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驾青海失联后续:行车记录曝光,警方介入,四疑点细思极恐

钟先生是广西玉林人,36 岁的他在西藏林芝经营一家小型电商公司。近年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他每天处理订单、回复客户咨询常至深夜,近半年体重下降 10 斤,精神状态也愈发紧绷。2025 年 8 月,他决定暂停工作,自驾回广西老家 —— 一来想借沿途风景缓解压力,二来也想看看许久未见的父母。

出发前,钟先生给母亲发了详细行程规划:8 月初从林芝出发,沿青藏线途经青海,计划 9 月或 10 月抵达玉林,期间会每天报平安。8 月中旬,他还在青海西宁给家人寄了当地特产,微信里跟妹妹调侃 “青海的羊肉比西藏的更嫩”。可从 8 月 27 日起,家人便再也联系不上他 —— 母亲连续三天发微信无回复,拨打手机始终关机;妹妹登录两人共用的购物账号,发现他没有任何新消费记录,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蔓延。

9 月初,钟先生的家人赶到西藏林芝,在警方协助下调取其消费轨迹:8 月 27 日下午,钟先生在青海格尔木市一家加油站加过油,银行卡消费了 320 元;监控画面显示,他驾驶白色小轿车离开加油站后,往无极龙凤宫至西王母瑶池的方向驶去,这是他最后出现的清晰影像。随后一个多月,家人请专业搜救队、在社交平台发布寻人启事,甚至沿着青藏线逐个村镇打听,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直至 11 月 1 日,救援人员在格尔木市拖拉海沟的废弃玉石矿区发现了那辆白色小轿车。​

二、废弃矿区的车辆:处处透着反常的现场​

11 月 1 日午后,救援人员在拖拉海沟一处废弃车间旁发现了钟先生的车。这片矿区早已无人开采,四周是灰褐色的碎石坡,只有几间破旧的厂房骨架立在风中,白色的车身在荒凉背景里格外显眼。走近后,第一个反常细节便映入眼帘:车外四个监控摄像头的镜头,都被剪成小块的电工红胶布严丝合缝地贴住,胶布边缘残留着手指按压的褶皱,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

打开车门时,一股淡淡的灰尘味扑面而来。车内没有打斗痕迹,座椅、脚垫都保持整齐,甚至连副驾驶座上的矿泉水瓶都摆得端正,看不出任何挣扎或慌乱的迹象。后座放着钟先生的行李箱,拉链拉得紧实,里面的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常用药品都在,唯独少了他出门必带的黑色双肩包 —— 家人说,那包里装着他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充电宝,是他与外界联系的关键物品。​

警方勘验时还发现,车辆油箱里仍有大半箱汽油,钥匙不在车内但车门完好关闭,既没有被撬锁的痕迹,也不存在野兽袭击的迹象(车身无抓痕、车内无动物毛发)。“车子能正常启动,不像出现故障的样子。” 参与勘验的民警介绍,他们已将车辆拖回警局,对方向盘、车门把手等部位提取 DNA,试图找到除钟先生外的其他人员痕迹。​

更让人揪心的是矿区的环境:当地夜间气温低至零下 5℃,野外常有狼、熊等野生动物出没。救援人员沿着车辆周边 5 公里范围搜寻,只找到几串模糊的脚印,因近期有过降雪,脚印很快被覆盖,无法判断是否属于钟先生。“要是他当时离开车辆,要么会因失温遇险,要么可能遭遇野生动物,生存概率很低。” 救援队长的话,让在场的家属愈发焦急。​

三、行车记录仪:中断的画面与深夜神秘人​

11 月 4 日,钟先生的哥哥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了行车记录仪的部分内容,两段关键画面让事件更显诡异。第一段记录的是 8 月 27 日下午,也就是钟先生失联当天的场景。​

视频里,钟先生的车多次偏离主路,驶入狭窄的碎石小道。下午 4 点 50 分左右,他第三次将车开上一条上坡路 —— 镜头里能看到路面布满碎石,坡度约 30 度,车轮碾过石子时发出 “哒哒” 声。“这路怎么这么陡?” 钟先生的叹气声从记录仪里传出,他尝试三次冲坡,每次车轮都在半路打滑后退,发动机发出沉闷的轰鸣。最后一次冲坡失败后,他骂了句 “倒霉”,开始倒车调整方向,可没倒几米,车身突然颠簸了一下(推测是陷入碎石坑),画面随即黑屏,只剩下电流的 “滋滋” 声,之后再无动静。​

第二段画面的时间戳显示为9 月 20 日 22 点 48 分—— 此时钟先生已失联近一个月。镜头里,前挡风玻璃上凝结着一层薄冰,冷白色的月光透过冰花照进车内,能看到车外一片漆黑。突然,一个穿着深色棉袄、身材壮实的男子从车左侧走近,他戴着深色帽子,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面部特征,只能判断年龄约四五十岁。​

男子手里拿着一张灰扑扑的旧床单,动作麻利地将床单展开,从车顶一直盖到前挡风玻璃,全程没有说话,也没有触碰车门。盖好后,他转身沿着碎石坡走远,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里,画面随后彻底变黑,再也没有任何记录。“这个时间、这个地点,突然出现这么个人,太不正常了。” 钟先生的哥哥在视频配文里写道,他已将这段影像交给警方,希望能通过技术手段还原男子样貌。​

四、四大疑点:萦绕在事件中的谜团​

随着调查深入,四大疑点成为警方和家属关注的核心,每个细节都透着反常,让事件性质变得复杂。​

第一个疑点是 “谁遮挡了摄像头”。从时间线看,摄像头被贴胶布、挡风玻璃被盖床单,都发生在车辆陷停之后。是钟先生自己所为?如果是,他的目的是什么?(躲避监控?还是有其他隐情?)如果是他人操作,对方又是如何接触到车辆的?(车门未被撬,难道有钥匙?)​

第二个疑点聚焦在 9 月 20 日的神秘男子。这片矿区人迹罕至,深夜为何会有男子出现在此?他与钟先生是否认识?盖床单的行为是出于善意(帮车辆遮挡风寒),还是为了掩盖什么?截至目前,警方已走访周边牧民,暂未找到符合该男子特征的人员,矿区周边也没有监控能捕捉到他的行踪。​

第三个疑点与手机信号有关。运营商数据显示,8 月 29 日上午 10 点至下午 1 点(钟先生失联第三天),他的手机曾在拖拉海沟附近短暂接入信号,持续近 3 小时。对失联人员来说,这是绝佳的求救时机 —— 哪怕只发一条短信、打一个简短电话,都能传递位置信息。可警方查询发现,这段时间里,钟先生的手机既没有拨打过 110、120,也没有给家人或朋友发过信息,通话记录和短信记录全是空白。是他没发现信号恢复?还是当时已失去自主联系外界的能力?他的手机、电脑等物品又为何会失踪?​

第四个疑点是 “车辆为何两个月未被发现”。当地牧民表示,拖拉海沟虽废弃,但偶尔会有牧民赶着牛羊经过,“外地牌照的白色小轿车很显眼,要是看到肯定会有印象”。可截至车辆被发现,没有任何牧民表示见过它,仿佛车辆是凭空出现在矿区一样。​

五、警方介入与家属的坚持​

目前,格尔木警方已成立专项调查组,除提取车辆 DNA、调查神秘男子外,还在梳理钟先生失联前的社交关系、生意往来,排查是否存在经济纠纷或其他矛盾。因暂未发现明确的刑事案件证据,警方暂未立案,但调查仍在全力推进。​

钟先生的家人没有放弃。他的哥哥每天天不亮就带着无人机出门,在拖拉海沟及周边 20 公里范围进行地毯式搜寻,无人机镜头扫过每一条沟壑、每一间废弃厂房,却始终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他还联系了技术公司,尝试通过行车记录仪里的模糊影像还原神秘男子的面部特征,“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我们都要试”。钟先生的母亲则在矿区附近搭了临时帐篷,每天都去车辆被发现的地方走一走,手里攥着儿子的照片,逢人就问 “有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11 月中旬的青海,寒风裹着碎石掠过矿区,钟先生的寻人启事贴在沿途的电线杆上,照片里的他笑容温和,上面 “如有知情者,请联系我们” 的字迹,被风吹得有些模糊,却依旧传递着家人不曾放弃的期盼。路边的枯草上结着白霜,仿佛在无声等待着线索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旅游   青海   疑点   警方   行车   男子   矿区   车辆   海沟   碎石   发现   林芝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