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引言

我国的近代的历史上,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人民群众的身上,推翻它们迫在眉睫。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很多的力量,人们也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但俗话说的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获得最广大民心向着你,才能否走到最后。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我们的武装力量早期被叫做红军,在这支队伍壮大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没钱、没武器、训练场地和师资力量,就是在自身艰苦奋斗肯干的基础上,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渐渐获得了发展。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当时我军的纪律十分严明“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对百姓的体恤,才得以将心比心。很多百姓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支援红军,当然红军也给老乡们留下了借据。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今天,本文为诸位讲述的故事是一位湖北老汉,他手头有一张距2015年已经有了85年历史的“欠条”,上面写着红军借走400块大洋的字样。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放到了今天,四百大洋又应该兑换成什么样的形式呢?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艰苦贫瘠但军纪严明

红军发展的过程并非是由官方政府组织,或者资本财阀投资的军队,更多的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队伍,这也决定了红军的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但是正是因为强大的群众基础,让这支队伍笑到了最后。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1927年—1929年之间,红军战士陆续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多个地区陆续领导了武装起义和当时的苏联相反,我们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在艰难的局势之下,一个一个的积累革命根据地,同敌人展开了有力的斗争,而这种乡村的形式,也导致了原始积累中的物质匮乏。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中共中央任命许继慎任、曹大骏、徐向前、熊受暄等人来作为领导队伍来统领一军,目标明确,为了有效将此前各个地区的分散力量整合起来,解决现阶段的问题,同时进一步确定发展的方针。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一讲红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之所以始终支持与拥护红军,根本原因在于红军纪律严明、举止文明,“打土豪,分田地”做了许多实事,全心全意地维护百姓的利益,绝不会做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1928年,红军正式宣布了关于人民的军纪军规,其中我们都能口耳相传的有“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损坏东西必须理赔”、“与农民说话要和气”、“借东西必须按时归还”等等。这样的口号简单明了,却深入民心,百姓在长年的被官僚欺压之下,终于看到了平易近人的领导者。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而后,红军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很高的思想觉悟,给遇到的每一个百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百姓们也从最初的心怀芥蒂渐渐的对红军认可度大大上升,站到了红军的那一边。

1930年十月,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的多次围剿,虽然红一军凭借着优秀的作战能力粉碎了敌人的计划。但是缺少补给的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在那个年代,我们很多小士兵都没有死在敌人的枪下,而是被活活饿死在寒冬中冻死。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湖北省孝感县的军队又增加了几百人,规模逐渐扩大到了1500人,将士们最起码的装备和吃住是必须要解决的,但是缺钱也是无法改变的实事,万般无奈之下,红军只能挨家挨户地找百姓借款。当然,借款是完全自愿的,只能动员,绝不强迫,而且必须给人民群众打欠条,有凭据得以归还。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百姓们倾囊相助,将士们万分感激

当时有很多群众都热心地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当来支持队伍,完全不求回报,而本文的主人公的先人应该位列是为红军捐款的人之一。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拿出欠条的老农名叫杨明荣,而这张欠条是他的爷爷杨长银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九三几年,湖北省金盆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这位看起来不起眼的老农民,得知在当地驻扎的红军生活困难后,毅然决定将自己攒了毕生的积蓄三百大洋倾囊相授,并还向附近的乡邻亲友借了一百大洋,一共将四百大洋巨款借给了红军。

老人是真心想帮助红军,所以事后也没有再提过这件事。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杨明荣讲述这份故事的时候说,祖父杨长银整个这一辈子,像忘记了这件事情,从未主动和人提起,即使是小孙子顽皮翻找出了这张字条,好奇的问老爷爷这个欠条的故事,爷爷也没有太多的描述这张欠条的故事。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直到老人去世以后,杨明荣整理爷爷的遗物又看到了这张欠条,出于好奇的心态,他想要知道85年前的四百大洋如今值多少钱,这才将这张欠条拿了出来,想要寻找相关部门兑现这张欠条。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当地政府知晓后第一时间对这件事情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由历史学专家进行了研究,这张欠条的确是真的。但是当年红军在借款后都一一上门进行了归还,如今85年过去了,这怎么会有一个“漏网之鱼”呢?原来是一只游击部队,等到他们回去的时候,借条的主人已经不住在这了。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专家给出了建议,推断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350元,但后来由于通货膨胀,1930年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等于现在的一百人民币,这样算来差不多是四万元人民币,但是更重要的是,时隔85年,利息又该如何计算呢?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最终当地政府决定还给老人孙子四万人民币的还款,这也是为了感谢当时老人的慷慨解囊。初心兑换了时隔多年的承诺,这笔钱终于回到了债权人的手中,八十年前我为你征战,你鼎力相助的支持,而今天我自然也投桃报李,这才是真正的军民一家亲。

抗日战争之所以如此顺利,这些百姓在背后的支持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90年前,红军向一老汉借了400大洋,后辈拿欠条讨要,应还多少?

胜利果实是所有人的,新中国也是每一个人民的。

在抗日战争年间,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我军民皆付出了不朽的代价,

共产党是伟大的,他带领我们走向了富强,红军是伟大的,他为我们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每一个群众更是伟大的,他们有的奉献除了自己的钱粮,有的用血肉之躯志愿参军保家卫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添砖加瓦,值得被我们歌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欠条   大洋   红军   抗日战争   后辈   老汉   民心   队伍   群众   年前   农民   百姓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