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奥地利的心理学家Alfred Adler曾经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和很多家长聊养育孩子,发现一个共性:大家都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内伤”在养孩子的, 比如,有的家长从小受到父亲的打骂,内心变得冷漠、麻木。

在他成为一名父亲后,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大大咧咧,不知道如何跟子女沟通。如果遇到自己情绪暴躁,还可能会打骂自己的子女。

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提到: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影响十分深刻,这种影响深入到言谈举止、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价值观念,甚至一颦一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结婚后会“遗传”父母之间相处模式,就连婚姻的走向也完全复制父母婚姻的结果的重要原因。

我们虽无法选择童年,无法选择父母,更无法避免一些伤害。但是通过努力学习,我们完全有可能摆脱童年的阴影,成就全新的自我。


1. 每个父母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都有“没有得到疗愈”的童年伤痛,因此“育儿必须先育己”。


《父母的觉醒》的作者法沙丽•萨巴瑞是位印度裔美国人,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她21岁从印度去了美国,开始练习佛陀传下来的内观冥想,这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实相的一种方法。


内观冥想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当了妈妈后,她还把这种东方智慧运用到育儿中,对她的帮助非常大。

她看到的绝大部分亲子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父母自己童年的伤痛没有得到疗愈,都有没被满足的需求。


父母把这种小时候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于是产生了各种亲子冲突和危机。

所以萨巴瑞博士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父母先“看见”自己那些由童年旧伤带来的无意识情绪和行为,把这些无意识的东西带到意识层面,明心见性,与最真实的自我连接,从而想办法改变,让自己童年的伤得到疗愈,让自己进化,让自己变得更完整。

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照


父母变完整了,变成熟了,父母不再把自己的童年伤痛模式传递给孩子,不再把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自然会随之改变,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亲密。

所以,萨巴瑞博士革命性的育儿观点第一条就是,每个父母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都有没有得到疗愈的童年伤痛,因此育儿必须先育己,先当好自己内在小孩的父母,先把自己的内在小孩养好,先疗愈好自己的童年伤痛。

怎么判断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没有养好呢?

萨巴瑞博士认为,童年的伤痛大多来自我们很早就和真实的自我分开,觉得自己不够好,于是早早就戴上了一副假面具,装进一个伪装的自我,否则父母不爱我。这都是在父母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完成的。

作为孩子,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带着面具生活,如果你受到伤痛了,不要哭;

如果感到害怕,就要隐藏自己的恐惧;

如果感到空虚和孤独,就微笑;

如果感到无助,就要假做坚强;

如果感到空虚和孤独,就微笑;

如果感到无助就要假装坚强,

但是当一个人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就会开始自问以下问题:“如果我带着面具,为人虚假,怎么能真正知道是否有人爱我呢?我怎么能知道他们是爱我,还是爱我的伪装呢?”

真实的自我被抛弃在后,孤独地流着血,它的需求没人理会。假自我形成后,有的人变成了小丑,有的人变成了讨好者,有的人叛逆,有的人退却。

有的人一点就着,呈现的面貌不一而足,但这其实都源于我们内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被看见了吗?我被听到了吗?我有价值吗?我是谁?我足够好吗?


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照


所以父母的成长,就是发现自己的假面具,看见真实的自我,并疗愈自己的伤口。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我们的低价值感,匮乏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看到和接纳他们自己真实的自我。

父母育儿的成功就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2. 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期望“,就限定了孩子的发展模式。


许多家长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将孩子的活动目标锁定在“进入名校”,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甚至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而是根据能否“高考加分”项目。


我想到了一个家长,高考艺术专业课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当场大哭,因为她的女儿专业课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和名校失之交臂。


当时她告诉我:“她参加的那些课外活动,赢得那些奖牌都没有用了,还不如什么不都做呢。” 这位妈妈否定了自己孩子取得的所有成绩。这位妈妈当初哭泣着对我说:“你不知道考入一所名校有多么重要。”


这些父母没有意识到,他们一旦为孩子设定了教育、情感、事业的轨迹时,也就限定了孩子的发展模式。


那么父母对孩子抱有哪些期望才是“现实的”呢?

Shefali Tsabary在《父母的觉醒》一书中写道: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多大成就,但愿他们善于学习;

不要期望孩子对我们俯首帖耳,但愿他们尊重我们;


不要期望孩子盲目跟从我们,但愿他们征询我们的意见;

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大明星,但愿他们掌握保持本真的艺术;


不要期望孩子跟随我们的愿景,但愿他们创造自己的蓝图;

不要期望孩子获得成功,但愿他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不要期望孩子一定找到方向,但愿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

不要期望孩子做我们的傀儡,但愿他们成为我们的精神伙伴;


不要期望孩子不经历任何苦痛,但愿他们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不要期望孩子不遭遇任何失败,但愿他们有勇气重头再来;


不要期望孩子永不伤害别人,但愿他们感悟慈悲、求得原谅。

要想让孩子摆脱我们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必须先让自己获得自由。


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名家长。因此,我们要追求精神上的拓展,要学习许多东西,这意味着,我们都有很多情感盲点。我们自身并不完美,但是我们需要和自己和解,去全情接纳自己。


3 . 父母的“觉醒”——什么才是真正的”和孩子一起共同活在当下“?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在为人父母的过程中,烹饪,做家务,接送孩子等具体的养育职责就等同于和孩子共同活在当下,也许我们能在物质上、身体上、心智上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在情感和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管孩子是6岁还是16岁,他们都渴望同父母建立富有意义的联系。


如果长幼关系表现为一种控制、评判、责备、教训、压力,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当成是耳旁风。


但是,如果长幼关系中充满了自主、激励、亲密、信任情感自由,孩子又怎么会拒绝接纳父母呢?


当我们富有觉悟地同孩子紧密相连,就能够发出开放的邀请,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得到接纳,从而自由地张扬真我,而不会受到我们的批评。


关键要领是发出这样的讯号:“我在你身边,随时为你见证。”


要想让孩子情感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全程相伴。


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这意味着我们要与孩子寸步不离。


恰恰相反,一位觉醒的父母也许是非常忙碌的,孩子对此也应报以尊重。

但在我们不忙碌的时候,我们能积极地向孩子靠拢吗?


如果我们那样做,孩子就会意识到: “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因为我的父母为我关掉了电话,停下了工作,专门花时间来陪我。”


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我们需要具备某些特殊的技能。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倾听孩子,真正领会他们言语的意义,并且不对他们进行干预、纠正和说教。


我们必须观察他们的身体,包括他们的体态、情绪、精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清醒地感知自己和孩子的真实的存在。

如何才能看见真实的自我呢?

萨巴瑞博士指出:我们的孩子是我们觉察和觉醒过程中的灵魂导师,我们的孩子带我们看见真实的自我。

并且,孩子对我们成长的贡献,比我们给他们成长的贡献还要大。

育儿的成功是教育出有真实自我的孩子,而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这一天》剧照


因为很多的冲突,很多亲子关系的痛,恰恰是孩子用尖叫的方式来提醒我们内观,提醒我们这是不是触碰到了我们自己的童年伤痛,他们把光照在了我们的问题上,让我们得以看见这些问题。

我们和孩子的相处,就是要一起活在当下,当孩子同我们说话时,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地倾听——不仅用头脑,而且还要用心灵,即便我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应该表达尊重,始终对他们保持一种接纳的开放态度。

好的亲子关系不是上下关系,不是威权关系,而是一种回环式的互动,孩子引导我们,我们又引导孩子,孩子又引导我们,如此循环往复,没有权威,没有控制,是心灵对心灵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真实   孩子   世俗   伤痛   童年   家长   父母   需求   自我   模式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