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九月九

周文岳

小时候,很早就盼九月九。

妈说,九月九登高呢,我给咱擀浇汤面。


我家的九月九

那时,还真没有几个人闲得去登高,最常见的,就是在村后青凉山上干活时,趁歇息的空子,爬上最高处的鳖盖顶看看,望南山,望峃梁,望瓜婆陵,望五峰山。

九月九日早饭后,妈会取上白面,调上碱水,一点点加进面里,拨搅着,从絮状到团状,慢慢揉搓,直到光滑鲜亮,放入盆中,用湿布盖上。再切些韭菜备用。

太阳端了,妈给队里劳动结束,我们也放学了。急不可耐地跑回来,妈已经擀好、切好了一案子面,正在揉第二块。我便坐在风箱前,擦洋火,点上,右手按住风箱杆,左手给锅底添柴,轻轻地,一次次拉送,一把把添柴。水烧开后,给后锅舀上几马勺,等妈把面擀好后调汤。

面条出锅,放进凉水盆中,搅动一下,再一簇簇捞出来,挨紧、摆在蒸板上。

给后锅放一把火烧着,调上盐醋,放上大油,辣子,味精、切好的碎韭菜。

这时候,浇汤面就可以开吃了。

后来队里有了压面机,想吃浇汤面,就端上面粉,找管机子的人压面,一斤收五六分钱。

压面机上有挂面刀,韭叶刀,大宽刀,粗细由人调。

早期的压面机是人工和面,人工摇臂轮,后来通了电,省了工序,也省了人力。那时生活简单,逢年过节才吃浇汤面,现在的人把这个叫仪式感。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那份期盼和等待,也是猴急猴急的。

渐渐地,姊妹们各自成家,生活、工作比过去更紧张了,我们也不太吃细面了,都是妻子擀韭叶面,过年下挂面,或者包饺子。

住到花口后,吴得厚家门房有个压面机,是姜村人开的,一般随到随压,还兼晒挂面。距我们家也就五六十米。上午饭时前,附近的邻居会去排队压面。妻子说,有喔时间,我给咱都擀好咧。妻子那个面、那个汤,那味儿,真的香。

这多年,卖面条的门市多了,随吃随买,基本都是鲜的。不管凉拌,然窝,浇汤都行。有人说,那个面放几天不坏,里面肯定加了东西。

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乡亲们晒美食,宝鸡亚维妹子做的蛋饼飘菜浇汤面,正宗老家做法,热气腾腾,隔了几千里,仍能感觉到溢着香味。

这几年的九月九,和平常一样,没搞过什么特殊活动。孩子们不仅忙,还分散多地,很难聚和起来。经常只记得阳历和星期几,没记过阴历日子。

昨天九月初八,我们的午饭是浇汤面。下午有好消息传来,群子搬了房子;我和女儿一家,参加了安子们的“秋之韵”表演,分享了孩子们的音乐盛宴,尤其是获奖的喜悦。

今天,正儿八经的九月九,和孩子们转转,看看,拍了几张秋景照片。

客居地遇到陕西乡党,闲聊中,又谈到吃饭。他说,屋里小锅小灶,做不出好汤,只有大铁锅能熬出味儿,尤其过事的浇汤面好吃。

吃穿不愁,生活自然趋于多样化,许多传统东西已经被打破,既就是过年,还有喜欢坐在街头撸串儿,品小吃、煮方便面的。好酸的,好咸的,没什么定式吃法。

时间过了,人事也过了,天天如流水。

生活,要慢慢品味,慢慢欣赏。

九月九,闲了就旅行,登高望远,放松心情。忙了,随便吃个饭,吃啥都行,一样的。

(庚子年9月9日于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洋火   马勺   宝鸡   大油   风箱   汤面   挂面   韭菜   面条   午饭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