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书展 | 慈禧太后的储秀宫门口为什么有铜鹿,“故宫野导游”安意如告诉你

通讯员 绳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孙雯

作家安意如竟然有一个外号叫“故宫野导游”。

而且,她也很乐意为朋友们承担起导游的责任,把一些细处的历史或是故宫的风华告诉大家。

第七届浙江书展正在宁波举行,安意如带来了她的经典之作《故宫如梦》,与更多读者分享她“参观”故宫的所见所感所思。

浙江书展 | 慈禧太后的储秀宫门口为什么有铜鹿,“故宫野导游”安意如告诉你

《故宫如梦》(精装图文修订版)

安意如/著 李少白/摄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故宫如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为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帝后妃嫔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于深陷幽暗宫殿中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对紫禁城建筑、皇宫利益制度等加以解读。

在安意如看来,故宫是明清两代历史的载体。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国家行政命令、朝代的更迭与权臣们的交锋都发生在这座曾经的皇城当中。安意如结合书中的内容,为大家讲解故宫里建筑的历史由来,既包括曾经住在这里的人,也包括在这里发生的事。

安意如将这些内容用故宫的游览路线串联起来,让历史与现实结合,令人能够身临其境的理解历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她也希望大家能通过她满怀情感的表达,对故宫建筑、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理解中国文化含蓄而内敛的美,更加热爱中国文化。

在安意如的笔下,故宫就是一部浓缩的、厚重的、惊心动魄的明清历史,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历史大舞台。

帝后妃子、皇亲国戚、权臣贼子、社会贤达,历史要人和社会名流都曾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他们把真实的自己留给了历史。皇权斗争、儿女情长、伦理道德、国破家亡……一部部历史长剧在这里上演。

除了《故宫如梦》本身,它背后还有什么故事,安意如有话说。

浙江书展 | 慈禧太后的储秀宫门口为什么有铜鹿,“故宫野导游”安意如告诉你

活动现场

问:请您介绍一下《故宫如梦》这本书?

安意如:总体上讲,这本书是以史料为基础,以明清历史人物为明线,以“参观”故宫顺序为暗线,于时空交错间对明清两朝帝后妃嫔等人物的命运进行梳理,尤其对深陷幽深宫殿的真挚感情着墨较多;同时紫禁城建筑、皇宫礼仪制度等加以解读。

我是以一个普通的故宫游人的视角去关照故宫、体验故宫,所以,是穿梭在故宫里,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作品整个风格是柔婉的、凄美的、细腻的。同时,我也从自己的视角对故宫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反思。这里面还有著名摄影家李少白的摄影作品,也很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问:从什么时候开始,您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故宫或者说历史文化这个领域?

安意如:拿到这本书的朋友会看到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会有一首古诗词,每个章节都有。我想这些诗词所蕴育的那种情绪是我在看到故宫时有共鸣的。

我其实想分享的是我们对于很多东西也是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深爱的一个过程,我深爱的是故宫里的这些人和事,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他们看似享有了锦衣玉食,享有了这个世界上最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但他们的内心曾经经过怎么样一个曲折,一个变化,这些事情是我想通过历史的资料去探究的。

所以在我写的《故宫如梦》这本书里,其实人的情感如何去解析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是我的一个重中之重,我相信也非常的确认,就是各位去看书的时候其实能够去打动你们的除了应该有的知识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感情,我们要能够做到感同身受,这本书才能看得下去。

我想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的是,无论是生活在那里的皇帝也好,皇子也好,妃子也好,太监也好,宫女也好,他们曾经都是活生生的人,即使他们被关进了紫禁城,他们不得已要去进行另一种人生的经历,他们也依然有着自己的各种喜怒哀乐,而这喜怒哀乐是可以穿越时间去为我们所感知的,并且我们从他们每个人人生的得失成败里,其实也可以看到人世当中历史变迁的很多变和不变。

问:这本书跟其他写故宫的历史类的书籍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安意如:首先我没有完全地按照它的历史或者是它的一些文物的轨迹去写,我反而是把明清两朝的皇帝他们之间的互相呼应写到了。

比如说很多人就会想到,你怎么会把崇祯皇帝跟康熙皇帝放到一块?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开拓之主。对,有些诡异的结合。其实我在写帝王跟妃子之间的一个对照记,我觉得每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明朝没落了,但同时在关外清又兴盛了。

我希望从文字里大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跌荡跟呼应,我会把中国最勤政的皇帝跟中国最懒惰的、40多年不上朝的皇帝,放在一起去进行一个比较,一个串联,这可能是我的一个新的讲解方式。

我在朋友圈有一个外号叫“故宫野导游”,当然是那种自费的,不收费的。作为“故宫野导游”,我特别希望把一些细处的历史或者是故宫的风华告诉大家。

我特别惋惜的,就是很多人进了故宫,随着大队,哗哗拉拉从中轴线过来,然后一路看过去,指着太和殿说这是金銮殿,指着那个说这个是什么,其实都不对,也不能说完全错,只能说没有那么正确。

如果我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的时候,除了那些非常宏大的,还有一些非常细节的,让人印象深刻。比如说像储秀宫前面的那个铜鹿,这些细节的东西,我觉得它能够代表生活在那里的人曾经的一些气息或者是一些感受。

储秀宫,西六宫最著名的宫殿,慈禧太后住的。储秀宫前面的铜鹿,跟慈禧太后她想要追求的内心的很多东西,是能够互相呼应的。我希望在这本书里有很多细腻的表现,是能够被大家所认可的。

问:你对故宫很熟悉,号称“故宫野导游”,那么从你的视角跟大家推荐一下故宫有什么值得看的?

安意如:一定要看展,大家可以去下载一个APP叫做“故宫展览”,故宫里面好的一些展览都会定期在上面提前做一些预告。这些展览包括明清的一些瓷器、书画、钟表,这些都是能够让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家人增长知识的点。

如果去得多的话,其实可以去到一些比较冷僻的地方,去独自拍一些美好的照片,不一定要挤在中轴线上,其实故宫里面我这次去拍照的地方就很神奇,在哪里呢?

就在中轴线的左手边,有一个巷道,那个巷道拍出来的幽生感非常棒。大家还可以去从武英殿那边有一个金水桥,那边的金水桥是故宫很著名的景点,只是一般人导游不会带你去。

当你走到西华门那个地方,你会看到一座石桥,这座石桥叫断虹桥。断虹桥是在紫禁城里唯一的一座元代的石桥,它的年纪已经超过600年了,因为600年我们是按照故宫建的时间算,但是故宫本身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去建的。

在那座石桥的右手边倒数第三个,你会看到一个捂着裆的小狮子,这个小狮子非常有名义,经常会被拍到。

为什么呢?

他的表情很痛苦的样子,但清宫的传说里是道光皇帝的大阿哥奕纬,因为触怒了自己的父亲,被道光皇帝责罚,惊惧之下就死掉了。道光皇帝踢了他一脚,踢的那个位置大家都明白的,一言难尽,所以大阿哥奕纬就过世了。过世了之后,刚好有一天道光皇帝走到断虹桥边,看到这个小狮子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这个小狮子的表情,跟他脑海当中的大阿哥奕纬惊惧的表情很像,他觉得很伤心。

从此以后,他就不走这座桥了,宫人们就会拿红布把小狮子给蒙起来。宫里就有人传说,说大阿哥是这个石狮子投胎,现在缘分尽了就走了。

其实在清朝后面的岁月里,光绪皇帝跟慈禧太后他们要出宫,要去游玩的时候都是走西华门的,所以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走走西华门那条线。有著名的武英殿还有断虹桥,还有外西路的慈宁宫花园太后养老区,风光都是不错的。

问:明清两代的皇帝,您印象最深的是谁?

安意如:我更喜欢的是雍正,因为首先他的铁腕跟他内心的困苦是融合在一起的。

另外他有一个我非常欣赏的特质叫做勤劳,他真的是13年登基,基本上没玩过,没有动情过,没有纵欲过,没有到处去奔波过,没像他儿子一样到处下江南,都没有,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工作。

我看过一份资料,这哥们儿每天要用毛笔写8000字,几乎每天。这8000字都是他批在各种奏折上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文创里,什么“朕甚是爱你”,他写给自己的倾心大臣的。你看他的口谕会觉得,他其实是个性情中人,他的性格其实是很火爆的,但他又得名为“冷面王”。

他为了完成皇帝这份工作,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压抑了自己的性格,他本身是一个特别热爱工作的人,如果不热爱工作,我想13年每天干那么多活,基本上以他的工作量,一天最多只能睡6个小时。

所以我其实非常钦佩这种把皇帝当工作来做的人,这个就是清朝的皇帝为什么优胜于明朝皇帝的原因,清朝的皇帝皇帝的职责履行的相对来讲更好。

明代的皇帝因为朱元璋设定了一些制度问题,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责任忘却了,更多的是想去挣脱国家的体制,来赢得自己的自由。而清朝的皇帝,汲取了明代皇帝王国的经验,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居安思危的心理,要比明代的皇帝更强一些。

问:那您最喜欢的女性历史人物是哪位呢?

安意如:女性历史人物有几种,在我内心深处喜欢宫里面的女性人物分为几种。

第一种,当皇后当得特别好的,像孝行皇后那种内心很慈悲,对待别人特别温和的一种人,我觉得非常棒。

第二种,争议特别大的人。我们知道的像慈禧或万贞儿这种宠妃或妖妃,因为她们都是一开始不被人看好的人,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紫禁城里翻云覆雨,这种我也很喜欢。

第三种,像让人觉得红颜薄命的。

比如说像董鄂妃,我的内心深处一方面有蓝天白云,一方面也有泥潭沼泽,在泥潭沼泽里我也能看到有莲花的盛开,她们内心深处有不容易的地方。蓝天白云里我也能看到那些人的孤独或者是那些人的通俗。

我把女性是分为几个类别去看的。

我首先看的是她有没有去承担她的责任,比如说董鄂妃做了顺治的妃子,她有没有去认真地对待她跟顺治的感情,他们两个之间有没有做到真心相待,如果做到了,即使她的结局并不是那么长远,我也觉得很好。

问:有很多故宫主题的书,无论是从宏大还是从细小上讲,都是讲到故宫高大上这一面。但你的这本书有许多的反思,甚至还有一些批判。序言里有这么一段话,“无论站在故宫哪一处,总想到的首先是人。我可以想象出他们的样子,再用心一点,我还能揣测出他们心灵生活的动静和痕迹。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时候,大都是不快乐的,宫廷禁锢了他们的一生,重重宫门断绝了关于远方的念想”。

关于这段话我想问你一下,他们指的是哪些人?你为什么对他们,这里面他们有这样一种看法?

安意如:所有的人都知道,不管是明朝也好,清朝也好,生活在紫禁城里的人比皇族要多,对吗?因为皇子、皇孙也好,妃子也好,都是有限的,而那些太监、宫女,或者是工作在宫廷里的那些人,他们才是占大多数。

我曾经看过一份资料,紫禁城里有10万人。如果算上宫妃的话,平均9.5个宫妃才能得到一间紫禁城的小房子,竞争是很激烈的,并且是很残酷的。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很多的宫女因为不堪虐待,或者是因为饱受虐待而死亡。

在清朝的时候,因为清朝都是从八旗甄选过来的秀女,满族对女性又相对的更加尊重,所以在清朝的时候,裁减了很多宫廷的职能人员,导致宫女和太监们的生活要稍微好一点。

其实我在这里的“他们”,是涵概因为命运的牵引而走入紫禁城的这些人,他们有的人能够冲出去,当然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是冲不去的。

现代人可以把它看作为一个社会历练的地方,制度可能更加的鲜明或者残酷,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家族,为了各方的利益,他们都得为自己拼杀出一个将来。

但大多数人,在紫禁城里更加能够深刻的领会到一句话,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是在哪里想到的呢?

是在慈宁宫,在紫禁城最平和的一个宫殿,因为活到那个地方的女人们,基本上都已经熬出头了,已经熬到了养老区了。你从东西六宫的拼杀区,已经挪移到养老区了,就算没有子女,可能跟当朝太后跟皇帝的关系也不错,也不至于动不动就把你咔碴掉了,已经是最平和的养老区。

我去到了宁寿宫,去到了乾隆皇帝的母亲的宫殿,我看到了慈宁宫里各种的摆设,我也看到了当时他们生活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当时的乾隆皇帝在这里拜见他的母亲,坐在那里跟他的母亲说话,但是又如何呢?

从20多岁的少女,10几岁的少女熬到了80多岁,她已经是最幸福的了,紫禁城最福寿双全的人,又如何呢?

她一辈子,除了她儿子带她去下江南,她只能在这小小的宫里来来去去,见一些每天都见的人,这种养老生活又如何呢?

所以看完了之后,我其实更加羡慕,更加珍惜我们现代这种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选择,但你进了紫禁城就没得选择,这是我内心深处写出这段话的原因。

问:为什么会把这本书放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安意如:我自己之所以愿意把这个书放在大百科,而并非是其他的出版社,主要原因是因为百科社近年来出版了几部有关故宫主题的作品,常怡的《故宫里的大怪兽》,单霁翔院长的《我是故宫看门人》,李文儒副院长的《“李”解故宫之美》,紫禁城是很多面的,是说不尽的,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很难用一部书来诠释,不同的作家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它。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故宫类主题图书有其自身的特点。

大百科出版的故宫主题的图书数量并非是最多的,但是最有特色的。从作者、内容、读者以及品种涵盖面等角度讲,有着许多出版社所不具有的优势。他们分别从研究者、儿童和青年白领不同的视角对故宫进行了解读,进行了阐释。他们的作品虽然主题靠近,但绝无雷同。相反,他们正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展现了故宫的多彩。这些书都取得了市场的极大的认可,正在形成一个故宫主题产品群,试图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故宫、了解故宫、亲近故宫。

在大百科所出版的这一系列故宫的图书里有我非常敬仰的前辈,比如说单霁翔院长,我在写作的时候,我也是看过类似的资料,所以我希望能够加入到大百科紫禁城的大家庭来,用我自己的文笔来为它添砖加瓦,就像我们当年的官匠去营建故宫一样,每个官匠有自己不同的类目,有自己不同的职能,但大家同心协力都是为了把故宫这个文化的IP做得更好。我跟大百科社的下一部作品《帝京瞬间》也有部分涉及故宫的内容。

浙江书展 | 慈禧太后的储秀宫门口为什么有铜鹿,“故宫野导游”安意如告诉你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故宫   西华   紫禁城   宫门   书展   妃子   大百科   历史人物   浙江   明清   清朝   导游   皇帝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