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三线厂

三线,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岁月流逝,但记忆记忆犹存。

记忆中的三线厂

1964年9月以安徽省八一拖拉机厂为班底开始筹备建厂工作,1965年7月确定厂址设在霍山县落儿岭镇,1965年7月经国家主管部通知,安徽省地方军工引信厂第一厂名为国营9324厂,1965年12月安徽省机械厅通知,工厂厂名为安徽省东风机械厂,1966年1月,第一批先遣人员进山建厂,1966年3月,工厂基本建设完成,1970年投产。

记忆中的三线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保密,三线建设很少见于报端.即使有人说起,也十分神秘。其实,查查资料就可以了解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关系紧张的时期,毛泽东提出“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国家开始把军工企业推向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山区搬迁和建设,以建立“打不垮、炸不烂、能长期支持战争的牢固后方基地”。在这种大背景下,处于中国大陆自东向西第一个台阶的安徽省大别山区也开始集中人力物力,在很短的时间内规划、设计、架桥、筑路、架线送电、盖房......迅速建成一批生产轻武器的工厂,俗称“三线厂”。

记忆中的三线厂

当时许多家庭为了支援三线建设离开故土,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了贫瘠而闭塞的山区生活,山区出现了工厂、学校、医院、商店等生活配套设施,每个三线厂旧像是一个乌托邦,从幼儿园到技校,一条龙直升,少了如今的升学压力。职工肩负建设国家重任,工资福利待遇好,生活设施齐全,曾经是令山区人民羡慕的最光荣的工人阶级,是让职工亲属子弟骄傲无比的名字。

记忆中的三线厂

一代军工人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们在大山中的工厂挥洒着青春,追逐着梦想。他们的后代,亦被这些大山烙上了深深的山区印记。

记忆中的三线厂

三线建设使落儿岭镇人口剧增,有资料记载:当时有居民共9097户,38250人,其中三线厂800多户。后来单身职工把妻儿老小也随迁至落儿岭,人口剧增使小镇一度繁荣。

记忆中的三线厂

开门见山,出门爬山,落儿岭最大的山是六万寨,一年四季山里浏览的大人小孩不断,许多人会在竹子刻上名字或xx“到此一游”,我刚搬到落儿岭时就和几个同学一起慕名浏览了此山,我们从牛栏冲后山角开始登山,穿过茶园,顺着山间的小道上山。大约走了二百米,路过有一片竹林,最后爬上山顶。

记忆中的三线厂

落儿岭有一个峡谷叫五桂峡。因山顶有五棵桂花树而得名。峡谷有清澈的水潭和光滑的鹅卵石。一到夏天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有脱光了洗澡的,有在水里追逐打闹的,有到处找寻鱼虾的。那时水流并不大,中部有一处较深的河段,长约三十米。因正午才能见到太阳,特别阴凉,是夏季游泳的绝佳去处,每到夏天,总有许多小孩胸口挂着家门钥匙,一放学就到那里游泳,无师自通地学会“狗刨式”,或是结伴去挖附近农民种的红薯、地瓜,掰玉米、向日葵,默默经历过这样童年的许多人,至今还记忆忧新。

记忆中的三线厂

厂区水泥路又宽又直,稍大一点就可以学骑自行车,连女孩子都会在宽阔的马路上玩“大撒把”。从小听过天南海北的各式普通话;吃过厂里自制的5角钱2根的冰棍儿;跟大人一起去挤过食堂,喝过食堂为职工家属提供的防流感、脑膜炎等草药汤水,慢慢的习惯了厂里半军事化的生活气氛。

记忆中的三线厂

学校的对面是露天电影院,当年可是落儿岭唯一的影院,每当放映时,当地的居民也跑来看。在晴和的天气里,拖着板凳去抢占好位子看露天电影。当银幕上的每个镜头都熟棯于心,银幕后放映员旁边的空位,就成了大家又一个逐鹿之地。有一部我印象比较深的电影就是 《世上只有妈妈好》,记得那天放映电影时,天还下着小雨,许多人被电影中情节感动,尤其是看到小强去找妈妈的时候哭喊着“妈妈不要丢下我......”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场面很伤感,现在回味起来泪水仍然还在眼眶里打转。

记忆中的三线厂

清晨6点工厂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伴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人们开始一天的生活,喇叭早、中、晚各播一次,成为职工家属生活的重要信号。

记忆中的三线厂

现在还能看到一栋屋顶上突出来的三根烟囟,青砖砌成,屋顶早就千疮百孔了,唯有烟囟还保持得极好。这就是当年厂里的食堂。食堂的对面是洗澡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天都开放,每月每家每户按人口发洗澡票,食堂旁边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是职业高中和技校。技校旁边有几栋二层的居民楼是厂里的单身宿舍。如今,人去楼空已经完全废弃了,屋顶在山风山雨常年的侵腐中,早已不堪岁月的折磨,七零八落的塌落下来,抬头就能看见被断裂的吊顶屋梁切割得破碎的天空。地面上满是绿绿的苔藓,好似地毯一样,还有小树,大概是鸟儿衔来或是风吹来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长大。

记忆中的三线厂

路边的厂房几乎都成了茶叶加工厂。落儿岭主要盛产毛竹、水稻、茶叶、蚕桑、玉米、板栗等农作物。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除了茶叶享誉国内外,毛竹也是畅销的物品,不仅可以做建筑材料,也能编织成竹筐竹席甚至各种漂亮的竹编,现在还能做成竹地板和竹木家具。

记忆中的三线厂

沿着宽宽的水泥路面继续往上走,有一座大桥,这座大桥是当地居民和职工上班必经之路,走过大桥是工厂生产区大门径直往里走有一排房子就是厂里的汽车与客车车库,自1978年12月起,厂里大客车每星期都往返合肥或是县城霍山,为职工家属提出游玩或购物提供方便。

记忆中的三线厂

再往里走是厂里原来堆放金属原材料的库房。二楼的墙上书写着巨大的标语:为国当兵。只是“为”字已经斑秃得几乎认不出来了。这个库房依山而建,后面山坡上是密密的一片竹林,沿着水泥桥往上,来到库房二层。半开的铁门锈迹斑斑,锁却是崭新的。空荡荡的库房沉默着,任窗外草木丛林,绿意悠然……

记忆中的三线厂

九十年代初,三线厂都搬迁离开了山区。对普通人来说“三线厂”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历史词汇。到街上随便问些年轻人,十有八九摇头茫然。但偶尔也会遇到个把人会激动得握住你的手,好像他乡遇旧知。毫无疑问,这肯定也是曾经在大别山生活过得三线子弟,内心深处暗藏着许许多多珍贵回忆,如厂里的食堂、学校、灯光球场、露天电影院……这些都是属于东风人最珍贵的回忆!当年在三线成长的人都会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老三线人和他们的后代都有着解不开的三线情结。

记忆中的三线厂

1992年,工厂迁到合肥,一辆辆卡车载着设备和职工络绎不绝离开了大山。离开了那个他们奉献青春的地方,也带走了大山人对工厂的期望和心灵寄托。

记忆中的三线厂

若干年后,那些遗留在大山里的工厂记忆,又重回人们的视线。于是,有人去缅怀,有人去参观,有人去记录,有人说那里有“青春回忆”,有人把那里称做是“工业遗产”。“百年之后,希望能把我的骨灰安葬回山里”。这是一位十岁离开大别山来到合肥定居并结婚生子买了房车的三线子弟在病中说的话。当我再次身处大山深处,默默瞧着那些青砖红砖的瓦房和破旧的厂房时,听到的是它们安静地诉说着,因为这里曾经是三线人共同的“家”。

记忆中的三线厂

50年的发展变迁,三线留下的旧址,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三线历史,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那里大部分建筑正面临倒塌的危险,其中有的房屋已经不存在了。

记忆中的三线厂

若干年后,还能再见着它们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大别山   安徽省   合肥   库房   厂里   技校   食堂   山区   职工   工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