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研学】
5月20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北京举办文旅招商推介活动。本次活动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主办,通过“推介+展演+互动”三位一体模式,全方位展现印江文旅魅力。
发布会现场:文化盛宴与未来蓝图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秦会刚在致辞中说,印江按照省委、市委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化的决策部署,发挥生态优势,用好独特资源,打造成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的旅游热地;深耕文旅融合,丰富产业业态,打造成“全域布局、全业融创”的产业高地;精诚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成“海纳百川、诚信公正”的兴业福地。
活动现场,印江与中健盛辉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亿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签约,将围绕非遗等在地资源开发、文创开发等领域展开合作。现场还设置非遗与农特产品展示环节。嘉宾亲手体验扎染工艺,在古法造纸上挥毫泼墨,品味梵净山翠峰茶的醇香。
从田间到舞台:一曲“村戏”唤醒千年乡愁
活动现场,一群身着土家族盛装的演员和非遗传承人,踩着《摆手舞》的鼓点翩然登场。他们手中的红伞翻飞如蝶,傩戏面具在光影中忽明忽暗,一曲《要选同心合意人》的山歌直冲云霄。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首次将“村戏”舞台搬到北京。
在印江的村寨里,农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他们的歌声里有稻田的清香,舞步中藏着祖辈的传说。《红伞》演绎着土家族婚俗的热烈,《打垒堆》重现土家族敬酒礼仪,生动展现土家儿女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而《要选同心合意人》则用山歌对唱诉说着民族的情感密码。
这场展演的背后,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与创新。自2024年7月印江启动梵净西游记文旅推介活动以来,该县以“村戏”为载体,搭建起“村级排练、乡镇组队、县城展演”的三级联动体系,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舞台。
“村戏”撬动文旅,泥土生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村戏”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15日,“贵州村戏”全网播放量突破6.5亿次,话题浏览量达5.3亿次,印江文旅账号粉丝量激增10倍。这种“流量奇迹”背后,是“村戏”对文旅产业的深度撬动。
游客蜂拥而至:2024年“村戏”活动现场,单场观众最高突破2万人,带动周边地摊经济火爆,小商贩产品被抢购一空;
非遗焕发新生:通过扎染、古法造纸等非遗体验,印江将文化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消费场景,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旅游线路升级:依托“村戏”IP,印江联合周边县市推出“土苗文化探秘之旅”,串联梵净山、大圣墩等景区,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从田间到舞台,从村寨到北京,印江以“草根文化”为支点,撬动了文旅融合的新格局,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
本文来自【人民研学】,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