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距离那场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战争已过去76年。76年来,尽管我们时刻提到铭记历史,但那场战争中仍存活于世的亲历者却越来越少。那是中华民族最深重的民族伤痛,而当年犯下此等滔天罪行的战犯们,最终又受到了什么惩罚?

1946年1月19日,二战结束后的4个月,盟军最高统帅部公布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最终由中、美、英、苏、法、荷、印、加、澳、新、菲11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我国派出梅汝璈法官前往东京参与此次审判。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中国法官梅汝璈

3月19日,梅汝璈从上海登记飞往东京,抵达东京后,11名法官便先进行了一次审判预演。审判庭庭长韦伯宣告各国法官入场顺序时,将中国放在了美英两国之后。梅汝璈立即中断了预演进程,他向庭长据理力争:

“今日系审判日本战犯,中国受日本侵害最烈,且抗战时间最久、付出牺牲最大,因此,有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中国理应排在第二,再者没有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便没有今日的审判,按各受降国的签字顺序排座,实属顺理成章。”

他甚至脱下身穿的黑色法袍,以此抗争。最终,庭长与其他法官进行表决,更改了中国的入场顺序。然而,在这场注定艰难的国际审判中,这样的“不公”只是开始。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1946年5月3日,国际军事法庭正式开庭,受审的是以东条英机为代表的28名甲级战犯。事实上,最早被指控为甲级战犯的人有46人,但却有18人被宣告无罪释放。

审判一开始就十分艰难。《法庭宪章》并未提供明确的量刑依据,而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同,所受日本侵害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对这28名战犯的量刑上也存在争议,尤其是在是否要处以死刑。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庭长韦伯主张,将战犯流放到荒岛上,如同当年拿破仑那样,但却遭到以中国为代表,受到日本严重侵略的国家的法官强烈反对。

美英支持对某些战犯处以死刑,但对象却是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虐待美英战俘的战犯,而对那些向中国犯下重罪的一些战犯,却持暧昧态度。

印度法官的主张则更为荒唐,他以佛教的慈悲为怀和国家犯罪不追究个人的原则,主张无罪释放这些战犯。

梅汝璈在庭上,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强烈要求严惩发动侵华战争的战犯。他拿出众多日本罪行铁证,最终以6:5一票优势赢得战犯死刑的决定。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然而,虽定下死刑这一最重量刑,但却未能完全实践。这28名战犯中,有两名战犯在两年半的审讯过程中因病去世,另有一名在审讯中出现精神异常,最终被法庭宣判免诉!而这突如其来的精神问题,究竟是真是假,却耐人寻味。

另外25名甲级战犯中,仅有7名战犯被处以绞刑,其余18名战犯分别判处终身监禁和有期徒刑。

在最后书写判决书时,梅汝璈提出:“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一部分,中国人才最明白自己所受痛苦,最有发言权,应当由中国人书写。”

最终,这场历时2年半的审判,共形成了90万字的判决书,其中包括梅汝璈代表四万万受日本侵略罪行所害的中国同胞,所写的10多万字判决书。

仅宣读判决书,便历时7天之久。足以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所犯罪行,已到罄竹难书的地步。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1948年11月,国际军事法庭宣布,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武藤章7名战犯被判处绞刑。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12月22日深夜,这7名沾满鲜血的罪犯被押往东京巢鸭监狱行刑,中、美、英、苏四国逐日代表到场监督行刑。

上绞刑台的顺序是按照各自的抽签顺序。第一个上绞刑台的是土肥原贤二,他是这几位中,在中国土地上待的时间最久,对中国最了解的人,这也成为他策划各种乱华事件的助力。从最早的“九一八事变”到汪伪政府的闹剧,都有他的身影。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临死前,他留下一句“往前跨,狭路亦变宽”,看似从容赴死的背后,却是对所犯罪行的毫不忏悔。

第二位是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他的遗言更为讽刺,“明日始,无人畏惧无物愁”,反倒成了他对这两年来煎熬监狱生活的诉苦。作为日本首相,他承载着更多的政治意义,因此在判决前,他甚至畏罪自杀,但最终被救活,这样的战犯必须接受审判,他的生死也没有资格自己决定。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第三位是日军大将松井石根,提到此人罪行,只需一句他为南京大屠杀部队总司令,他便必然遭到中国人民世代唾弃。在遗言中,他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却未对罪行进行忏悔与愧疚。

第四位是日军中将武藤章,他参与了亚洲多地的大屠杀。临死前遗言中,仍充斥着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尘世间,妻儿固可恋,壮士豪杰,岂可苟偷安。”死前仍未认识到任何错误,还将自己比作豪杰,实乃讽刺,可笑至极。

第五位是日军大将板垣征四郎,他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任关东军参谋长,参加多场战争,后成为日军驻朝总司令。他也是唯一一位在遗言中提到中国的战犯。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双膝跪拜神灵前,一心乞恕罪不浅。无限怀念中国友人,于今乃见,东亚之外,复有东亚,祝愿我国与各国讲和,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祈祷中国和大韩国国运隆盛。”

真心假意已无可考证,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的遗言是这7名战犯中看起来相较真诚的。

第六位是日本前首相广田弘毅,他是这七人中唯一一位文官,但就是这样一人,创立军国体制,将日本侵华罪行包装成正义之行。不上战场,却给所有侵华战争铺了路。他最后只给妻子留下了遗言。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最后一位是日军大将木村兵太郎,他手中也有仰光大屠杀等罪行,是个彻头彻尾的机器刽子手。而他的遗言也只提到了自己的妻子。

这些人,临死前会怀念妻子,面对死亡也会畏惧,也不过是个凡人罢了。然而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洗脑下,他们却渐渐成为麻木不仁、无视生灵的残忍屠夫。中国有多少妻子失去丈夫,有多少儿女失去父母,有多少人失去再见明日朝阳的机会?我们无法原谅。

然而,也有些战犯成功逃脱。如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因其当年“剿共”有功,被蒋介石暗中保护,逃脱掉国际审判,最终国民政府对其进行象征性审判后,竟宣布无罪释放。

1948年,28名甲级战犯判刑有争议,最终7人被绞死,1人靠装疯免罪

而一手组建731部队,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的石井四郎,与美国秘密达成协议,以731部队所研究的生化武器数据作为自己性命的交换条件,逃过了审判和处罚。

1950年,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出第5号命令,陆续释放了刑期未满的各级战犯,到1953年,这些战犯已被释放完毕。最终,他们仍未受到应受的惩罚。

任何一个年代,我们都不提倡战争,和平来之不易,但唯有铭记,才是对当年无辜百姓与抗战英雄们最好的告慰;唯有强大,才是对那段屈辱惨痛历史最大的尊重,最有意义的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军事法庭   庭长   东京   战犯   遗言   日本   日军   罪行   法官   中国   甲级战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