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再行记之九十九 贺州篇之三 黄姚古镇(2)

从门楼进入古镇古街道,蹦亮伽石板路,年深日久,被踩的光滑如镜,显得古镇的年月沧桑。

我挑选主要景点参观。首先进入了郭家大院,是黄姚古镇著名的景区之一。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距今有近200年的历史,院子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当地平地庭院式建筑。由大门、庭院、正厅、厢房祠堂组成。布局精巧,内涵丰富

庭院左右各有一道圆拱门,分别叫月亮门和太阳门,月亮门由61块,太阳门由62块青砖砌成,寓为出人头地。大门对联为:“汾阳世冑 ,点颔家声”。内门联为:“禾木发千枝皆为一本,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始祖为汾阳郭子仪。祠堂联为:“系谱接汾阳维佐聚芝乾志瑞,当春群发达肇兴家运萃祯祥”。郭氏历代名人辈出,当代也出不少杰出人才。

宅内客厅保存道光年间朝廷赐匾:“稀龄举案”,以表彰郭家其和谐的家风。

庭院内,陈列古代和近现代各种农具,供游人参观。

然后,去龙畔街,是古镇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建筑气派,是黄姚古镇官宦居住代表之作。

门前的拌马石和旗拴及完整的石鼓,昭示着豪门的气宇非凡。进大门有阶梯式台阶,寓意“步步步高升”,主人为莫霭然,官居为直隶州同知、通判。人称“莫司马”,故这大院为“司马第”。

它是一座三开三进式的建筑,后座正厅地基高出地面近70厘米,是名副其实的“高门大户”。前座为门厅,两旁为耳房,中座正中为天井,两边为厢房,后厅为正房,正厅里放置着隔扇和案台,扇上精美的镂花雕饰,前座与后座的的檐墙上,也绘有山水、花鸟和一些神话故事。

街中心有个小广场,中间有个古戏台,始建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乾隆、光绪年间及近年曾多次修缮,属于单檐歇山式木石砖瓦结构,整座戏台平面均呈“凸”形字形,台面高出地面1.65米,是一座八柱式。带后头,厢台边栏的亭阁式戏台,楹联匾,古色古香,古代与现代节假日,有各类演出节目。

在安乐街,有个安乐寺,清初顺治年间建的,当时壮瑶起义,千总李道清率兵镇压,取得胜利,回营不久病逝于此,为纪念他建个庙宇,取名“安乐寺”,到里面转一圈。

街里还有古邮局、客栈,抗期间何香凝、高士其、欧阳予情、梁漱溟等一批民主人士、科学文化名人曾迁至黄姚古镇住过,坚持斗争,有他们的故居,中共广西省委、工委旧址、我分别看一看。

在街头巷里的商铺、小吃街,如:林家铺子、黄姚豆鼓棘椒酱、80生产队等走马观花的巡视一眼。

走进镇外逛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旅游   贺州   再行   广西   古镇   汾阳   安乐   正厅   戏台   司马   庭院   年间   厢房   祠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