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静美如诗

秋意静美如诗

当秋光落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季节里已满是秋的韵味了。迟绽的桂花似乎要在一夜之间将蓄积了一季的芳香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站在公园的高树之下,微眯着眼看从树叶缝隙斜穿入的斑驳的阳光,红的黄的绿的叶子竟染上了异样的光彩,诗意的画面瞬间让人心旷神怡。相较于春天的草长莺飞、姹紫嫣红,夏日的夏木阴阴、风荷摇曳,秋日的光景略显苍凉,草木枯黄,木叶尽脱,举目而及,萧瑟肃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想象一下那"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场景,你是否也会萌生几缕秋日的悲凉呢?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们大多仕宦在外,羁旅他乡,飘零如转蓬,悲秋之意更甚。某一日,忙碌之余,立于庭院,大雁南飞,有感于一年将尽,羁旅他乡又一年,思乡念亲之情油然而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该是漂泊天涯的文人们共同的写照吧。"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在即将与张生离别的莺莺眼中,这秋色已然成了滴滴泣血的泪。"自古逢秋悲寂寥”,也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长廊里一抹挥之不去的情愫。


秋意静美如诗

抛开文人雅士们"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色彩"的主观情感不论,其实,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王勃的"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被前人誉为写尽了季秋之景的佳句。而他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将秋日的万千气象融于其中。作家峻青在《秋色赋》中写道:“秋天,比春天更富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是呀,今日的我们也总喜欢择一秋高气爽之佳期,不远百里,千里去赴一场秋景的盛宴。想那"树树皆秋色"的九寨沟的五彩斑斓,山上水中,倒映成画,相映成美,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想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香山红叶,那经霜淬练后的艳丽似火,又怎不令人心潮澎湃?想那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漫天黄沙,千年静默,如油画般绚烂的黄叶,又怎不令人肃然起敬?"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对,还有那翩翩飞扬,宛如扇叶的金黄银杏,落地成蝶,缤纷了一个萧瑟的季节。


秋意静美如诗

我不是文人骚客,却也总喜欢择一秋日丽阳的午后,踩着一地枯黄的落叶,信步徜徉于林间小道上,阳光慵懒地透过光凸的枝丫,泻落在身上,想那夏日密密层层的光景,而今变得旷远而空寂!几只欢快的鸟儿鸣唱着婉转的曲儿在枝头觅食着残存的果儿,偶尔惊落几片树叶,徐徐地盘旋落下,犹如几只飞舞的蝶儿。这时,微风拂过,天高云淡,树影婆婆,鸟儿啁啾,心旷神怡,陶然自得,全然忘却凡尘俗事,沉醉其中。少却了悲秋的万千情愫,在《秋日私语》的美妙乐曲里沉淀一颗恬淡宁静的心,自会有“秋日胜春朝”的旷达……


秋意静美如诗

秋天的原野也变得空旷起来,纷扬的秋风,将季节打扮的多姿多彩,经过春的耕耘,夏的生长,层林尽染的秋,到处都是硕果累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于秋的怀抱中,静赏花开花落,如一朵秋菊,安静的生长在角落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略去浮名,沉静内敛,只做自己。携一米阳光,明媚所有的忧伤,愿秋风不燥,岁月静美,时光不老,你我都好。


秋意静美如诗

季节到了秋天,有如人生,走过了青春蓬勃的轻狂,经过了时光淘洗的沉淀,放慢了亦真亦幻的追逐,生命沧桑,褪淡芳华,到了知天命的时段。只剩下一粥一饭的简单,庆幸得得失失中还有或多或少的懂得醒悟,风风雨雨中还有或近或远的温暖陪伴,起起伏伏处还有或深或浅的满足和感恩。


秋意静美如诗

待红叶灿灿,待白露点点,待寒蝉声声,待桂花香,待秋月光,待踏月而来的故人,笑意还是旧模样……



秋意静美如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骚客   静美   秋意   秋色   秋日   文人   秋风   秋天   季节   千年   春天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