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2003年的一天,一位老农民正在收拾家里的老物件儿,不想竟然从族谱里翻出了一张欠条,这张欠条是父亲留下的。

欠条上写着:八路军向他们借了420块大洋,并且欠条的末尾处,赫然签着“贺龙”的大名!

这让老农十分震惊,自打记事起,自己家中就一贫如洗,怎么会借给贺龙这么多钱呢?这张欠条到底什么来头呢?

为了弄清楚欠条的真假,老农开始踏上了艰难的寻找真相之旅。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欠条真假难辨

这个老农叫周炎光,来自湖南的农村,他的父亲叫周莲池,也就是欠条的主人,在他父亲临终前曾经告诉过他,等自己去世后,在族谱里有个很重要的东西,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拿去给国家吧。

但是在父亲去世后,因为他忙着照料父亲的后事,再加上伤心过度,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这次从家里收拾老物件儿时,才想起父亲临终前留下的话,于是他急忙翻找族谱,最终在夹页里翻到了这张欠条。

欠条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泛黄了,但是却保存的尚好,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写着:“今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64斗,大肥猪一条,银元420块,铜钱500块,小钱10贯,待祖国统一后来中央!”

在欠条的末尾,清晰地写着贺龙的名字以及年月日,并且还盖了一个叫陈菊生的印章。

周莲池之所以嘱咐儿子在自己去世后再拿出来,是因为自己以前是地主身份,所以不敢把欠条公之于世。

现在周炎光翻到欠条,又想起父亲说的话,瞬间感觉内心很是酸涩,在他辗转打听欠条的消息,但是却没什么收获的时候,他决定寻求国家的帮忙。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这张欠条一公布,瞬间让人们议论纷纷,要知道,虽然在那个年代我党非常艰难,但是我党也有明确地纪律规定:绝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并且,倘若真的向群众借了金钱和物资,又怎么会是堂堂元帅亲自打欠条呢?总之这个欠条到处都是诟病,实在让人真假难辨。

很快,社会上有专业人士指出:这张欠条是假的!并且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分析:

首先,欠条末尾的签署时间是1945年3月,要知道,3月份国家仍在抗战时期,还没没出现过欠条中说的相关字眼;

其次,根据时间线,那时候的贺龙元帅正在陕甘宁地区,而周莲池的老家在湖南,中间足足隔着千里远的距离,贺龙是如何跑到湖南去借大洋的呢?

再者,欠条上的字迹竟然还有简体字,要知道简体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普及的,那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一段时间。

总之这张欠条处处都是漏洞,实在很难将人们说服。所以欠条出现了很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张借条必定是伪造的,他想通过这个手段谋取国家的钱财;但是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根据欠条的纸张,用的是确实是抗战时期的方格纸,如果想要伪造,这种方格纸也不好找。一瞬间众说纷纭,一度在社会上引起哗然。

不过,国家领导知道这件事后,秉持着“绝不占老百姓一丝一毫便宜”的原则,开始着手调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欠条来历复杂

其实这张欠条的真假,最开始周炎光也不敢确定,于是他当时拿着这张欠条前往各地去打听过贺龙元帅的踪迹,但是查找多年却一无所获。

后来因为周炎光的年纪也大了,总是感觉力不从心,但是他却又一直想去掉这个心病,于是拜托了自己的邻居去帮忙打探。

这个邻居叫吴佑元,他接到委托后,就郑重地开始了艰难的寻证之路,他不仅去了贺龙纪念馆、博物馆查找资料,并且还走访了当地众多70岁以上老人的家中。

根据线索,很多老人都表示,确实记得当年贺龙的部队来过村子,当时部队去到了周莲池家中,具体做了什么不知道,但是当时周莲池让乡亲们帮忙搬过大米,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跟欠条有关。

后来他又到图书馆查阅了资料,资料显示,当时中共展开会议,组成了一支军队南下,根据正常的路线,这支军队的确会路过湖南。

不过虽说是查到了这些资料,但是却没什么真凭实据,说白了,这仅仅只是自己的推测而已,事情一度陷入了僵局。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这件事一拖就拖了十年,直到2014年,事情才出现了转机,吴佑元打探到了一个叫向轩的人。

这个向轩7岁就参加了红军,他跟着红军队伍走完了长征,后来一直跟随在贺龙身边,如果能找到向轩,应该还能查到线索。

向轩有个特殊的身份,他的母亲名叫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在向轩很小时,父母就被国民党枪决了,所以此后向轩就一直跟在贺龙身边。

这么说起来的话,向轩很有可能知道这个事情,至少能提供些有用的信息的。但是难题又来了,他们就是普通的农民,去哪里找老革命战士呢?于是周炎光就找到了国家。

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将自己打听到的关于向轩的信息都告诉了国家,希望国家能帮忙找到向轩。

在国家的帮助下周炎光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向轩,此时的向轩已经年迈了。向轩看到纸条后很是兴奋,他一眼就认出那个签名是舅舅的亲笔字。

更加巧合的是,贺龙给这张欠条签字的事,他是知道的!在向轩的回忆下,我们终于知道了这张欠条的来历。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其实这张欠条并不是贺龙自己写下的,而是贺龙的部下廖汉生中将贺炳炎上将在经过湖南地区时,正好经过了周莲池的家,当时周莲池是当地的大地主,家里很富裕,于是向我军提供了这些金银和物资。

当时周莲池说不用写欠条的,但是在我军的强烈坚持下,于是用贺龙元帅的名义立下了这张字据,由当时的后勤部长陈菊生审核,后来字据被送到贺龙手中,贺龙看后亲自签下了字。

最后几经辗转,这张欠条才重新送入周莲池的手中。

其实那时周莲池没想着再向党要回这笔钱,但是后来周莲池总是对大地主这个身份有心结,于是在临终前就嘱咐儿子,要是日子是在过不下去的话,就拿着这个给国家。

听完向轩说出的来龙去脉,大家都感叹不已。

因为向轩当时还出具了“欠条是真实的”证明,所以社会上还一度有人想出高价买这张欠条。

既然知道欠条是真的了,那么钱肯定要还给周家,但是问题又来了,现在据当时已经过去70多年了,物价也一直在飞涨,那么现在该还多少钱呢?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最终百倍返还!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物价早已涨了上百倍,如今的420块钱和抗战时期的420块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从当时银元的价值来看,那时的一块银元大概等于今天的30-40块钱,那么420块银元就是1万3千元左右。

在抗战时期,一块银元能买30斤左右大米,420块银元的话差不多能购买一万多斤,换算成当今的物价,差不多是2万5千元。

当然,除了银元,还有猪肉、铜钱等,林林总总算下来,加上各方补贴,国家最后决定返还周炎光5万元人民币。

从发现这张欠条起至事情结束,已经过去十年了,事情告一段落后,周炎光高兴地不得了,但是他高兴的不是拿到这5万元,而是国家对他父亲“爱国人士”的认可。

其实在我国解放以后,国家收到了很多欠条,这些欠条都兑现以后,国家就纷纷收回了,但是周炎光的这张欠条,国家却没有收走。

湖南农民拿出一欠条,76年前借给贺龙420大洋,如今国家该还多少?

为了表示对他父亲周莲池的认可,国家特批周炎光可以保留着这张欠条。

这件事情在社会上曝光以后,很多收藏家闻讯找到他,表示愿意出高价收购他手上的欠条,但是都被周炎光婉拒了。

周炎光也清楚,因为欠条上有贺龙元帅的亲笔签名,所以价值非常的昂贵,但是这对他来说,最大的价值不光来源于这个签名,更多的是它寄托了对父亲的思念。

后来的周炎光也表示:“这张欠条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希望周家能够世代珍藏下去!”

在艰苦的抗日年代,其实我军作战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国的百姓也都团结一致,他们无法去前线抗敌,便尽自己所能为我军提供最大的便利。

可以说,我们的胜利离不开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更加离不开全国团结对外的决心,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只有加倍珍惜,才是对前辈最大的回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欠条   湖南   抗战时期   老农   银元   国家   大洋   我军   元帅   父亲   年前   事情   农民   贺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