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额达352.23亿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呈上“北京方案”

在北京最美的金秋季节,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全球电影人在这里共同酿造的电影美酒,愈发馥郁香醇。

过去十年里,北影节累计放映中外影片3500部、7000多场次,140多万人次观影,4500多个项目报名参加创投,北京市场的签约额累计达到1650亿元以上。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新机·新局”为主题,携手全世界电影人前行,共同为电影事业孕育新机,开创新局。

签约额达352.23亿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呈上“北京方案”

中国的电影事业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新十年”将继续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努力打造中国电影勃兴的“北京方案”。

“天坛奖”评选

公平、合理、专业的国际舞台

向全世界展示、推荐和评选优秀电影作品,传播和推广电影文化,是北影节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选无疑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好体现。今年“天坛奖”的入围影片各有亮点,出品地区广泛,主题丰富温暖,兼顾业内口碑与公众话题度,既有世界重量级导演的最新作品,也有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新锐导演的惊喜之作,且包含多部第一次亮相的首映影片。

《坠雪少女》等5部影片讲述与成长有关的故事;《信誓》等5部影片聚焦人生的“心安之处”;《会议》等5部影片探讨的,则是“历史的天空下”的个体生命如何担当起家国承担。15部入围影片充分展现了电影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

签约额达352.23亿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呈上“北京方案”

“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让世界上更多的人聆听具有艺术涵养和文化底蕴的中国故事,看到中国电影的发展与进步,也将来自全球各地的优秀电影带到中国观众面前,促进艺术与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评委会主席巩俐说。

今年北影节首次设置主竞赛单元“官方场刊”,邀请包括北京日报·艺绽在内的13家媒体和影评人组成观影团,对“天坛奖”入围影片给出评分、评价,通过官方发布的形式每日公布。场刊的设立,是北影节的又一次自我完善和升级,不仅强化了自身的专业性,也进一步体现了“天坛奖”和电影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北影节正在为那些真正体现近年电影艺术进步、映射未来电影产业发展趋势的艺术佳片,提供更加公平、合理、专业的国际性舞台。

签约额达352.23亿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呈上“北京方案”

“北京展映”

首次覆盖京津冀

4K修复版《穆赫兰道》仅用9秒钟便全部售罄;第7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作品《洞》“零时差”与北京观众见面;我国首部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惊艳亮相……北影节“北京展映”已打造成影迷心中最好的电影风景线,“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成为观众口耳相传的宣传语。

今年的“北京展映”首次在时间、地域、空间上进行“扩容”。展映地点首次走出北京,覆盖京津冀,共在31家影院放映近300部、1000余场次的中外影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冬奥影像特展”“评委会主席巩俐作品回顾展”“修复经典”“系列饕餮”“大师回顾”“中国故事”等17个展映单元,让观众尽情享受电影的饕餮盛宴。为了让影迷的观影回忆拥有载体,北影节还推出“北京展映”电子版纪念手册。

线上影展则让影迷足不出户就能看电影。北影节与爱奇艺联合推出近百部境内外佳片,其中包含十余部新片,设置包含“第一视角”“聚焦俄罗斯”“震式发布”等单元。此外,北京广播电视台同时开启第十一届北影节电视展映,影迷们有了更多观影选择,“客厅影院”进入千家万户。

在吸引观众观影之余,北影节还积极拉动电影文化消费新热点。本届电影节通过举办群众性电影主题文化娱乐消费活动,积极探索“电影+科技+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虚拟现实(VR)单元、北京民族电影展、游戏动漫电影单元、云上影人欢乐接力跑、电影嘉年华等“电影+”跨界融合活动,充分发挥了电影节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服务广大市民、促进消费经济等方面的作用。

签约额达352.23亿元,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呈上“北京方案”

北京市场

“吸铁石”作用日益显现

“北影节对我来说具有指标性的意义,我一个台湾人如果能够在北京电影节上得到肯定,是莫大的荣耀”,来自中国台湾的青年导演许宬玮说。他的作品《小镇医生的隐秘》入围了今年北影节北京市场的项目创投终审,并获得优秀项目奖。对于电影创作者、产业工作人员而言,北影节的北京市场是他们寻找机遇、洽谈合作、沟通交流的优质平台。

今年共有44个重点项目、39家企业在北京市场签约发布,总金额达到352.23亿元,同比增长约6%,再次突破纪录。十一年间,北京市场立足电影产业发展搭建起“电影要素”“项目创投”和“版权交易”三大平台,吸引优秀项目参评及众多商业主体签约合作,在业界形成强大的聚合力和影响力。十一年来,北京市场共促进346个重点项目洽商签约,交易总额累计达2002.51亿元,充分证明了业界对平台的接受和认可,北京市场的“吸铁石”作用日益显现。

前不久,借着北京市推进“两区”建设的东风,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成立了国际影视设施服务中心,为中外合作制作影视节目提供便利服务。北京空间广阔,未来可期,电影交流合作必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深的友谊、更多的机遇。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云儿 和冠欣

编辑 金力维

流程编辑 吴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北京   天坛   北影   中国   单元   观众   影片   方案   艺术   电影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