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寻踪:跟我一起去看看木心的“悲喜交集处”——“晚晴小筑”

三月的乌镇,烟雨初霁。青石板路泛着水光,临河的柳枝垂向水面,摇摇晃晃地蘸着春意。穿过东栅景区的喧嚣,循着财神湾186号的指引,我来到了木心故居“晚晴小筑”的木排门入口。

这座曾被诗人称为“悲喜交集处”的院落,外面看起来貌不惊人,简陋的门面和毗邻的几家店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块灰色布质的指示牌毫不起眼,上面写着“木心故居纪念馆”。

木心故居纪念馆入口处

这里自2021年开放以来,已成为众多读者与艺术爱好者心中的向往之地。在人声鼎沸的景区,也算是一块闹中取静的清雅之处,与木心先生的文人风骨很匹配。

刷过东栅景区门票(70岁以上免票),穿过木心纪念馆的三间门房,一扇青砖拱门后面,便是晚晴小筑的庭院。园中的红梅悄然绽放,在初春的寒风中,傲然挺立。

晚晴小筑前院的红梅盛开

红梅似火,热烈而纯粹,每一朵都像是从先生的诗行中走出。游客们驻足观赏,用镜头定格这美好瞬间,仿佛能从花影间窥见先生的风骨。红梅不语,却诉说着岁月的温柔与坚韧。

这里原来是木心幼年生活的孙家花园旧址,上世纪五十年代沦为翻砂工厂,直至2006年才被复原为木心故居“晚晴小筑”,先生晚年在这里度过了暮年的五个春秋。


红梅点缀的晚晴小筑

主楼是徽派风格的两层小楼,白墙黛瓦,檐角轻挑。门扉轻启,一股混着旧书与檀香的气味漫出来,沁入鼻息。玄关处悬着幅未装裱的水墨,画中孤峰突兀,题着"知我者,谓我心忧"。

一楼正厅朝南挂着一副挽联:“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幸私愿已了,彼岸无双草草逸笔唯叹壮志未酬”。这是木心临终前自撰的句子,由陈丹青执笔题写。两排中式扶手椅静默相对,仿佛在等着主人归来。

正厅朝南挂着木心生前自撰的挽联

生平馆的照片墙上,木心的一生被浓缩成四组影像:乌镇少年、上海画家、纽约隐士、晚晴归人。一幅幅的照片都是木心先生漂泊人生的侧写。

14岁躲进茅盾书屋读莎翁的狂喜,逆境中用写检讨的纸笔完成65万字手稿的孤勇,纽约地铁里戴礼帽、持手杖的绅士风度……

木心先生的书房一隅

书房的书柜里陈列着莎士比亚和福楼拜的著作,书桌却一尘不染。木心写作很少正襟危坐,灵感来时,他随手抓起纸巾或烟盒背面便写下句子。

文学馆的玻璃柜中陈列着《哥伦比亚的倒影》的初版。2006年这本书的出版,让79岁的木心终于有勇气回归故乡。木心回到乌镇时那句“没想到这一生我还能回来”,道尽半生漂泊的辛酸与慰藉。

晚晴小筑的走廊

餐室的沙发边立着一架老式唱片机,莫扎特的乐谱堆叠在一旁。木心曾说自己是“被画家与作家合谋掐死的音乐家”,这里的一器一物,都泄露了他对音律的眷恋。

最动人的是厨房。斑驳的瓷砖灶台上,一只搪瓷杯里插着干枯的芦苇,窗边竹帘半卷。护工小代回忆,木心晚年几乎足不出户,却总爱趴在厨房的矮桌上写作。

木心先生吃饭的地方

沿着木楼梯拾级而上,楼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是回应访客的脚步。二楼书房的百叶窗漏进细碎金斑。玻璃柜里,《文学回忆录》的手稿泛着毛边,蝇头小楷间夹杂着英文批注与乐谱符号。

据说木心先生常在凌晨写文作画,案头永远备着三种笔:钢笔写诗,毛笔作画,铅笔改稿。墙角钢琴盖半开着,黑白琴键上还留着他的指纹,这位自称"音乐囚徒"的老人,最终把音符都熬成了文字。

木心先生写作画画的地方

这里还有一间带壁炉的客厅,桌上摆着木心从纽约淘回的巴陇酒壶和旧相框,玻璃后面是托尔斯泰与伍尔芙的肖像。陈丹青曾说,木心晚年常在此烧毁手稿,火光升腾中或许是未竟的遗憾。

转进画室,墙面上挂着未完成的转印画。案头仍散落着颜料碟与未完成的转印画——这种独创技法将水墨与西方抽象融合,就像他笔下“卧东怀西”的自白。蓝黑颜料在宣纸上晕出混沌天地。管理员老周指着工作台裂缝间的墨迹说:"先生作画像打仗,颜料能溅到两米外的走廊。"

木心先生用过的斗笔

后园假山的背阴处,苔藓正在雨季疯长。木心曾在此栽种石榴与芭蕉,如今只剩紫藤年年赴约。虬结的老根爬上西墙,新生的藤蔓却执拗地伸向河道——像极了主人半生流离的轨迹。

石桌凹陷处积着雨水,倒映出云影匆匆,恍若那年陈丹青在此劝说先生出版诗集时,杯中晃动的茶汤。园丁老赵修剪着罗汉松,絮叨起旧事:"先生总说草木最知进退,该落叶时不强留。"

晚晴小筑天井里的花草小景

有位银发老者对着书房屏风三鞠躬,导游见怪不怪:"他是这里的常客,来自宝岛的老爷爷,说是在木心先生的文字里找回了父亲的模样。"

离开前,我在出口处的纪念品柜买了一套《木心遗稿》。看着游客们举着手机匆匆打卡,角落里一位老者正用铅笔临摹着故居的青瓦白墙,现代快与从前慢相互交融,难解难分。

木心故居的卧东怀西之堂

回望门楣上“晚晴”二字,想起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句子。木心用五年光阴,在这块方寸之地完成了与故乡、与岁月的和解。

而来此参观的每一个访客,带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在喧嚣的凡尘中守住内心刚强不屈的“小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朝南   悲喜交集   纽约   手稿   红梅   景区   故居   纪念馆   颜料   晚年   书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