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陆续分享《赣州地标》十八区县系列,预计整理发表100篇,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欢迎关注转发宣传。
本头条号从导游的视角游览景区,有专业的导游词,有旅途的调侃,有带班的思考,也有带团路上的诗和远方,更有日常生活的泪和辛酸,持续更新《赣州地标》《唐江生活》《薛导游记》系列。
(点击可导航前往打卡)社迳乡老屋村村民委员会

(图片来源:全南融媒体中心)
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 —— 永新围屋,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 位置
-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社迳乡老屋村。
- 建筑年代
- 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
- 建筑结构与风格
- 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呈 “四方形”,长和宽约为 28 米,建筑面积约为 800 平方米左右。四面房屋为二层,内有走马廊,四角有炮楼,东南角炮楼部分为三层,具有典型的客家围屋建筑风格。

景点 全南县永新围屋
历史背景与红色故事
- 革命火种转移
- 1928 年春节前后,中共广东省南雄县委组织发动农民暴动失败,敌人疯狂搜捕残杀。中共南雄县委书记曾昭秀等一行五人,化装成挑夫,来到社迳大曾屋村,以这里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
- 党小组的成立
- 1929 年 8 月,秘密成立中国共产党大曾屋党小组,这是全南县第一个党小组,曾祖生担任党小组组长。党小组成立后,多次秘密召开会议,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领导全南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
- 掩护脱险与群众斗争
- 1929 年 9 月,国民党南雄县县长王名烈带着五百多名军警到社迳大曾屋村搜捕曾昭秀等人。在曾祖生等人的掩护下,曾昭秀等人成功脱险。敌人恼羞成怒,抓走 12 名群众做人质,而被抓群众坚贞不屈,后村民筹集五百多块现大洋将他们保释回来。
现状与保护开发
- 文物保护单位
- 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红色旅游建设
- 以永新围屋为依托,该县启动 “红色乡里大曾屋” 省 3A 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修缮永新围,打造了该县首个 “初心馆”“全南县委党校大曾屋分校” 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还建设了红色纪念广场、荷塘观光木栈道、百姓大舞台、党员干部培训楼等,串联起红色环村参观路线。
以下是一条以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旧址永新围屋为核心的游览路线,可让游客充分感受当地的红色文化与乡村风貌:
- 红色纪念广场
- 这是游览的起点,广场宽阔庄严,是为纪念革命先辈和他们的英勇事迹而建。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氛围,可在此拍照留念,了解全南的革命历史背景。
- 永新围屋
- 从红色纪念广场出发,步行前往永新围屋。围屋内保留了许多当年的历史遗迹和陈列展示,如党小组成立的相关介绍、革命先辈使用过的物品等。你可以聆听导游讲述曾昭秀等革命先辈在此开展活动、成立党小组的故事,感受革命的艰辛与不易。
- 初心馆
- 位于永新围屋附近,是全南县首个初心馆。馆内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了全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历程,以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全南的革命岁月和建设成就。
- 荷塘观光木栈道
- 参观完初心馆后,沿着木栈道漫步在荷塘边。栈道两侧荷花摇曳,景色宜人。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与美丽,体会到红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
- 百姓大舞台
- 这里是村民们举办文化活动、表演节目的地方。如果时间凑巧,你可能会看到当地村民表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感受全南的民俗文化魅力。
- 党员干部培训楼
- 了解当地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情况,感受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按照上述路线游览,既能深入了解全南县第一党小组成立的历史背景和革命意义,又能欣赏到当地美丽的乡村风光,感受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下期预告:赣州地标(61)全南县炉迳三南县委扩大会议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