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六,10月7日晚,2025大良鱼灯会启动仪式暨鱼灯巡游在升平社区康帅府举行。超过200人的巡游队伍汇集鱼灯货郎、彩旗队与舞龙队等方阵,在喧腾的锣鼓、鞭炮与观众欢呼声中,正式拉开巡游序幕。
本次活动由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大良街道办事处主办、大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大良升平社区承办,大良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顺德区图书馆、共青团大良街道工作委员会、大良街道文化中心(文化站)、大良街道中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大良街道南华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多个单位协办。
本届鱼灯会于10月7日至8日举办,以“游鱻则灵”为主题,推出民俗巡游、鱼灯展、欢喜鱼市、鱼灯宴、青年艺术空间及社区互动体验等多项活动,内容更加多元丰富。
民俗大巡游,一夜鱼龙舞
当晚,现场洋溢着祥和欢庆的节日气氛。由非遗传承人潘智江团队历时一个多月制作的两盏大型鱼灯率先亮相,引来观众阵阵喝彩。传统锦鲤大鱼灯长6米,寓意锦绣前程、吉祥好运。金色定制款鱼灯长6米,寓意着金玉满堂,国泰民安。在鱼灯点睛和击鼓启动仪式后,万众期待的民俗大巡游正式开始。
晚上8时许,巡游队伍从康帅府出发,大良鱼灯、南朗鱼灯、八音锣鼓柜、众涌飘色、醒狮、麒麟、提灯、彩旗、鱼灯舞、鱼灯货郎等多个巡游方阵有序前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由大良街道办事处、德良集团和伊丽莎白集团联手定制设计的鱼灯仙女队。巡游途中,各队伍与市民游客亲切互动,展示大良民俗和非遗之美。
沿途市民游客深受感染,纷纷就近购买小鱼灯、化上巡游鱼灯妆容,自发加入巡游队伍。“这里节日氛围特别浓厚!”市民叶女士展示刚购买的鱼灯文创产品时说,“鱼灯既漂亮又寓意美好,我特意买一个作纪念。”
市民陈女士则表示:“去年因工作未能参与,今年特意约朋友前来打卡。尽管下雨,场面依旧壮观,大家热情不减。明年我们还会再来。”
非遗与在地艺术融合,多个项目呈现社区焕新
鱼灯会是顺德大良特色的节日活动,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广府地区的重要民俗盛会,今年更成功入选顺德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次活动通过多个活动融合非遗与在地艺术,带领市民游客深入体验鱼灯文化,感受其艺术内涵与社区活化成果。
10月7日至10月8日,欢喜鱼市在凤城幼儿园隔岗大街举行,汇聚20多个美食与文创摊位。此外,康帅府官方摊位、凤幼停车场和鱻之井三处设有活动手册购买点,市民游客购买手册可参与“循灯齐福”集章有礼挑战。
借助鱼灯会平台,主办方邀请多位青年艺术家对升平社区内的空置旧屋进行创意改造。昔日沉寂的老宅经艺术点缀重焕生机,成为鱼灯会期间独具特色的文化空间。
活动期间,全国鱼灯展览也限时开放,除了大湾区内的大良鱼灯、新会鱼灯、沙头角鱼灯等,还有徽州流派的瞻淇鱼灯与江南流派的青田鱼灯、洞头鱼灯等一同展出,市民游客可一站式领略全国鱼灯艺术风采。
10月8日,活动主办方特邀顺德名厨于康帅府设大良鱼灯宴,延续巡游的热闹氛围,展现“世界美食之都”的独特魅力。席间将拍卖多盏寓意吉祥的鱼灯,让市民把“好运”带回家。宾客在品味美食之余,还可参与鱼灯小巡游,沉浸式体验节庆乐趣。
非遗、历史街区焕新,人文价值点亮城市活力
当前,大良街道正扎实推进佛山历史文化名城顺德大良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项目,以“绣花功夫”对宝华巷、名扬里等片区实施微改造与精提升,推动镬耳山墙下的传统空间与现代消费体验有机融合,实现“老街区·新生活”与“老传统·新表达”的有机结合。同时,锦岩公园、钟楼公园TOD综合开发、华盖路步行街提升等工程协同推进,进一步增强了历史城区的文旅承载力与体验深度,为构建“古今双城”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IP,鱼灯会展现了大良在资源整合、文化包容与创新表达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人文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生动范例。
大良街道升平社区党委书记李志业表示,鱼灯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社区居民与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希望通过赏鱼灯、游园等活动,鼓励居民走出家门,增进邻里情感,共同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为社区繁荣注入持久动力。
文/顺德融媒记者李凤瑶
图/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