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是我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平遥古城、晋祠、云冈石窟、雁门关......


曾有无数诗人文豪,在领略了它们的壮美与瑰丽后,留下流芳千古的诗词楹联。


山西就像是一位历经千年沧桑的老者,静默不语,却蕴含着先祖给我们留下的无限文化宝藏,守护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信仰。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山西多地被暴雨袭击,洪水决堤,山体倾塌,已然威胁到山西同胞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直到今天,暴雨仍在继续。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让人稍显安心的是,抗洪战士们奔赴一线,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媒体发声为受灾地区争取更多关注。


天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生命大于一切。


但那些在暴雨与洪水中飘摇欲坠的古建筑,同样牵动着人们的心。


据人民网报道:截至10月10日中午12点,受暴雨影响,山西共有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地基塌陷、甚至建筑倒塌......


山西古建筑,告急!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01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旧称为“古陶”,建于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


这座恢宏壮美的古城,作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早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它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为后代子孙展示着中华文化之美。


从古至今,无数前辈在平遥古城中留下喟叹。


《归平遥》

宋·颜奎

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

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


《平遥夜坐》

明·韩邦奇

漠漠荒城暮,飘飘旅笛哀。

坐看寒烛尽,愁绝夜更催。


当年的湖山画屏晴碧,如今却已是残垣断壁。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10月5日早上6点30分,经受了数天暴雨冲刷的平遥古城墙局部发生坍塌,长度约达25米。


历经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它始终巍然屹立,可这场洪灾仿佛在提醒我们,这座城,已经是一个垂暮老人了。


目前,城墙抢险修缮程序已经启动,希望这座古城能够在匠人圣手下恢复如初,再屹立一千年。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02


晋祠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最大也是比较有名的皇家祭祀群,便是位于首都的天坛。


但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却很少被提及,那就是晋祠。


晋祠原名为晋王祠,最初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所建。


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艺术与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唐太宗时期,李世民还亲到晋祠,并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


我们所熟知的范仲淹与欧阳修,都曾在此地留下诗作:


《题晋祠》

范仲淹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

一源甚澄静,数步忽潺湲。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

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秋游晋祠》

欧阳修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可惜的是,同平遥古城一样,位于强降水地区的晋祠,也未能幸免于难。


据最新报道,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丰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已经坍塌。


雨水渗透,墙面坍塌,势必也会殃及祠内的雕梁画栋以及文物。


冲毁只在片刻,修复却难如登天,怎能不令人痛心?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03


“夜读春秋”关帝庙

古语云:读春秋而知大义,提起《春秋》,就不得不提关二爷。


相传,公元200年春,下邳之战中刘备兵败,关羽与刘备二位夫人一同被俘。


途中在驿馆安歇时,曹操故意将三人安排在一个房间,想让关羽乱君臣之礼、兄弟之义。


于是关羽便让二位皇嫂在里屋休息,独自在屋外点蜡研读《春秋》直至天亮。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夜读春秋”之典由此而来。


后世亦有诗赞其正义之气:


《重建庙记》

元·郝经

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

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


山西春秋楼位于关帝庙后院,因“夜读春秋”之典得名,其中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与关公之大义精神,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财富。


可就在10月11号上午,据有关负责人表示: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关帝庙春秋楼二楼已经出现渗水情况,已及时采取措施,用防雨布将雨水引至楼外。


而幸运的是,“夜读春秋”塑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不需要大修。


但他也表示,自己从事关帝庙保护工作已经二十余年,从未遇到如此恶劣的天气,关帝庙面临的威胁,尚未完全解除。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04


雁门关

羊马群中觅人道,雁门关外绝人家。


雁门关是长城山的重要关隘,以险要闻名,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


始皇一统天下后,大将蒙恬率兵30万,自雁门出塞,收复大量失地。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教胡马度阴山”,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那是华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独有偶,汉武帝时期,匈奴大肆进犯,汉朝名将霍去病,卫青,飞将军李广都曾在雁门关多次击退犯军。


昭君和亲之时,同样也是自雁门关出塞。


想来,也只有那雁门关的大漠狂沙,才能与她那时悲壮的心绪相应和。


刘长卿曾有诗云:


匹马向何处,北游殊未还。

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

一路傍汾水,数州看晋山。

知君喜初服,只爱此身闲。


雁门关所在之处,便是如今的山西忻州。


在连绵暴雨之下,雁门关附近也出现了山体滑坡现象,部分区域已经塌方。


为保护游客生命安全,雁门关等多个有关景点也早在国庆期间就停止开放。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05


五台山

五台山,在金庸小说中被多次提及。


它是《天龙八部》中神山上人清修之地,也是《鹿鼎记》中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


不过,它可不是因此才被世人熟知的。


五台山历朝历代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间景色秀美,寺庙林立。


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以及中台翠岩峰,这五座山峰更是骏伟非常,巧夺天工。


除此之外,山上台怀镇上还坐落着许多寺庙,譬如千年古寺清凉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清代顾炎武曾在此留下诗作:


《五台山》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10月8日上午,五台山风景区就发布紧急通告:


受阴雨天气影响,五台山西线旅游公路发生山体塌方、落石等极其危险的灾害,阻断交通。


为了保证安全,已经封闭西线旅游公路,展开排险工作。


而五台山上多处寺庙道观,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除了上文提及的古建筑外,受到此次洪灾波及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


天龙山石窟、蒙山开化寺、乔家大院......


这些古建筑得以存世千年,可想而知建造它的先祖倾注了多少心血,而守护它的后辈,又付出了多少精力。


他们“永葆青春”的背后,是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的努力。


早在民国时期,林徽因夫妇就曾为保护山西古建作出巨大贡献。


山西洪灾!这些诗词中的古建筑,你们还安好吗?


如今这份责任,是该由我们这些后辈扛起来了。


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导演贾璋柯说:“山西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这次暴雨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的考验是巨大的。”


近日,各地博物馆接力发文,呼吁开展“撑伞行动”。


社会各界携手共“晋”,为山西古建筑撑把坚不可摧的伞。


天有雨,人有伞,雨不停,伞不闭。


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诗友,能够多关注山西险情,为三晋儿女与山西古建筑,一起撑把伞!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魏无忌,新媒体人,文化公司创始人,畅销书作者,主业创业,业余写文、出书、玩收藏,交流诗书与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雁门关   山西   关帝庙   平遥   古建筑   洪灾   山体   寺庙   暴雨   文物   诗词   春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