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架起“红色桥梁”承德老区红色旅游迎“黄金时代”

2025-10-04 11:35

来源:中国网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以前从北京来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路上就要折腾三四个小时,现在坐高铁1小时就到了,带着孩子来一次红色旅游特别方便。”10月2日,刚刚走出承德南站的北京游客张先生感慨道。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又有新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带着孩子乘坐高铁来一场红色之旅,让孩子在游玩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承德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建党建政时间都比较早。全市有138个乡镇、1278个村属于革命老区,分别占到总数的60%。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曾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战争年代,承德地方党组织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承德全市共有革命遗址292处,其中党的重要机构旧址74处;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遗址2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遗址86处;具有重要影响的革命烈士墓101处、纪念设施29处。京哈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正以飞驰的速度激活这片红色热土的旅游活力,让老区的红色记忆在便捷交通中愈发鲜活。

高铁缩短时空距离 红色客源“圈”不断扩大

高铁开通前,崎岖山路曾是制约承德市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更是承德红色旅游发展的“短板”。如今,承德至北京最快49分钟可达,京津冀“1.5小时交通圈”的落地,彻底打破了交通壁垒。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的承德有了高铁飞速发展的助力,如同插上了翅膀,打通了区域发展的任督二脉,驶入了快车道。据铁路部门数据显示,高铁开通后,北京至承德旅游客流增长120%,其中红色旅游景区接待量由原来的28%提升至42%。不仅京津冀游客纷至沓来,借助高铁网络的辐射效应,沈阳、吉林等周边城市的红色旅游也相继火了起来,老区红色旅游的客源半径直接扩展。

旅游线路随之升级 红色体验“链”愈发完整

交通的蝶变为旅游资源整合创造了条件。承德借助高铁开通契机,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旅游文化和创新利用,推出缅怀红色旅游主题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质量。从金山岭长城国歌广场的“歌唱祖国之旅”,到隆化董存瑞纪念馆的“缅怀先烈之旅”,再到塞罕坝纪念馆的“精神感召之旅”,串联起长城抗战遗址、革命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等核心资源。同时,“高铁+景区直通车”同步落地,游客走出高铁站即可直达各红色景点,解决了“最后 一公里”的问题。“以前去这几个红色景点要花一周时间,现在跟着红色经典线路走,太方便了。”游客王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游客的心声。

促进文旅融合赋能 红色经济“带”持续延伸

高铁不仅引来了客流,更激活了当地的红色产业链。在一些红色景区附近,村民们将老宅改造成“红色民宿”,推出“特色家乡菜”,生意火爆;塞罕坝景区附近的文创店里,印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笔记本、塞罕坝精神主题书签等产品备受青睐。“红色+生态”“红色+民俗”“红色+文创”等新模式正在不断涌现,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相关产业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承德特产的山楂制品、有机杂粮等老区特产也搭上“红色旅游快车”,实现了“浏览红色景点、带走老区味道”的双赢。

动脉激活发展动能 红色影响“力”持续提升

高铁,中国亮丽的名片。正是这张名片带来的影响力,让老区承德焕发了生机。承德平泉,著名的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和纪念设施。这里曾发生承德保卫战等重要战役,《毛泽东选集》中记载的桲椤树战役即发生于此。当地现存宋营子烈士陵园、平北镇北房身村三道沟伏击战遗址等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和抗战遗迹。现在,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越夏香菇生产基地,食用菌产业带动老区3.5万户、12万余人增收致富和就业。2024年,平泉市看中了高铁这张“国家名片”的影响力,“平泉香菇”高铁冠名列车隆重发车,“中国速度”带领“平泉香菇”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高铁飞驰,展现品牌力量,革命老区平泉以高铁为媒,实现农产品品牌精准传播,助力老区农民持续增收。

飞驰的高铁穿越燕山山脉,载着八方游客驶向红色热土。在承德,红色历史正借助便捷交通焕发新生,老区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在轨道延伸处徐徐展开。

(供稿人:董策、平巍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旅游   承德   老区   黄金时代   桥梁   红色旅游   红色   平泉   遗址   游客   隆化   董存瑞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