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搁浅,钱学森布局未来东山再起

首次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搁浅,钱学森布局未来东山再起


1966年7月,一枚神秘的小型火箭,点火升空,在火箭内部有生物舱,乘坐一只小狗,这是怎么回事呢?狗也是哺乳动物,跟人有相似的地方,小狗代替人做实验,结果用于载人航天。舱的体积不够,特意把体积扩大,箭头部分凸出来,比箭体还大。小狗升空后,又安全降落,为载人飞船积累数据。

1970年4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倒计时,钱学森心中还有一件事情,原来,这天,北京一个招待所里,科研人员讨论的问题,是载人飞船图纸和模型,飞船的名字叫“曙光一号”。

首次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搁浅,钱学森布局未来东山再起

这年,苏美两国发射载人飞船,钱学森做了演讲,分析地球外层空间的动力和医学等问题,考虑我们国家何时把人送上太空,后来,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发射成功,钱学森知道,再有射程更远的导弹,中国的载人飞船就有了运载工具。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几十天后,中央领导人同意载人飞船的研制,并选拔训练宇航员,曙光一号项目上马,钱学森作为技术主帅,全面推进研制工作。

在那个特殊年代,技术也不过关,综合国力薄弱,“曙光一号”工程举步维艰,1972年,“曙光一号”研制速度放缓。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程暂时停下,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地球外的事放一放,要搞急需的应用卫星。但是,航天主帅钱学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了一些前瞻性布局,为后来载人航天打下坚实基础。那时,苏联和美国有远洋测量船,中国纵深五千多公里,导弹射程一万公里,钱学森意识到,必须建立海上测控系统,1977年,“远望一号、二号”下水,可以执行测量任务,为后来的载人航天发挥了巨大作用。还有亚洲最大的风洞群、遍布全国的测控网等。钱学森把中国航天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

首次载人飞船“曙光一号”搁浅,钱学森布局未来东山再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曙光   酒泉   射程   东山再起   主帅   导弹   中国   体积   小狗   测量   布局   火箭   未来   钱学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