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前言:从1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古巴导弹危机持续了13天。肯尼迪特别助理小阿瑟认为:“古巴导弹危机不仅是美苏冷战最危险的时刻,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

时隔三十年,肯尼迪政府时期的国防部长罗伯特在得知苏联的解禁绝密文件后十分震惊,差点从椅子上摔倒。一个骇人听闻的真相是: 人类毁灭“末日之钟”的时针,距离地狱午夜只差一分钟。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大家好,这里是围炉话史,带你品历史看世界。 温一壶酒,促膝而坐,听我慢慢为您讲述。

1959年初,古巴爆发革命,卡斯特罗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的独裁政权,建立了革命政权。

刚开始的时候,新政权和美国相处得很好。卡斯特罗还以总理的身份访问了美国并受到了热情接待。

然而,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变化,1959年6月古巴政府人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重要部门全部被激进派人士控制。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因为古巴是加勒比海最大的岛国,离美国仅仅140 海里。所以美国一直把拉美地区当作自家的后院,结果现在后院着火了,美国也就着急了。

因为美国担心古巴的变化会威胁其统治地位,所以美国在1961年1月5日突然宣布与古巴断交,并对古巴实施经济制裁,企图用这种方法逼古巴低头。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4月,CIA策划并制造了著名的“猪湾事件”:

1400名全副武装的古巴流亡分子在美国的支持下登陆古巴猪湾海岸,企图发动突然袭击,推翻古巴革命政权。结果,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而美国和古巴的关系也在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古巴只能寻求外部支持。而此时的美苏正在为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冷战,于是古巴将目光投向了苏联。很快,他们就向苏联发出了求助信息。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猪湾事件

因为古巴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苏联觉得可以通过控制古巴扩大自己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还可以借着这次机会改变苏美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核力量的对比。因此,苏联决定帮助古巴,并向古巴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还派出了顾问团帮助他们。

同时,赫鲁晓夫也很清楚,苏联离美国有10000万多公里,但是而且美国还有核优势。而苏联无法在如此远的地方对抗美国。但是古巴离美国很近,只有140海里,在加上苏联有中程弹道导弹,所以苏联决定秘密在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以此对抗美国。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7月,苏联和古巴达成秘密协议:

苏联将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而此项计划将会在7月份实施。为了瞒过全世界,苏联把前往古巴的货船,都换成了苏联的船只,并且还把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后装到了集装箱里,通过货船运到了古巴。而每一枚导弹,都会携带一个比广岛的原子弹大20到30倍威力的核弹头。同时,3500名技术人员也将陆续抵达古巴。7月下旬,第一批经过伪装的商船到达古巴。

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苏古两国达成了秘密协议,并且苏联还会向古巴提供武器以及技术专家。

但是,这时候苏联的运输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部署工作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根据后来苏联的解密文件显示,苏联在古巴部署了3个中程导弹团,24座R-12中程导弹发射器,共有42枚导弹,配备核弹头36个,射程2,080公里,可以打到华盛顿和纽约,危及数十个城市和9200万美国人,每一个核弹头的当量为100万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4万吨)的71倍。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尽管美国在8月份就已经发现了苏联在古巴建造的导弹发射场,但是苏联一直在否认这件事。

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赫鲁晓夫表示:苏联不会为了报复性的打击而把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别的国家,比如说古巴,而且他还保证不会在11月份(美国国会选举)前找事儿。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

但是在10月14日,美国U-2(高空侦察机)拍下了苏联中程弹道导弹的照片。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U-2

10月15日,美国证实,苏联确实在古巴部署了导弹。而且根据照片来看,发射装置上安装的应该是导弹核武器。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10月22日,肯尼迪宣布,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行动已经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美国绝对不会对此置之不理。随后,肯尼迪下令封锁古巴,并对所有运往古巴的进攻性军事装备进行海上“隔离”,苏联必须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出进攻性武器。

23日,肯尼迪签署《禁止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的公告,宣布自24日起,将拦截所有可能前往古巴的船只,并责令这些船只接受美国的检查。与此同时,美国调集了180艘舰艇(包括8艘航空母舰)和68个航空中队,战略轰炸机携带核弹升空的、核潜艇出海5个师在佛罗里达州集结,全球美军都处于核战备状态。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出手后,苏联政府立即做出回应。苏联发布声明:苏联将继续根据协议向古巴提供武器、技术和专家,继续向古巴提供核武器“援助”。坚决拒绝美军舰的拦截。同时苏联还指责美国这是无耻的强盗行为,如果美国敢发动战争,苏联将会予以猛烈的回击。

在赫鲁晓夫看来,美国的海上封锁就是虚张声势而已,它不会对古巴发动进攻,于是他下令苏联军舰继续向古巴航行,不要害怕美国的封锁;同时宣布苏联和华约成员国的武装力量立即进入最高战备。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表示要尽量避免核战争。之后,他又写了第二封信给肯尼迪,而这封信带着很大的火药味和官腔味,不过肯尼迪并没有给他回信,但是白宫发了一份声明,白宫表示:“苏联的内部意见并不统一,而美国无法判断苏联的企图,所以这会让局势更加复杂。”

此时,美国所有的部队都在随时待命,不过就在这时罗伯特灵机一动,他说不要理睬赫鲁晓夫的第二封信,直接回复他第一封信就好了。于是肯尼迪接受了他的建议,回复了赫鲁晓夫的第一封信。领会了肯尼迪暗示的赫鲁晓夫已经意识到了此时苏联的问题,他们不能再拖了,否则就会死亡。

于是在28日的时候,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赫鲁晓夫的回信,在广播中赫鲁晓夫表示会撤走古巴的所有导弹。11月11日,苏联部署的导弹全部撤走,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取消对古巴的封锁,同时撤走了在古巴的全部轰炸机。至此,这场“全人类的灾难”最终以苏联的妥协而结束。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如果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高潮,那么10月27日(黑色星期六)可以说是这场高潮的高潮。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发生了三起惊险万分的意外事件,甚至还差点引发了全面的核战争。

苏联打响古巴危机的“第一枪”

10月27日凌晨,卡斯特罗给苏联发了电报,他建议赫鲁晓夫率先对美国进行核打击。

当天上午,一架美军U-2在对苏军中程导弹阵地进行空中侦察,并引诱雷达开启。因为苏军的最高指挥官并没有在指挥部。所以负责防空系统的副指挥官擅自下令开火,之后,U-2飞机被萨姆2防空导弹击中并坠毁,飞行员也中弹身亡。

U-2被击落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部分将领暴跳如雷,认为苏联这是公开挑战美国,美国绝对不能示弱。于是空军的将军将空袭苏军防空导弹和中程导弹阵地的作战计划提交给了白宫,不过肯尼迪在考虑之后否决了这份空袭计划。他通过外交解决这件事,并将空袭的日期推迟到了10月30日。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被击落的U-2

美国U-2因迷航进入苏联领空。

10月27日上午,美国飞行员驾驶U-2前往北极采集空气样本。然而,由于地球的磁场造成导航系统失灵,耀眼的极光让飞行员难以根据星座辨别位置。 导致飞机误入苏联领空。

在这种危机时刻,六架米格21战斗机立即起飞进行拦截。为帮助迷航的飞机,美国战略司令部派出两架F-102战斗机前往迎击。

因为那时候,肯尼迪已经下令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所以按照当年的标准程序,美国战机携带的不再是常规武器,而是“猎鹰”空对空战术核导弹。当量2000吨,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七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F-102 是单座战斗机。唯一的防御手段就是核弹头。而且核按钮没有电子锁定装置。也不需要任何人授权。非常容易走火。

后来飞行员回忆道:“即使只是引爆一个小型的核弹,都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核战争。可这又和飞行员的本能相矛盾。”

幸运的是,当米格战机快要追上它时,迷航的U-2找到了正确的航向。惊出一身冷汗后,美苏或者说是全世界,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潜艇差点发射核鱼雷。

苏联在古巴附近海域部署了一个潜艇编队。其中包括四艘“狐步级”常规动力潜艇,每艘配备21枚常规鱼雷和1枚核鱼雷。

10月27日晚,由“兰道夫”号航舰和11艘巡洋舰以及驱逐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拼命追击舰体编号为B-59的苏联潜艇,驱逐舰向隐藏在海底的潜艇投下了5枚训练用的深水炸弹,这种炸弹的杀伤力极低,但爆炸声很大,美军希望借此逼迫潜艇浮出水面。

当时潜艇的电力即将耗尽,通风设备也停止了运转,高温下,许多船员中暑昏迷。潜伏在大海深处的潜艇艇长已经两天没联系上莫斯科了。在深水炸弹的冲击下,他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了。

对于一艘潜艇来说,最大的耻辱就是在敌舰的逼迫下浮出水面。艇长大怒,下令准备发射核鱼雷。他高喊:“我们现在就把美国人炸翻天,就算我们会葬身鱼腹,我们也要他们陪葬!我们决不会给苏联海军抹黑”

按照苏联海军的规定,在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得到莫斯科的直接授权,该舰的两位主要指挥官、舰长和政委必须一致同意,才能发射核鱼雷。当时的政委同样感到害怕和紧张,所以他对发射核鱼雷表示赞同。不过参谋长不同意发射核鱼雷,他建议上浮后联系总部。

他认为如果因为我们的错误判断导致战争的爆发,那么这个后果,是谁都担当不起的。所以,在副舰长的以死相逼之下,舰长决定把潜艇浮上去接收莫斯科的信号。最终,莫斯科回复:“美苏没有正式开始战争”。就这样,人类从被毁灭的边缘走了出来。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内部声音

根据美国解密的档案显示:

在10月19日的白宫会议室里,美国高层讨论危机的问题。肯尼迪悄悄地按下了一个按钮,打开桌子底下隐藏的录音机。

司法部长罗伯特反对不宣而战的行为。他认为,突袭在古巴的苏联导弹发射场“就等于是制造了另一起珍珠港事件”。 “我哥哥不想成为第二个东条英机。”

联席会议主席泰勒将军有不同的观点,他主张在苏联的导弹发射之前,尽快对古巴进行空袭。

空军参谋总长李梅将军认为,美国的核力量具有压倒性优势。即使美国入侵古巴,赫鲁晓夫也绝对不敢发动一场注定失败的核战争,美国绝对可以打败苏联

与将军们激进的想法不同,肯尼迪明白,也许美国的核武器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赢得一场核战争”本身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肯尼迪告诫这些高级将领:“你们这是要摧毁一个国家!”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麦克纳马拉承认,美国其实并不知道苏联所有核弹头的具体部署位置。即使美国先发动核打击,估计苏联战略核力量的25%仍会被保留。而接下来的核报复可能会杀死7000 万美国人。

赫鲁晓夫曾威胁说:“柏林是西方的痛点。每次我想让西方人惨叫时,我就捏一下柏林。”

肯尼迪估计,如果美国入侵古巴,必然会导致苏联进攻柏林。但美军布置在德国的常规力量薄弱。 “所以我们只能发射核武器。别无选择。这其实是自掘坟墓。”肯尼迪不想把赫鲁晓夫逼急,所以他更愿意用海上封锁来逼迫苏联。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冲突升级,防止将美苏推向核战争的边缘。

肯尼迪离开后,将军们还在争论不休,他们不知道桌子下的录音机还在工作。

肯尼迪的团队主要由哈佛的精英们组成的。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二战期间为军队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缺乏高层决策经验。在那些高级将领的眼中,这些政客胆小如鼠,不知道美国真正的军事实力,也没有意识到苏联更害怕和美国开战。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基地包围着苏联,美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他国家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肯尼迪回到办公室,分析将军们的表现。他对李梅的粗鲁和过度自信感到惊讶。肯尼迪告诉助理:“这些高级将领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我们听从他们的建议并执行他们的建议,那么到了最后,没有人会告诉他们,你们错了。”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爱因斯坦:“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用什么武器,但第四次人类使用的一定是石头和木棍”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内部声音

早在4月份,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军事演习就引起了苏联的注意,他们认为美国入侵古巴的意图明显,当时的古巴刚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赫鲁晓夫说:“我们不想发动战争,我们只想吓唬他们,利用古巴来遏制美国。”

赫鲁晓夫还与古巴高层开玩笑说:“你们不用担心,美国不会有大动作,如果有事,我们会出动波罗的海的舰队。”

但当时卡斯特罗并不相信美国有明确的入侵意图。他甚至都不想部署苏联的常规导弹,就更不用说核武器了,实际上,如果只是单纯地保护古巴,确实没必要部署核导弹,但赫鲁晓夫想的并不只是古巴,他想的更多的其实是美国部署在土耳其的导弹。

因此,当古巴革命成功时时,赫鲁晓夫迫不及待地将核武器运到了古巴。

因为核武器太可怕了,一旦使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死路,所以赫鲁晓夫认为,美国不会也不敢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那一天人类和死神擦肩而过,最接近核大战的13天,古巴导弹危机

通过这次事件,两个超级大国都从中吸取了教训,两国也迅速建立了“热线”联络,防止可能出现的误判,并签署了两项与核武器有关的条约,但冷战并未因此结束。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

总有一个故事你没听过

围炉话史

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古巴   赫鲁晓夫   肯尼迪   导弹   苏联   核战争   鱼雷   核武器   美国   潜艇   死神   擦肩而过   最接近   大战   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