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孩子为什么需要“树屋”“树洞”式空间?

某天早上,笔者在公交车上偶然看到,一位年轻家长盯着手机看了一会儿,然后打电话问孩子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学习。接下来的几句询问和批评,让我发现,原来这位家长先前看的,不是电视剧、短视频、网络小说……而是家里的监控,因此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动向。

新民快评 孩子为什么需要“树屋”“树洞”式空间?

图片来源:东方IC

这样的“遥控指挥”“紧迫盯人”,会不会让孩子精神紧张?

当然,一次偶然“旁听”到的零碎信息,远不足以让人对一位家长的教育方式下判断。不过,家长们确实需要小心,成年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可能会传递给孩子,给他们的心理健康、精神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别看孩子年纪小,烦恼也不少。2019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球12亿10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

成年人除了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焦虑来源,也要更多地为孩子提供支持。幸运的是,这方面的正面例子不少。比如,杨浦区延吉四村第一睦邻中心开出了一间“舒屋”,这是一家专注于朋辈心理支持和关怀青春期成长的社区青少年成长中心。“舒屋”谐音“树屋”,由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运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让他们在生活学业之外有个调适的“驿站”。这里有暖色灯光、恬淡香气、莫扎特的音乐旋律,孩子们可以和志愿者聊天,可以开展活动,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和放松。

树屋这个树上的小小空间,因为远离地面,虽然也在尘世之中,却好像一个世外桃源。或许,很多孩子都需要这样一个“树屋”,未必真的建在树上,未必专门打造,更多的是一个放松、调适的空间。

调适身心的“树屋”、倾吐心事的“树洞”,都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支撑。这方面,成年人还能做得更多。

郁晶陶/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延吉   世界卫生组织   新民   孩子   心理健康   树上   成年人   青少年   家长   树洞   更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