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假期数据全国第一,南京做对了什么?

刚刚过去的8天长假,南京文旅可谓是“热度拉满”!10月8日,某平台发布数据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文旅消费TOP10目的地城市中,南京排名全国第一,超过成都、西安、北京等热门城市。假期中,南京迎客200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9.4亿元,较去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30.2% 和34.8%。这座六朝古都,用多元文旅场景与深厚文化魅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若论核心吸引力,南京的历史文化无疑是最大看点,但放眼全国,历史名城文旅赛道的“内卷”早已白热化。南京如何“卷”出特色、“卷”出效果?答案或许藏在对文化资源的差异化打造里。

假期去南京江宁,游客可以这么度过一天:白天,在牛首山瞻礼庄严的佛顶骨舍利,观看演艺与敦煌数字展,体验烧箔福画、螺钿发簪等非遗手作;夜幕降临,来到山脚下的金陵小城,欣赏浪漫夜景,打卡“有凤来仪”凤凰飞天和“水上打铁花”演出,一秒穿越千年。“体验了具有六朝极致风雅韵味的金陵小城,非遗手作特别有意思。头一回观赏水上打铁花,太震撼了!”回忆起牛首山的体验,来自上海的秦女士意犹未尽。

其实,这样的沉浸式场景,在南京随处可见:瞻园里,沉浸式园林实景演出“金陵寻梦·夜瞻园”将传统演艺植入古典园林,带领观众一夜赏尽四大名剧;熙南里的笪桥灯市上,一场“百戏灯会”带游客感受既有传统深度又有时代广度的南京;长江路则限时开启步行街模式,用南京白局、古风巡游、文创市集等形式,为游客解锁了感受城市文脉的新视角……有别于传统景区的陈列式展览,南京把历史变成了可参与、可沉浸、可互动的场景,每处文化资源都成了“独家IP”,游客怎能不流连忘返?

火出圈的“苏超”赛事,也为南京带来了显著流量。10月4日,“苏超”淘汰赛首战在南京奥体中心打响,61355名观众来到现场,再次刷新中国业余赛事和“苏超”上座人数纪录。场外,全市有近80个第二现场同步直播,商圈、景点的大屏前聚满观赛人群,赛事热度不仅吸引球迷专程赴宁,更带动延伸出餐饮、购物、夜游等消费需求,成功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观赛体验非常好,有古塔有美食,还有互动游戏,孩子们玩得也很high。”在栖霞古镇的北区塔下通过大屏观赛的一名游客说。

不止足球,长假里的各类演出——从潮流澎湃的咪豆、DNA音乐节,到人气十足的华晨宇演唱会,再到高雅经典的森林音乐会、适合亲子节奏的高淳慢游ROCK音乐节,也成为撬动食宿消费的强劲杠杆,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能找到专属乐趣。而极具创新性的“票根经济”模式,更是有效带动了消费热潮。

为一口美食,奔赴一座城,“味蕾游”成为这个假期的旅游新风尚。南京的吸引力,还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8天长假,大批游客在南京的地道美食里,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人文风情。在南湖,斩半只鸭子再配一碗新鲜出炉的糖芋苗,是本地人与游客的默契选择;老门东的巷弄中,刚出锅的梅花糕冒着热气,咬一口便让人记住南京的甜;就连随处可见的鸭血粉丝汤店,也讲究“鲜”字当头,老鸭熬制的汤底、Q弹的粉丝、嫩滑的鸭血,一碗下肚便驱散旅途疲惫。美好的味觉体验成为南京留住游客的关键一环,越来越多游客愿意因此住下来,细细品、慢慢游。

历史和潮流碰撞,体育与美食相融,南京的“全国第一”,不仅是令人羡慕的数据,更是可触可感的美好与真实。这样的南京,你爱了吗?

(邵文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旅游   南京   假期   对了   数据   全国   游客   金陵   天长   铁花   城市   赛事   音乐节   场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