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1986年,中国委托罗马尼亚崭新出厂的“德堡轮”号初次出航便因质量问题屡遭险情,船长及几十名船员奋力挽救,仍无法阻止这艘五千吨巨轮沉没于印度洋中,最终中国派出的船员仅有两人生还。

是什么酿成了这次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事件?又是什么支撑着两位幸存的船员熬过了地狱般的二十四日漂泊?在这件少为人知的特大海难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1986年,当时的罗马尼亚还不叫罗马尼亚,取而代之的是“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彼时的罗马尼亚在苏联的扶持下,造船业迅猛发展,甚至可以独立生产出类似于“马拉塞斯蒂”号这样的大型驱逐舰。

但在看似繁荣的状态背后,是计划经济模式下国营造船厂技术改进缓慢,管理松懈,工人们态度懒散,得过且过的弊病。而这些缺陷便集中体现在了1986年,这艘罗马尼亚以记账贸易的形式为中国建造的“德堡”轮船上。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当中国船员不远万里地来到罗马尼亚准备接船时,眼前的“德堡”却让他们惊掉了下巴。即便拉来个对造船一窍不通的农夫,也能看出这艘船结构和钢材的劣质不堪。这家造船厂位于罗马尼亚北部,夜间温度低至零下20多度,到了凌晨,船帮上结了厚厚的一层白霜。而工人们不但不除霜,甚至连船只的铁锈都不除就往上面刷漆,没过几天这些油漆便起了皮。

机舱里管道乱得像被六岁小孩折腾过的房间,一不留神便会被绊倒或是磕到头。主机不管是噪音还是震动都大得惊人,主甲板的防水门漏水,舷窗漏风,吊装滑轮更是连螺栓都没有,整个就是一个半成品,就连驾驶座上的仪表盘都问题不断。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而面对如此严峻的质量问题,罗马尼亚厂方的修补方案是什么呢?

他们压根没想修补。

厂方对于种种质量问题,只推说是天气冷,再深究起来,就说这艘船中方已经验收过了,现在已经与我无关了。而所谓的验收,其实只是监造小组由于中罗一向友好的国家关系,在几个月前于反映该船质量的文件上写了认可而已。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万般无奈之下,中国船员们只好接收了这艘品质堪忧的轮船。3月17日,“德堡”离开布拉依拉造船厂,开始了它的死亡之旅。

按原计划,德堡轮要从罗马尼亚运回4000多吨钢材。但船刚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机舱的配电板便跳闸了,修了两个多小时才修好,而这只是这艘船无数质量隐患的冰山一角。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好不容易行驶到了康斯坦萨港,装货又成了大问题。钢材如果装不好,遇到风浪颠簸很容易造成翻船,船长和船员们忧心忡忡,全程监督,但罗马尼亚的工人们延续了散漫做派,钢材有的堆放的很松,有的捆扎不紧,原定三天完成的装货硬是拖到了九天才勉强完成。

接下来轮船又是一路走走停停,修修补补,一直到六月才驶出索马里湾,进入印度洋。而六月,正是西南季风强劲,海上波涛汹涌之时,破烂的德堡轮在巨浪拍打下呻吟着,船员们只能提心吊胆地祈祷轮船最重要的主机不要出事,心中的阴霾早已比头顶的乌云更黑更沉了。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但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6月16日晚8点50分,轮船主机在几下震动后突然停止运作,船长虽然下令重启,但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主机再次停止运作。恐惧如同一张无形的巨手,一下子慑住了船员们的魂灵。所有试图让轮船重新启动的方法均告失败,轮船如同一个被水打湿的白纸舟,再难承载起数千吨的重量。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船员们无奈穿上了救生衣,站在甲板上,船长命令发送“SOS”紧急求救信号,希望附近的船只可以赶往救援。然而,由于发报机功率下降,发送信号距离传达不远,再加上当时正是该海域航行船只抄收孟买台天气预报的时间,因此并没能及时接收到求救信号。就这样,德堡轮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像一把巨剑斜插入印度洋的海面,迅速沉没了。

在这个危急关头,船员们纷纷拉住救生艇的扶手绳,以备在船倾覆后不被巨浪卷走,只有老船长没有上前,想要和这艘船共存亡。但无情的大海并没有给他们机会,沉船引发了巨大的漩涡,将救生艇掀翻在海面上,海员们随着波浪绝望地挣扎着。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就算是在水面平静的情况下,想把救生艇翻过来也需要至少40人,而在这种状况下,救生艇的倾覆正是敲响了死亡的钟声。船员张周生及时游到几十米开外的救生筏附近,奋力将其他船员拉上去,然而在他拉起第四个人的时候,海面上已然是漆黑一片,再无半点生命的痕迹。

船舶失事,便意味着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船员们再无依靠。食物、淡水的短缺,海面上恶劣的天气,嗜血的鱼群......无不挑战着人类意志的极限。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1884年,英国游船玛格丽特号不幸遇难沉没,四名船员在经历了二十四天的漂泊后,甚至做出了杀死最年轻的同伴,分而食之的骇人举动,引发了全世界瞩目的“英女王诉达德利和史蒂芬斯案”。而此时,幸存的五位船员便面临着这样的绝境。

救生筏长2米,宽1米,这狭小的天地便成了五位船员生存的全部空间。他们从水中捞起了一个救生袋和小木桨,获得了一些压缩饼干和鱼钩、鱼线、防水电筒和信号弹,但是最为重要的淡水却丢失了。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船员们将为数不多的压缩饼干进行了规划,每个人每天只吃麻将牌大小的四五块,可以坚持一周左右,但宝贵的淡水就只能通过喝尿解决。他们虽然惊魂未定,但并不觉得很悲观,因为德堡轮会和总部定期联络,总部应该很快就会发现船只失事前来救援,他们还相约如果大难不死,要去广州的白天鹅饭店喝早茶。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这份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茫。尿液臊味扑鼻,难以下咽,身体内的水分不断流失。由于衣服被海水浸湿,五人都得了不知名的皮肤病,身上长满了小红点,又痛又痒,一磨破便会流出脓血,令人苦不堪言。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船员们试图钓鱼补充食物,但罗马尼亚的鱼线都是劣质品,被鱼一挣扎就断掉了,防水电筒也不能防水,让他们错失了被附近渔船救走的机会。到了第五天,他们已严重脱水,再没有气力做任何事,像干瘪的木乃伊一般,身体中的每一滴水分都被烈日炙烤干了。

第六天下午,船员朱亮杰已经不行了,他手脚抽搐,瞪大了眼睛,想要说什么但说不出来,就这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悲戚的同伴们将他的尸体送进了大海,浪花一卷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心里清楚,这样的命运很快便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第八天上午,二副永远闭上了眼,夜晚,小郭也无声无息地走了,只留下僵硬的躯体。剩余的两人把他们放入了大海中,此时他们对于救援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随着数天的漂流,现在他们已经距离出事地点五百多海里远了。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航运公司此时才将轮船失事的消息汇报给交通部。

第九天,他们排出了一小杯尿液,两人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随后瘫倒在救生筏里,他们已经油尽灯枯了。

当夜,他们被雨打篷布的声音惊醒。

是雨!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两人极度兴奋地打开篷门,贪婪地张开嘴唇品味久违的甘甜,他们仿佛永不知足,对着篷布漏斗的管子不停地灌下去,实在喝不下之后,他们还足足灌了五公斤水备用,他们不由得想,如果三位同伴能坚持到现在就好了。

在解决了淡水问题后,饥饿又缠上了他们,他们吃完了压缩干粮,就开始吃包装纸,吃牛皮,吃木塞,直到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就捕捉海鸥生吃。这样到第二十二天,他们已经进入了半昏迷状态,在无知觉的情况下继续漂流着。

1986年“德堡轮”特大海难,五千吨巨轮沉没,中国船员仅两人生还

到1986年7月10日,他们已经漂流了整整二十四天,瘫在船中的两人才被路过的日本三井丸号救起,此时他们距离失事地点已经一千多海里了。

在日本船医的悉心照料下,两位创造人类生理奇迹的船员在十几天后慢慢恢复了过来,并成功回到了广州,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今天才能有幸了解此次特大海难的真相。事后,张周生被交通部授予了一枚银色海员荣誉纪念章,而他所经历的种种,也为我国后来改进轮船遇险和救援预案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船员   中国   印度洋   罗马尼亚   救生筏   救生艇   海难   巨轮   船只   轮船   船长   海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