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位于广西中部,是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东大门,东与荔浦市、永福县和来宾市的金秀瑶族自治县为邻,南隔柳江与柳州市的柳江区、来宾市的象州县相望,西与柳州市的柳东新区和柳城县相接,北与柳州市的融安县相连,素有“桂中宝地”之称。曾荣获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并两次入围全国西部百强县。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古镇和中国特色小镇——中渡镇,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拉沟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83处,是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广西#
历史沿革
鹿寨县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秦朝时期属桂林郡。汉朝时分属潭中、始安两县。吴甘露元年(265年),县境分属潭中、始安、常安三县。南北朝时,县境分属潭中、始安二县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境内分属梁化、象和始安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境内分属宣风、象县和纯化县。贞观年间,境内分属象、洛容、兴安、纯化四县。宋嘉祐六年(1061年),境内分属洛容、理定和古县。明正统五年(1440年),境内分属洛容、永福二县和永宁州。清朝时期,洛容改称雒容,属柳州府。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析永宁州及雒容、永福、柳城及融县等县部分地域置中渡抚民厅,境内分属雒容县、永福县和中渡抚民厅。
民国元年(1912年),中渡抚民厅改为中渡县。民国十三年(1924年),析永福县的黄冕、鹿寨、寨沙3个区置榴江县,境内分属雒容、中渡、榴江三县。1951年6月29日,广西省人民政府将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及修仁县第二区合并成立鹿寨县,属柳州专区。1952年8月,改属桂林专区。1958年8月,又改属柳州专区(后改称柳州地区)。2002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柳州地区,鹿寨县划归柳州市管辖。
行政区划
唐至明代,雒容县行政区划无考。
清乾隆年间,雒容县划分为上罗、洛清、洛斗、托定、丰轨等5个乡。上罗乡辖10团135村及安和、洛垢、马曹3圩;洛清乡辖10团99个村及中渡、独宿2圩和平乐1镇;洛斗乡辖3团66村及鸡站1圩;托定乡辖4团115村及新造、三板2圩;丰轨乡辖12团174村及大路、江口2镇。县境的理定、黄冕、龙江、安顺、峰村、鹿寨等乡镇均为永福县所辖;四达、十锦、洞底、五福等四乡则属修仁县。
民国23年(1934年)雒容县辖城厢、大龙、吉善、新庆、洛埠、丹竹、江口、导江、运江、朝敬10乡86村906甲46318人。城厢乡辖14村6640人;吉善乡辖8村4484人;丹竹乡辖8村4122人;导江乡辖8村4478人;新庆乡辖8村4498人;大龙乡辖8村4236人;洛埠乡辖8村4443人;江口乡辖8村4258人;运江乡辖8村5023人;朝敬乡辖8村4136人;中渡县辖安安、贝圹、鹰山、社八、石龙、平山、板陇7乡68村667甲29813人;鹰山乡辖9村4003人;社八乡辖10村4175人;石龙乡辖10村4386人;肯塘乡辖10村4453人;安安乡辖8村3837人;平山乡辖10村4522人;板陇乡辖10村4437人。榴江县辖鹿寨、寨沙2镇及峰村、安顺、龙江、务本、镇江、永安、黄冕7乡96村1038甲57960人。寨沙镇辖11村5590人;鹿寨镇辖12村7335人;峰村乡辖13村9841人;龙江乡辖12村7266人;镇江乡辖8村4650人;黄冕乡辖10村6486人;安顺乡辖12村6703人;务本乡辖8村4045人;永安乡辖10村6044人。
民国36年(1947年)雒容县辖城厢、洛埠、大龙、吉善、江口、导江、运江7乡86村(街);中度县辖石鹰、安宁、福源3乡52村(街);榴江县辖鹿寨、寨沙2镇及峰村、务本、龙江、永安、镇江、黄冕、安顺7乡92村(街)。
1949年12月,雒容、榴江县人民政府及中渡行政办事处先后成立。雒容县划分为城厢、大龙、洛埠、秀水、吉善、江口、导江、运江7个乡9个行政村(街);中渡行政办事处划分为2区1乡,即鹰山、平山区及安宁乡,35个行政村(街);榴江县划分寨沙、黄冕、鹿寨3个区92个行政村(街)。
1951年6月29日成立鹿寨县,县境划分为70个区及一个区级镇。
第一区辖古尝、旧街、六脉、幽兰、新村、波井、窑上7个乡。
第二区辖桐木、改江、山脚、盘龙、黄冕、大端、西游、德化8个乡。
第三区辖福龙,石墨、马安、黄腊、长盛、朝阳、大兆、花塘、潘圩、大阳、九简、孔堂、高坡、山尖14个乡。
第四区辖龙婆、中村、平山、芝山、屯秋、良午、良老7个乡。
第五区辖龙田、思贤、鹿鸣、鹅州、石路、独羊、龙坪、大河8个乡。
第六区辖龙岭、同情、高干、藕塘、秀水、洛埠、石塘、竹窑、三穗、盘古10个乡。
第七区辖都莲、京岭、雷安、新运、运江、导江、新安、江口、丹竹、六合、长沙、长洞、佛子13个乡。
第八区辖板江、龙江、大良、寨熬、头社、窑灰、龙岩、六往8个乡。
第九区辖古木、长田、官庄、九敢、拉章、拉庙、北里、甫上、九堡、古盏、大社11个乡。
第十区辖四排、白鹤、和木、思民、新民、同善、新庆、中平、吉云、马安、洞底11个乡。鹿寨镇辖全镇所有街道。
1952年7月,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一区,将窑上、波井、新村等乡并人五区;幽兰,旧街等乡并人二区;二区改为一区,三区改为二区,从原三区、四区划出部分乡村成立三区。此外,还成立城镇工委会,领导鹿寨、雒容、寨沙、鹰山、运江等镇。各区所辖乡镇:
一区辖黄冕、山脚、古尝、大端、西游、改江、盘龙、桐木、旧街、六脉、爱国、幽兰12个乡。
二区辖大兆、朝阳、福龙、石墨、长盛、马安、黄腊、花塘8个乡。
三区辖平山、芝山、九简、孔堂、大阳、尖石、龙婆、中村8个乡。
四区辖屯秋、高坡、下末、山尖、良老、良午、上油、板料8个乡。
五区辖龙田、思贤、鹿鸣、鹅洲、窑上、大村、波井、新村、石路、独羊、大河、龙坪12个乡。
六区辖三惠、盘古、藕塘、石塘、竹窑、秀水、洛埠、龙岭、同情、高干10个乡。
七区辖江口、六合、丹竹、新安、导江、龙兰、长洞、佛子、都莲、京岭、雷安、新莲、长沙等13个乡。
八区辖龙江、六往、板江、寺村、大良、长塘、寨熬、龙岩、德占、头社10个乡。
九区辖九堡、九敢、官庄、古盏、古木、长田、拉章、拉庙、背塘、北里、堡上、六樟、木龙13个乡。
十区辖四排、白合、思民、新庆、和木、新民、中平、吉云、同善、马安、洞底11个乡。
城镇工委辖鹿寨、寨沙、雒容、英山、运江等5个镇。
1955年8月,荔浦县第九区划归鹿寨县管辖,列为第十一区,区公所设在头排圩,辖夏塘、同扶、一致3个乡。同月28日,根据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县辖区公所应按地名称呼,不再按数字排列”的通知,改称黄冕区、英山区、平山区、屯秋区、鹿寨区、雒容区、江口区、龙江区、寨沙区、四排区、头排区和鹿寨镇。
1958年1月6日,根据上级批示,撤区并大乡,全县划分为23个乡镇,即黄冕、幽兰、英山,寨上、大阳、平山、高坡、龙城、石路、雒容、洛埠、江口、导江、龙江、寨沙、长田、拉沟、四排、中平、吉云、头排、瑶族乡和鹿寨镇。3月2日,改寨上乡为黄腊乡。7月12日,荔浦县三江乡划归鹿寨县,全县乡镇增至24个,各乡镇管辖情况:
黄冕乡辖黄冕、山脚、改江、桐木、盘龙、大端6个小乡;原爱国乡波门村划归黄冕乡管辖幽兰乡辖幽兰、旧街、六脉、古尝、新村5个小乡;原盘龙乡江筭村划归幽兰乡管辖。
英山乡辖英山、大兆、朝阳、福龙、石墨、马安6个小乡。
寨上乡辖寨上、黄腊2个小乡。
平山乡辖平山、芝山、中村、龙婆4个小乡。
大阳乡辖大阳、长盛、九简、孔堂4个小乡。
高坡乡辖高坡、山尖、屯秋3个小乡;原大兆乡下末村划归高坡乡管辖。
龙城乡辖龙田、思贤、寨头、鹅洲、窑上、波井、大真、大良8个小乡;
原新村乡黄皮村划归龙城乡管辖。
石路乡辖石路、独羊、大河、龙坪4个小乡;原寨上乡茉莉村划归石路管辖。
雒容乡辖雒容镇及盘古、三惠、竹窑、秀水4个小乡;原丹竹乡大糯村,石路乡米塘村,新安乡石山仔村划归雒容乡管辖。
洛埠乡辖洛埠、藕塘、石塘、同情、高干5个小乡。
江口乡辖江口、六合、丹竹、新安4个小乡。导江乡辖导江、长洞、佛子3个小乡。
龙江乡辖龙江、六往、长塘、寨熬、龙岩5个小乡。
寨沙乡辖寨沙镇及板江、官庄、九堡、九敢、古盏、头社6个小乡;原龙江乡六谷、大则两村划归寨沙乡管辖。
吉云乡辖吉云、新庆、同善3个小乡。
头排乡辖头排、二排、桐护、夏塘4个小乡。
三江乡辖同化、三江、下四、樟木、公坐、大步6个小乡。
瑶族乡辖结合、合兴、爱国三个小乡。
鹿寨镇辖街道及思义、交通2个小乡。
1958年8月,将全县24个乡镇改置22个人民公社,同年11月3日又将全县22个人民公社改为19个,即黄腊、英山、平山、大阳、高坡、雒容、洛埠、龙江、寨沙、长田、拉沟、四排、中平、吉云、头排、三江公社,黄冕乡改称长征公社,江口乡改称跃进公社,龙城乡、鹿寨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2月7日,又将19个人民公社合并成10个人民公社。即黄冕、英山、平山、红旗、雏容、江山、龙江、寨沙、四排、头排等公社。
1959年4月1日,将英山、雏容、寨沙、头排4个公社分设为9个公社,全县15个公社。7月23日,全县公社增加到16个,即黄冕、英山、黄腊、平山、城关、雒容、洛埠、江口、龙江、寨沙、长田、拉沟、四排、头排、三江、城镇等公社,共153个生产大队,1447个生产队。
1961年8月3日,对部分公社规模作调整,新成立吉云、中平、幽兰、石路、大阳、导江、寨沙镇等7个人民公社,全县共有23个人民公社,198个生产大队,2188个生产队。各公社管辖:
黄冕公社辖山脚、盘龙、西马、大端、爱国、红星、古尝、里定、改江、黄冕等10个大队123个生产队。
幽兰公社辖新村、桐木、旧街、六脉、石门5个大队,76个生产队。
英山公社辖朝阳、上洪、石墨、福龙、黄村、长盛、大路、潘圩、英山、大兆、贝塘、马安、石龙、下末、高坡、莲花、新冲17个大队,184个生产队。
黄腊公社辖黄腊、山尖、木元、寨上、大门5个大队,73个生产队。平山公社辖龙婆、榨油、中村、屯秋、青山、芝山、平山、石龙8个大队,115个生产队。
大阳公社辖白洋、雷震、九简、黄山、孔堂、大阳6个大队,50个生产队。
龙城公社辖黄皮、波井、联合、大村、窑上、思贤、新胜、集益、大汾、鹅洲、寨头、角塘、龙田、鹿鸣、大良15个大队,155个生产队。
石路公社辖石路、独羊、大河、龙坪4个大队,69个生产队。雒容公社辖秀水、桐木、高沙、半塘、桐林、东龙、金田、白马、连丰、竹桐、龙岭、五、中苏、龙婆、雏容15个大队,133个生产队。
洛埠公社辖平地、石冲、高荒、六座、五星、洛埠、新联、东方、大正9个大队,103个生产队。
江口公社辖新安、六合、丹竹、洛子、白花、下湾、新村、江口、大村、龙塘、冲1、11个大队,100个生产队。
导江公社辖导江、龙坪、桂兴、佛子、石排、温村、上龙、黄泥、长洞9个大队,102个生产队。
龙江公社辖全坡、新村、隆化、龙江、长塘、六往、板坡、杜康、洞马9个大队,127个生产队。
寨沙公社辖寨沙、古盏、板江、河岭、金袍、九堡、九敢、塘步、官庄、龙团、木岗11个大队、149个生产队。
长田公社辖长田、青春、古木、七联、板里、料旺、再联、北里、古朵、三柏、兴等11个大队93个生产队。
拉沟公社辖堡上、民主、背塘、拉沟、六樟、木龙、杉木、关江、大坪、八见10个大队,79个生产队。
四排公社辖四排、思民、大熬、白合、三排、德占6个大队,125个生产队。
中平公社辖中坪、和木、鹅颈、马龙、石妙、江南、桥口、水连8个大队,89个生产队。
头排公社辖同扶、夏塘、寻村、龙兴、龙坪、排、头排7个大队、112个生产队。
三江公社辖三江、和平、环山、安良、新朝、同化、大龙、合兴8个大队、50个生产队。
吉云公社辖水头、泗湖、彭村、六苏、鹿午、新庆6个大队,69个生产队。
鹿寨镇公社辖新凤,思义2个大队,12个生产队。
寨沙镇公社辖街道。
1962年9月16日,恢复区乡体制,23个人民公社改为10个区和1个区级镇,即黄冕、英山、平山、龙城、雒容、江口、龙江、寨沙、四排、头排区和鹿寨镇,共辖104个小公社,2355个生产队。各区镇管辖:
黄冕区辖黄冕、改江、花石、大端、卜月、爱国、幽兰、旧街、六脉、9个小公社,199个生产队。
英山区辖英山镇、朝阳、大兆、福龙、长盛、石墨、马安、黄腊、寨上、山尖、高坡11个小公社,260个生产队。
平山区辖平山、大阳、孔堂、九筒、芝山、中村、龙婆、屯秋8个小公社171个生产队。
龙城区辖龙田、角塘、新胜、思贤、鹅洲、窑上、新村、波井、大村、大良、石路、独羊、龙坪、大河、14个小公社,246个生产队。
雒容区辖雒容、盘古、连丰、六座、半塘、竹车、洛埠、大正、秀水、龙岭、雒容镇11个小公社,259个生产队。
江口区辖江口、导江、长洞、佛子、六合、丹竹、新安7个小公社,228个生产队龙江区辖龙江、六往、全城、杜康、思力5个小公社,128个生产队。
寨沙区辖寨沙、官庄、木岗、板江、九堡、古木、长田、拉庙、北里、兴等、大坪、关江、木龙、拉樟、拉沟、民主、古盏、寨沙镇18个小公社,346生产队。
四排区辖四排、思民、三排、白合、德占、中平、吉云、和木、马龙、江南、新庆、同善12个小公社,328个生产队。
头排区辖头排、二排、同化、同扶、夏塘、三江、合兴7个小公社,137个生产队。
鹿寨镇辖交通、思义2个小公社,78个生产队。
1966年5月,区改称人民公社,小公社改称大队,英山改称中渡、龙城改称城关,并析寨沙公社的拉沟、民主、背塘、木龙、关江、大坪、拉樟7个大队、63个生产队成立拉沟公社,其他公社管辖范围不变。全县共12个公社,105个生产大队,1627个生产队。
1983年5月27日,柳州地区在鹿寨县进行政社分设体制改革试点,将12个人民公社改为11个区和1个区级镇,即黄冕、中渡、平山、城关、雒容、江口、龙江、寨沙、拉沟、四排区和鹿寨镇,共133个乡,5个居委会。各区、镇管辖:
黄冕区辖黄冕、山脚、六脉、大端、石门、旧街、盘龙、幽兰、改江、古尝、爱国11个乡。
中渡区辖英山、大兆、朝阳、福龙、长盛、黄村、石墨、潘圩、高坡、马安、贝塘、山尖、黄腊、寨上、大门15个乡。
平山区辖平山、芝山、青山、大阳、孔堂、九简、榨油、龙婆、屯秋、中村、石龙11个乡。城关区辖龙田、思贤、新胜、角塘、鹅洲、大良、窑上、思洛、大村、波井、新村、龙坪、石路、独羊、大河15个乡。
雒容区辖雒容、盘古、高岩、连丰、南庆、半塘、秀水、东塘、大正、竹车、六座、龙岭、竹桐13个乡。
江口区辖江口、水碾、六合、丹竹、新安、中庆、导江、黄泥、长洞、佛子、温村、石排、古懂13个乡。
龙江区辖龙江、六往、教化、东马、长塘、杜康、全坡、板坡8个乡。
寨沙区辖寨沙、九甫、九敢、官庄、河岭、古盏、板江、古木、北里、长田、拉章、拉庙、木岗、兴等14个乡及寨沙镇。
拉沟区辖拉沟、民主、六樟、背塘、木龙、关江、大坪7个乡。
四排区辖四排、白合、思民、三排、新庆、和木、中平、石妙、马龙、吉云、泗湖、水头、江南、龙团、德占、那当16个乡。
头排区辖头排、二排,三江、夏塘、同化、同扶、合兴7个乡。
鹿寨镇辖街道居委会及思义、交通2个乡。居委会辖共和街、新凤街、十字街、建中街、桥头街5条街道。
1987年5月18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11个区镇改为四镇8乡,即鹿寨镇、雒容镇、中渡镇、寨沙镇、黄冕、平山、城关、江口、导江、龙江、拉沟、四排、共128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
1995年11月,平山乡撤乡设镇。
1996年,鹿寨县面积3133平方千米,人口约44万人。辖5个镇、7个乡:鹿寨镇、寨沙镇、雒容镇、平山镇、中渡镇、城关乡、黄冕乡、龙江乡、拉沟乡、四排乡、导江乡、江口乡。县政府驻鹿寨镇。
2000年,鹿寨县共辖4个镇,8个乡,128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
2002年11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将城关乡与鹿寨镇合并为鹿寨镇,原城关乡、鹿寨镇所辖的行政区域全部归鹿寨镇管辖。鹿寨镇政府驻原鹿寨镇政府驻地。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撤销龙江乡,整建制并入寨沙镇,寨沙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鹿寨县辖5个镇、5个乡:鹿寨镇、雒容镇、中渡镇、寨沙镇、平山镇、黄冕乡、江口乡、导江乡、拉沟乡、四排乡。
201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同意调整柳州市鱼峰区和鹿寨县行政区划:将鹿寨县雒容镇整体划归柳州市鱼峰区管辖,鱼峰区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其他城区行政区划不变。雒容镇位于鹿寨县城西南部,总人口6.8万人,总面积381平方千米,距离市区25千米。此次区划调整后,鹿寨县行政区域面积减少381平方千米。鹿寨县辖4个镇、5个乡:鹿寨镇、中渡镇、寨沙镇、平山镇、黄冕乡、江口乡、导江乡、拉沟乡、四排乡。
2012年鹿寨县辖5镇5乡,即鹿寨镇、雒容镇、寨沙镇、中渡镇、平山镇,江口乡、导江乡、四排乡、拉沟乡、黄冕乡,全县有122个村(居)委会。县境内居住有汉、壮、瑶、回、侗、仫佬、毛南、京、水、布依、满、黎、土家、蒙古等民族。
2014年12月,撤销黄冕乡、四排乡,设立黄冕镇、四排镇。
2016年,鹿寨县辖6镇3乡(118个村和社区),县政府驻地鹿寨镇。
目前鹿寨县县域总面积2974.8平方公里,辖6镇3乡120个村(社区),全县常住人口为337298人,有汉、壮、苗、瑶、回等34个民族。 [平山镇、江口乡、鹿寨镇、中渡镇、黄冕镇、导江乡、寨沙镇、四排镇、拉沟乡]
大美广西欢迎您!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