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啾……啾啾……”,伴随着这个电子音的前奏电视屏幕上会出现孙悟空在高山流水间翻跟斗的镜头,这个画面是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共同的记忆。

想当年,每逢寒暑假各大电视台便会准时重播86版《西游记》,当蒋大为那高亢苍凉的歌声响起时,我们便会搬起小板凳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唐僧师徒一起重走那“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西天取经路。

这部剧在86年首播之时,便收获了89.4%的超高收视率,此后三十多年间又被重播了无数次,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美好的回忆。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西游记》剧照

徒四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等人,更是因此一炮而红,各种商演都主动找上门来,他们也来者不拒到处表演。

而成就这部经典的杨洁导演,却十分不满他们的这种行为,认为这样做是对艺术的不尊重。

因此在《西游记》热播之后,本应该最以此为傲的她,却不愿意再看这部剧一眼,哪怕在换台的时候看到有电视台在播这个剧,她也会立刻换台。

从此杨洁与剧中主演的关系也变得不太愉快,双方多年也没有来往,这件事也成了她晚年时的心结。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杨洁

直到2017年,高龄88岁的杨洁因病住院,治疗十多天后不治身亡,她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当天不仅参演《西游记》的诸多演员悉数到场,党和国家领导人也给她送来花圈,还有不少观众手捧鲜花来到现场,表达对杨洁导演的悼念之情。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杨洁去世

她的丈夫王崇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杨洁在工作中十分坚持自我,这种工作作风得罪了不少人。

但她去世后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追悼会,而且《西游记》中的主要演员都来了,在她心中郁结多年心结应该就了结了。而观众朋友们对她的认可和喜爱,则是对她最大的安慰了。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追悼会

“西游师徒”齐聚一堂 眼含泪水送别恩师

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原本是个昆曲演员,正是由于杨洁导演的赏识令他有机会出演《西游记》中猪八戒一角,才能在电视屏幕上被观众喜欢了三十多年。

因此杨导的去世令他十分痛心,在追悼会现场接受采访时依然不住地哽咽,他告诉记者说,没有杨洁导演就没有他马德华的今天。

而他的爱人在杨洁去世前一天还在梦中梦见了她,两人原来计划抽空去看看杨导,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噩耗。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猪八戒剧照

不同于马德华当年的默默无闻,王伯昭在参演当年刚刚演完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笔中情》。他在剧中出色的表演令他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让杨洁导员决定让他来演“小白龙”的人形角色。

可当年风头正盛的他并看不上这个小角色,但又觉得直接拒绝不太好,便向剧组漫天要价,演三集就要了1500元。要知道他在《笔中情》中出演男一号,片酬也才200元。

这件事在当年是瞒着杨洁导演的,杨导后来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直接对他说:“我当时要是知道你拿那么多钱,我打死你,我真的要骂死你。”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王伯昭

是杨洁导演给了他机会能够跟着《西游记》霸屏多年,他却在剧组那么缺钱的情况下狮子大开口,王伯昭在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坦言当年是年轻不懂事,对此实在是惭愧得很。

他后来又演过很多男主角,却没有一个角色比“小白龙”更令人记忆深刻,更受观众喜爱,因此他十分感谢杨洁导演。在杨导追悼会当天,王伯昭吊唁完毕走出大厅后,想到杨导对他的恩情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他对记者说:“杨洁导演是一位值得骄傲的导演,我十分有幸能够在她的剧中出演小白龙一角,以后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习杨导那种不贪名利,不怕吃苦的精神。”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小白龙剧照

唐僧的扮演者前后换了汪粤、徐少华和迟重瑞三个人,他们当天全都来到了追悼会现场。

徐少华告诉记者他是当天刚刚从外地匆匆赶来的,大概是对于杨导去世这一噩耗暂时还没有接受,记者看到他一脸严肃凝重的表情。

作为汪粤半路辞演后被杨洁找来救急的唐僧,徐少华在剧中的表现也算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女儿国》那场戏,他加上了自己的创意,演出了面对诱惑时唐僧的矛盾与坚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唐僧,徐少华

可只拍了9集之后,他收到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此忍痛离开了剧组去济南圆一个大学梦。后来接替他演唐僧的是迟重瑞,也是他将杨洁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

刚得知杨导去世当天,六小龄童便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怀念文字,表达了自己对杨导的感激之情,以及听到这个噩耗时的悲痛。

在杨导追悼会当天他与妻子一起来到追悼会现场,与其他同仁一同送别这位成就他一生猴哥美名的恩师。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六小龄童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成就经典不朽神剧

杨洁去世时,《西游记》已经热播了三十多年。但众多演员提起她依然热泪盈眶,可见杨洁对他们的影响之深。

当年被央视副台长要求组织班底来拍摄《西游记》时,杨洁的主要工作还是舞台转播。由于日本人拍的《西游记》剧情浮夸却收视率颇高,因此观众十分不满,强烈要求拍一部我们自己的《西游记》。在这种情况下,杨洁接下了这一重任。

考虑到当年我们特效技术薄弱,且设备和钱都不太够,于是杨洁决定实景拍摄。为了能真正体现出“西游记”的“游”,她选择了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来完成一个又一个完美的镜头。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杨洁在讲戏

但当时大家拍电视剧都是在棚里拍的,很多人对她要实景拍戏的做法很不赞同,甚至有人觉得她是为了自己游山玩水而已。但实际上剧组在野外拍摄条件很差,吃的住的都很难保障。

由于缺少经费,很多演员一人就演了多个角色,最多的有人演了20多个角色。而整部剧中的神话色彩,全都是一部摄像机拍出来的,当时完全没有后期合成技术。

那些看起来十分精彩的飞天入地的画面,拍摄的时候就是在两棵树中间绑上钢丝,用滑轮来实现拍摄效果。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在地上摞上两三米高的纸盒子,万一掉下来掉进纸盒子里,最多也就是崴个脚,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杨洁在讲戏

剧里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是受伤最多的一个演员,因此还造成了他的脚踝习惯性脱臼。

说剧组的演员们是拿命来拍摄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夸张,每次拍完危险镜头之后,大家都会拍手庆贺:“咱们这回又没摔死!”

虽然拍摄期间这样辛苦,杨洁导演的要求却丝毫没有放松。

马德华回忆说:“新到一个地方,我们放下行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选景。不管夜里拍到什么时候,回来后都来不及卸妆,就要大家一起来看回放。”

戏里的师徒四人为了取得真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戏外的剧组成员为了拍好这部戏也历尽了千辛万苦,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剧在1986年与观众见面后便从此成为国人心中的神剧。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杨洁在讲戏

心中有梦想 脚下有力量

杨洁导演曾经说过,86版《西游记》之所以能火这么多年,是因为她们拍摄的时候不为名不为利,是一心一意在搞艺术的。

正是因为她对艺术的执着,才成就了她与《西游记》的经典。但也是因为她对于艺术的执着,才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诸多麻烦。

她的丈夫王崇秋对记者说:“她这个人太性情了,就像个小孩,太相信别人。”

《西游记》在电视台播出后反响极好,剧中的师徒四人也因此炙手可热,到处走穴参加商演。对此杨洁是反对的,因此也导致她与这些人的关系闹得很不愉快。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西游记》剧照

后来她出了两本书,《敢问路在何方》和《我的九九八十一难》,向观众介绍了当初拍摄西游记的心路和自己的人生历程。

很多观众便是通过这两本书,了解了《西游记》拍摄背后的故事。

新版《西游记》的导演张纪中也参加了杨洁导演的追悼会。

对于杨洁导演的86版《西游记》,他坦言说这是一座高峰,他们作为后来者只能沿着这个山峰往上攀登,而老版作为经典它永远矗立在那里。

杨洁导演是在2017年4月15日去世的,但是她的家人们并不想太高调,因此媒体直到17号才得知消息。但是早在当月的3号,杨导便已昏迷不醒入院治疗了,但昏迷了十几天都没有醒过来,最终还是走了。

杨洁追悼会:西游记主演都到场,中央领导人送上花圈

追悼会

她的去世,是电视剧界的一大损失,但她留下的这个不图名利勇攀艺术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只有像杨洁导演这样,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感人心的作品,才能成就一段永恒的经典。


参考资料:

【1】“西游师徒”送别恩师杨洁最后一程 众人眼含泪水 北京晚报 2017-04-21

【2】】丈夫忆杨洁:追悼会规格高,《西游》心结了 新京报 2017-05-15

【3】新中国第一代电视女导演杨洁逝世 踏平坎坷向西游 南方日报 2017-04-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西游记   追悼会   唐僧   西游   花圈   师徒   剧组   剧中   当年   导演   观众   中央领导人   杨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