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首发暨百场红色剧本游启动仪式于5月16日在珠海市金湾区博物馆举行。作为珠海首部由官方发布及运营的红色剧本游,该作品以珠海“红色三杰”之一林伟民的成长故事为原型,创新探索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博物馆游览载体。在有效丰富党建工作形式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学习了解红色历史。
剧本游
“跟着剧情去逛展”
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让红色故事再绽光彩。金湾区博物馆在深入理解馆藏文献,还原和遵照历史真实记录的前提下,结合当下流行的沉浸式体验互动新模式,创新引入剧本游载体,解锁“跟着剧情去逛展”的博物馆游览新形式。
此次首发的《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珠海分社为金湾区博物馆量身打造。该作品以出生于香山县三灶岛西洋田村(现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鱼月村)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者林伟民为主角,以林伟民组织领导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事件为主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艺术加工。
剧本历时一年打磨出炉,内容涵盖了林伟民从帮助本地乡亲,到领导香港海员谋出路;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组织成立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到带领海员工人开展斗争;从破除艰难险阻到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胜利的系列重要事件,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整个剧本游总时长约2小时,包含10名角色、3个推理环节、3幕故事分享及角色沉浸扮演等环节,让每名参与者以第一人称视角的形式“体验”与林伟民并肩奋斗的革命历程。参与者将跟随寻找线索、互动演绎、收集粮食、夺回牌匾、找出叛徒等剧情机制的推进,置身于1922年的工人运动中,通过合作、竞争、分析等方式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为进一步突出沉浸式体验效果,让参与者深入理解角色,金湾区博物馆在馆内开辟专门的剧本游体验场所,依据史料记载还原100年前早期工人运动的场景。同时,通过不同人物的服装更换和道具使用,营造能让参与者代入时代背景和角色的环境。
年内组织100场活动
金湾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红色剧本游依托博物馆现有基础设施,突破了传统的观展和讲座模式,给了观展群众更多样的选择,有望吸引更多年轻受众。通过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的视角转换,以“青春化表达”让红色文化传承“入脑入心”。
启动仪式当天,金湾区博物馆邀请区内百名党员作为首批参与者进行现场体验。“红色剧本游跳出了传统看和听被动接收的模式,调动起了参与者主动探索的兴趣,参观学习的印象也更深刻了。”现场体验者表示。
按照计划,金湾区博物馆将在年内组织100场剧本游活动,地点覆盖区博物馆、区图书馆、区委党校及区内各基层工会。从博物馆“走出去”的红色剧本游,将结合各单位的业务特色,不断丰富多元场景打造,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有机融合。
如在金湾区委党校的活动中,以“‘剧’说初心”为主题、以《回到1922》红色剧本游为载体,着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与角色扮演紧密结合的现场教学场景,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目前已累计开展相关教学11场次,覆盖党员群众近百人次。
据悉,金湾区博物馆于2023年3月正式接管位于三灶镇鱼月村的林伟民与中国早期工人运动史迹陈列馆,并以其为运行主体逐步完善建设,发挥教育、研究、收藏、展示等方面的作用,红色剧本游《回到1922》的打造成为该馆探路跨界融合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
接下来,作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金湾区博物馆将不断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设,探索引入更多新的创意形式,推动红色教育从博物馆走向更广阔场景。不断深化跨界合作,力争开发系列化、多元化的文化产品,孵化出更多红色文旅IP,为红色文化学习之旅注入全新活力。
文、图|杨雪薇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