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

前言

她是井冈山上的传奇女将,是长征路上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也是在异国他乡饱经磨难的平凡女子,是至死都放不下昔日情深的忠贞爱人。

她是贺子珍,是绚丽的“井冈之花”,也是一路坎坷的“悲剧女性”。当行至晚年,回忆过往,往日的欢笑与泪水皆涌上心头。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毛主席与贺子珍

无缘北京的贺子珍

毛主席逝世后,上海市委时常关怀贺子珍的生活,派人去医院探望贺子珍,了解她的病情,嘘寒问暖,并询问她还有什么其他需要。

贺子珍终于将藏在心底30余年的心愿说了出来:“我想去北京,我想瞻仰主席的遗容,我想看看天安门。”

因为生病,贺子珍吐字十分艰难,但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将这句话说完整,身边的人也听清楚贺子珍的心愿,并将其上报给北京。

回国几十余年来,贺子珍都未曾站在北京的土地上。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王稼祥同志

1947年,在王稼祥夫妇、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毛岸青回到祖国,留在哈尔滨。刚回国的日子里,那些在哈尔滨的老战友来看她,同她回忆过往经历的事情。

在哈尔滨,贺子珍先后在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哈尔滨市总工会工作,她以满腔热情迎接这些工作,以极大的努力来学习思想、克服困难,虽然很难,但胜在充实。

那些日子里,贺子珍一双灵动的眼睛饱含热情,她穿着流行的列宁装,束着腰带,整个人绕有气质,大方端庄。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贺怡的合影

妹妹贺怡因车祸离世后,贺子珍来到上海,她没有被安排工作,没有为祖国事业出力的机会,也许因为这样,才有了后面许多年来贺子珍的孤单落寞,情绪低沉。

惟有每年寒假之时,女儿李敏会去看望她,李敏会带来北京的各种特产让她品尝,每次见到妈妈,李敏都会高兴地为她介绍这是什么特产,究竟特别在哪里?

贺子珍从来没有走进过北京城,李敏介绍的各种特产,是她对北京最简单的认知,她不能去北京,也没办法去北京。

那时,李敏来上海是住在毛主席安排好的东湖宾馆里的,并未与贺子珍同住,贺子珍与哥哥贺敏学一家人、妹妹贺怡的孩子一群人住在上海天平路的一栋小楼房里,比较拥挤。

贺子珍想过让李敏住到家里来,但想想家中人口众多,女儿住进来愈发拥挤,再加上毛主席的安排确实无可非议,无奈之下,也只得放弃这一想法。

凡有闲暇时间,或者贺子珍生病,李敏都会往来于北京、上海之间看望妈妈,这一给了孤独的贺子珍不少安慰。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女儿李敏

后来,由于平素没有事情可干,贺子珍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她有时候住在上海,有时候会去已经被调往福州工作的哥哥贺敏学家中居住,有时又会去江西南昌住上一段时间。

江西是贺子珍的故乡,江西省委的领导同志们都十分欢迎她回到家乡,为照顾贺子珍的身体,组织特意为她安排了一个住处,环境幽雅静谧,配备护士、炊事员等服务人员,方便照料她的日常生活。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昔日合影

在江西,贺子珍见到当年井冈山时期相识的老战友曾志,也见到了她日夜思念的昔日爱人毛主席。

那一面,是不容易且珍贵的,不容易在那是两人许久之后的见面,甚至于在此之前贺子珍都没想到他们还会再见面;珍贵在这一面是很秘密的,是不为人知的,也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1976年9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无数百姓来到天安门广场前,怀念伟人。

贺子珍却无法去到北京表达自己的悲痛,她只能在心中默默哀悼。贺子珍对着毛主席的遗像深深鞠躬,将悲伤与思念埋藏心底。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沉痛悼念毛主席

贺子珍的夙愿终得实现

当上海市委问起自己的需求时,贺子珍也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压抑心底多年的愿望。

回国后的几十余年里,贺子珍辗转哈尔滨、上海、南昌等地,却从未去过北京,她热切地渴望着有一天能站在北京,站在天安门前。

得知贺子珍这个简单而朴素的夙愿后,组织很快做出安排。1979年9月,贺子珍被一家专机接到北京,住301医院高干病房。与贺子珍同行的,有负责为她治疗的医生、护士、服务员等,她现在身体不好,身边离不开人。

贺子珍是被人抬下飞机的,尽管没有双脚踏在这块她向往已久的土地上,但她依旧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三十多年了,她终于来北京了。

女儿李敏与女婿孔令华,亲家孔从洲、钱俭夫妇,老战友康克清、曾志夫妇等人在机场迎接她,见到昔日战友,贺子珍觉得自己重新回到组织与亲人身边,用自己并不灵活的手紧紧抓住康克清、曾志的手,不愿放下来,数十年的牵挂思念、孤独苦寂仿佛要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的昔日战友曾志

301医院派车专程来接贺子珍,女儿李敏陪在她身边,时时搀扶着她,她的身体半身偏瘫,几乎已经不能动了。

路过天安门时,贺子珍望着车窗外,她看见悬挂于天安门中央的毛主席像,那是让无数人民无比爱戴与敬仰的人民领袖,更是她放在心上牵挂一生的人,贺子珍直起身来,艰难地说一句“慢点儿”,她是想让车再慢一点,让她多凝望几眼毛主席像。

考虑到贺子珍的身体情况,组织安排她先进行治疗,从身体的角度上看,贺子珍身体不好,精神容易受到刺激,如果贸然带她去毛主席纪念堂,她的情绪一旦失控,那后果实在难以预料。

所以,刚到北京后,检查治病是头一件事。贺子珍坚持每天锻炼身体,遵从医护人员的指示,积极进行治疗。她的手不听使唤,贺子珍就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一上一下地活动着,每日她还在护士的搀扶下,在病房中走上几圈,来活动不太灵活的那双腿。

曾经的老朋友来探望她,贺子珍会主动说要扳手腕,来试试她手部的力气,贺子珍的左手实在不太灵活,相比之下右手要好上一些,贺子珍有时候会感叹:“我就只剩下这只手了,定要保护好它,要是这只手也不管用,我想我的工作就更没希望了。”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孔从洲

301医院距离孔家不远,所以孔从洲、钱俭夫妇一有空闲时间,就来陪她说话聊天,女儿李敏也时常陪伴在她的身旁,康克清、钱希均、胡耀邦、宋任穷等人也来探望她,这让贺子珍心情开朗了不少。

积极的治疗,再加上亲朋好友的陪伴,她的精神好了许多,还惦记着要工作的事情。

就算没有身在岗位,贺子珍也每日关注着国家的事情,她坚持看新闻、听广播、读报纸,一只手举着报纸太费力,贺子珍就拜托护士、服务员等人帮她读报,总之,对组织思想的学习是少不了的。

贺子珍看报,多关注头版头条等重要信息,偶尔,贺子珍还会提及毛主席的看报信息。在贺子珍的记忆中,毛主席不会像她那样读报。

每次看报纸时,毛主席总是会从第一版,认认真真读到最后一版,即使那些细微之处的地方新闻,毛主席都不会忽略。毛主席总是说,国民党报纸上的东西,一定要仔细阅读,从多个角度思考,而且要看到藏在字面背后的深意,如此才能更加深入了解到敌人的意图。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毛主席与贺子珍在延安时的合影

即使在许多年后,贺子珍仍然将毛主席的日常习惯与教导铭记于心。

她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毛主席,以至于刚到北京,贺子珍便迫不及待地提出想要去毛主席纪念堂,家人、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大家设法调解她的情绪,在她已经抵达北京后一段时间,才将去毛主席纪念堂的事情提上日程。

去纪念堂的前两日,为稳住贺子珍的情绪,李敏、孔令华以及医护人员们开始对她做工作,大家告诉贺子珍,毛主席纪念堂是十分庄严的地方,是不可以在那里放声痛哭的。

贺子珍向来是个遵守组织纪律的人,对于大家的殷切叮嘱,她认真点头,表示记住了大家的话。

去纪念堂的前一晚,贺子珍在医生的关照下喝了安眠药,这一晚,她要睡个好觉。明天,是心愿实现的日子。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家人在毛主席纪念堂外的合影

9月18日,贺子珍早早便梳洗完毕,她向护士要个手绢,那是为了擦眼泪用的。当护士递给她一个粉红色的手绢时,贺子珍直接摇头拒绝:“不要红的。”这实在不是个适合用喜庆红手绢的日子,最后,贺子珍拿了一个白色手绢,离开医院,踏上她心心念念的那条路。

贺子珍行动不便,所以是坐在轮椅上被大家抬上汽车的,当汽车一路行驶过万寿路,驶过军事博物馆,驶过繁华的商场......李敏一路上为贺子珍介绍着北京的各个地方,贺子珍觉得新奇,让司机开慢点,她要多驻足几秒,看看这个她不熟悉而又惦记许多年的城市。

很快,汽车抵达终点。贺子珍从车上下来,望了望天安门,紧接着再放眼望去,她看到“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旁边有红漆装饰,那是华国锋题写的。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家人在毛主席雕像前

在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等亲人的陪伴下,贺子珍从毛主席纪念堂的正门进入,她一眼便看到毛主席端坐着的雕像。他将右手放在翘起的左膝上,左手又放在沙发扶手上,静坐之像,犹可见气宇不凡的非凡气质。

女婿孔令华将提前备好的花圈恭敬地摆在毛主席雕像下面,那是一个约一米五高的桃形花圈,用绢花精心编制而成,花圈的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表达着大家对毛主席的赤诚忠心。

贺子珍俯下身来,伸出手来整理披下来的缎带,每一个字都表达着她对毛主席的深情厚谊。她将自己称之为毛主席的“战友”,而非妻子。他们确实曾是战场上患难与共的老战友,即使没了夫妻之名,也有永远的战友之义。

在毛主席像前,贺子珍便情到深处,双眼含泪,不过她仍然在努力克制情绪。随后,贺子珍在大家的陪伴下,被缓缓推进灵堂,那里放着毛主席的水晶棺,而人民最敬爱的伟大领袖,她最想见的毛主席便长眠于此。

灵堂内肃穆庄严,旁边站着两盘排年轻的战士们,时时刻刻守护着领袖毛主席,刚见到毛主席的遗容,贺子珍的泪水便控制不住地涌了出来,一旁的护士赶紧低声提醒她“这里可不许哭,可千万不要哭。”

贺子珍也不想哭,但眼泪却不自觉地向外涌,她只好拿出早上特意带的白手绢,用牙齿紧紧咬着,强制将泪水咽回去。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女儿李敏

隔着几米远的距离,贺子珍便那样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她看得不太真切,却还是努力回忆着如今眼前的他,与记忆里的他有着怎样的区别,好像是更消瘦了,更憔悴了。

就像想多看看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一般,贺子珍还想离他再近一点,再靠近一点,再多看几眼,只不过她的行动受轮椅所缚,身边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她,缓缓走出灵堂。

她与毛主席的“这一面”结束了,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参观完毛主席纪念堂的返程上,贺子珍没有情绪失控,只是有些怅然若失,心情压抑。

回到医院后,为缓解她的难过与悲伤,大家努力营造一种比较开心的氛围,大家聊着天安门的壮丽巍峨,聊人民大会堂的壮观雄伟,聊一路上以来的所见所感......他们努力地想把贺子珍从悲痛的情绪中拉出来。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李敏及孔冬梅的合影

在过往的几十余年里,贺子珍向往着来到北京,感受北京的一切,如今她来了,可她没办法自由行动,她得在孩子们的陪同照料下,才能去到各处地方,可她是个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所以,除了去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等地方之外,贺子珍几乎哪里都没有去过,那些关于北京的风景名胜,她也只是在电视中欣赏欣赏,却从未踏足。

晚年落寞的贺子珍

当初随贺子珍一起来到北京的,都是原先在上海负责照料她病情的医护人员,在北京停留数日后,这些医护人员、以及照顾她的服务人员都陆陆续续离开,这让贺子珍有些低落、烦闷。

她来了北京,看了天安门,瞻仰了主席的遗容,实现了自己的心愿,那么接下来自己是继续留在北京,还是返回上海?

贺子珍有些犹豫,女儿李敏一家人都在北京,李敏自然是希望妈妈贺子珍留下来的,这样她也可以就近探望她,照顾她,母女俩也能时常在一起。哥哥贺敏学的建议是让她返回上海,如今她有病在身,在上海是便于她治疗疾病的。

她想要经常看到女儿李敏,也想要让自己的身体赶紧好起来,几番思索之下,贺子珍在北京停留一年多的时间,继而返回上海。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贺子珍与家人的合影

贺子珍再次回到华东医院,见到她熟悉的医护人员、服务人员们,贺子珍内心是高兴的。年岁渐大,身体也日渐差了起来,再加上原有的病痛,在贺子珍返回上海后,她依旧过着时常卧病在床的生活。

李敏心情明白妈妈的思念,所有专程去上海看望她,但在北京,李敏与孔令华的孩子需要照料,作为妈妈的李敏无法离开太久,她只能在上海短暂停留后,再匆匆赶回北京。

晚年的贺子珍缠绵病榻,继续着寂寞孤单的生活。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晚年的贺子珍

1984年4月,李敏在北京收到妈妈贺子珍病重的消息,匆匆赶到上海。贺敏学一家人也急忙从福建赶来,亲人们都守候在贺子珍的病床前,陪伴着她。

贺子珍连续高烧不退,在哥哥贺敏学的建议下服用了一些药物后略有好转,烧渐渐退了下来,神智也开始清晰起来,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病情又开始好起来了。

那时还没有人预料到,这已经是她向世界告别的信号了。

自8月18日起,贺子珍的体温急速升高,人也陷入昏迷。1984年8月19日,贺子珍停止心脏跳动,离开了所有人,也结束了她这曲折坎坷的人生。

4月25日,贺子珍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举行。后骨灰被护送回京,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79年,贺子珍坐车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挂像时直起身:开得慢点

图 年轻时的贺子珍

贺子珍留给女儿李敏最有纪念意义的是毛主席赠予她的手绢,那记录着贺子珍的过往回忆;留给后人的,是无限的精神财富,是她待人处事的方式,是她身上的优良品质,也是她面对命运的不屈不挠。

李敏的家中挂着妈妈贺子珍的一张照片,镜头前的贺子珍笑颜如花,神情开朗。她这一生流过太多眼泪,就让记忆中的她永远喜笑颜开吧......

贺子珍的一生是让人敬佩,也让人心疼的,她是那个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也是为情所困的平凡女子,她经历欢笑,苦难,但她不悔,不悔投身革命,不悔与毛主席的情缘。

记住这位赤胆忠心,又饱经风霜的女子——贺子珍!

当你行至晚年,是否也为自己这一生所不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天安门   遗容   纪念堂   手绢   上海   北京   护士   家人   情绪   女儿   贺子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