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铁路是中国最早建成的一条铁路,它的诞生和重建,是近代中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缩影……”
日前,百组亲子家庭来到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在这座拥有着百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共同感受工业文明的历史脉动与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
据悉,这些亲子家庭参与的是虹口区社区学院主办的以AI赋能的人文行走主题活动之“探寻工业足迹、重温红色江湾”。
该活动于7月19日在虹口区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拉开帷幕,百组家庭全程打卡了明珠创意产业园、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明珠园火车头广场和时光隧道四个点位,活动旨在让参与者了解淞沪铁路江湾站的前世今生,学习江湾站所承载的历史精神。
视频加载中...
活动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理念,将数字阅读、AI创作融入互动环节,让亲子家庭在行走中既体验人文乐趣,又感受科技魅力,让百年工业遗产在亲子互动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老厂房到今天的创意园,园区里的各种历史遗迹也焕发了新生……”走进明珠创意产业园的路演中心,在人文行走企业导学志愿者的讲解中,孩子和家长聆听着园区的历史和发展。
在该点位设置的“巧手搭模型”环节中,孩子、家长和志愿者分工配合,拼搭火车模型,在互动中重温铁路历史,于团队协作里感受工业发展的脉动。
在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人文行走青少年导学志愿者将江湾站历史娓娓道来。
“这里抬头就能看到呼啸而过的地铁3号线,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感油然而生。”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道。
“何家湾站在哪里?”“上局徐段是什么意思?”明珠园火车头广场上,一群孩子正围着市民导学志愿者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志愿者也耐心地一一回答他们。
现场,一张“淞沪铁路”地图被徐徐拉开,孩子和家长需要齐心协力将小球从“吴淞口炮台湾”运送到“宝山路”终点站……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亲子家庭“重走淞沪路”。
行走到“时光隧道”点位,大家见到了淞沪铁路铁轨“真身”,场馆导学志愿者在此向大家介绍淞沪铁路的运行、铁轨的构成等方面知识,大家在此打卡、留念,参与“铁轨接力”比拼。
在行走的过程中,AI创作也融入互动环节。孩子们手持智能设备,拍摄下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借助AI软件,将拍摄的照片转换成风格各异的图片,有的变成了复古色调的油画质感,有的呈现出科幻未来风,在科技的加持下,让这些记录下历史的照片焕然一新,也为此次人文行走增添了别样的乐趣与记忆。不少家长则在与AI的互动中更深入地了解行走点位的历史故事。
据介绍,此次活动以助力社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大思政课建设为核心目标,深度挖掘并依托虹口作为“文化三地”的独特资源优势,创新采用“线下沉浸式体验+线上数字化赋能”的双线学习模式,让家庭成员在共同探索人文的过程中,同步学习各类课程知识,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让人文行走课堂真正移动起来。
记者:张燕丽
图片:虹口区社区学院、虹口摄影家协会
来源:上海虹口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