太闭塞,没有工作体现不出人生价值。她之前在国内职业发展上本来就不差,也是因为疫情被耽搁两年,所以等木图办好探亲签证,疫情差不多稳定后,她在回国看看机会。
【请尊重我的每一位嘉宾,恶意留言会被拉黑】

远嫁土耳其的静静,感受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太物质”的刻板印象

木图开车送我到了好几座山头之外的海滩,然后在这个海滩上,我们乘船回去。乘船可以看到非常洁净的海面,水质非常干净。




中国人关于“物质和现实”的宗教文化原因


静静来了这么久土耳其,她能感觉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而且她老公的朋友还会时不时直接问她一些奇葩的问题。


很明显的是,不仅在静静所说的土耳其,我在其他好多国家都有这个感受,很多人普遍认为“中国人非常物质,非常爱攀比,非常的爱炫富,物欲很强。”
“土耳其人认为自己不一样,他们觉得过好每一天最重要,享受当下。”


我说,“中国人太物质”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很多地方被各种国家的人问到过的,我在在这里解释一下。


中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文化体,也就是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者朝代,这导致整个中国人群体的唯物主义价值追求更强。


比如印度就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印度人相信后世,低种姓的人相信他们上辈子做了坏事,所以这辈子是任劳任怨被当作一个低等人的。比如,回教的信众相信,人是有千千万万无穷无尽的后世的,你这辈子只是你千万辈子中的一个,你在今生履行教义,每天礼拜,将来才能进入天堂。


而中国人不相信这些,中国人相信的是人就这一辈子,很短暂,这种主流社会氛围和宗教国家是不一样的。我需要在这短短的20 30年(22岁到50岁黄金时期)获得人生的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世中获得肯定。这促成了中国人努力上进的主流文化,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在短暂的几十年中获得人生的答案和一张成绩单。


宗教国家的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差别很大,他们相信有后世。曾经有一个摩洛哥人跟我聊天,他有做过一个他的比喻,他说你这辈子就是一滴水,接着他指着大海说,你的后世就是这片海洋,你看看大海,你滴水汇入海洋什么都不是。“所以你需要在乎你这一生的得失吗?你的这一生对于你千千万万无限更替的后世来说,并不重要,你这一辈子太着急了,要学会放松。”


(宗教国家人们的后世观,确实给人们带来心灵寄托,同时也无碍了生产力。)



我总结来说,就是中国文化中世俗基底导致国民更注重现世带来的回报和价值感,这是中国人非常“物质化”的原因。这种在今生必须交出人生答案的急促感,有利有弊,一方面确实像很多外国人说的,中国人工作像一台机器,不需要休息,中国人过的太累,即使收入很高还过得不快乐,国内氛围太内卷了。


另一方面,一个拥有高效、活力、竞争力的社会,这也是中国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的一个文化基础。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马里   中国人   土耳其人   希腊   泰国   希腊人   世俗   物质   印象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