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么“离谱”的场面吗?郭靖黄蓉不在襄阳城头守城,反而开着巴士闯进了诸葛亮隐居的隆中!有人拍手叫绝,有人直呼“胡闹”。但我要说,你们又慢了一步! 当别的城市还在纠结“该宣传历史还是迎合市场”时,襄阳已经用一辆巴士,把千年的文化脉络彻底打通了!
10月5日,襄阳隆中。
“郭靖黄蓉”开着免费的“侠义襄阳”号旅游巴士,缓缓驶入古隆中景区。
车门打开,“郭靖”一路小跑,抱拳迎上“诸葛亮”,“黄蓉”笑语盈盈地拉着“黄月英”唠家常。
这一刻,金庸的侠义江湖撞上了三国的忠义史诗。
这不是穿越剧,这是襄阳文旅的最新尝试。
更妙的是,游客们不但没觉得违和,反而兴奋地举起手机。
为什么?
因为侠义与忠义,本就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体两面。
当“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遇见“鞠躬尽瘁”的忠之典范,这种碰撞产生的文化共鸣,远超任何单方面的宣传。
襄阳,一座被侠义与温情浸润的城。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襄阳这片土地上,侠义精神的传承从未间断。
西晋的羊祜在此驻守,未曾挥剑,仅凭仁德便令对手折服;
南宋的岳飞更是在这里,将“精忠报国”的热血洒满山河;
这份肝胆相照的精神,在抗日英雄张自忠以身殉国时,化作了冲天的豪气。
而今天,这份大义早已融入寻常巷陌的烟火气里。
是张雪梅十四年如一日,像亲人一样照顾着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是“抱火哥”万文韬,在千钧一发之际抱起燃烧的煤气罐,完成了一次“与死神共舞”的壮举;
是用尽一生时间寻找58名牺牲战友骸骨的老兵熊子勋;
是深夜跃入水中救起陌生生命的出租车司机王明华;
是割皮救父的王子豪,是背母上学的程威……
你看,无论时代怎么变,襄阳人骨子里的那个“义”字,从来都没变过。这份跨越千年的侠义精神,早已融入襄阳的城市血脉,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底色。
从“丑郭靖”到“侠义巴士”,襄阳做对了什么?
面对争议,襄阳展现了惊人的包容和智慧。
还记得武汉花车巡游中因“丑萌”被热议的郭靖吗?面对全网调侃,襄阳没有退缩,反而顺势发出“英雄帖”,全网寻找最帅“靖哥哥”。
这份从容背后,是这座城市对自身文化底蕴的绝对自信。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敢让虚构照进现实。”
这份自信,让襄阳有勇气打破常规,用创新的方式传承千年文化。
襄阳的探索,给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上了一课。
文化的传承,不是把历史锁进博物馆,而是要让它们“活”在当下、“火”在人心。
当游客为了寻找“郭靖黄蓉”而来,他们带走的不仅是照片,更是一颗“侠义”的种子。这比背诵十首唐诗更能触动人心,比武侯祠前打卡更有温度。
“用最具辨识度的IP破圈,带动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就是襄阳交出的完美答卷。
所以,别再争论“该用郭靖还是诸葛亮”了。襄阳用一辆巴士告诉我们,我全都要!
这或许就是当代文旅融合最生动的注脚,让千年的文化在当下鲜活地流动起来。
写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塑造了襄阳侠魂的金庸先生。
当年先生远去,无数市民自发地走上古城墙,用星星烛火照亮了襄阳的夜空。
那光影摇曳,仿佛在说,您书写的侠义传奇,由我们,在这座真实的城池里永远接续……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国庆假期结束后,如果这辆“侠义巴士”准备开通一条正式的观光线路,还是免费开放,你会怎么设计站点?如果觉得一辆巴士不够,你最希望下一位岀场的是哪位英雄人物?是杨过还是欧阳克?是郭襄还是梅超风?
在评论区说出你的创意,或许有一天,它真的会成为现实!如果你也被襄阳的这次尝试打动,不妨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文旅创新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作者系旅游自媒体,省级摄影家协会"文艺两新"委员,二十余年坚持"影像从心",专注文旅创新观察)
【版权声明】
本号图文版权归「泡鱼儿」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搬运及截图、盗图。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号,获取授权。谢谢!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