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城全景系列
这一期,让我们一起走进镇雄五德镇,提到五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五德大锅圈”,很久以前国家地理有专门的纪录片上了央视,因此,很多人相隔千里慕名而来,对于今天00后的“小鲜肉”来说,可能更熟悉的是五德天坑。
目前五德天坑正在作为镇雄旅游景区在开发,我们记录的是开发前的样子,很 “原生态”。据说是投资近30亿建设,期待建成后的样子能让大家眼前一亮,景区建成后,五德的发展也会日新月异,这样出门在外的游子就有机会回家乡发展,如果家乡能够承载梦想,我们又何必远方呢!。
第二十一期:云南镇雄 | 这里是五德
在正式看五德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镇雄的介绍:赤水之源,大雄古邦。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赤水河的发源地,也是革命老区县。国土面积3696平方公里,有30个乡镇(街道),262个村(社区),5397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171万人,是云南第一人口大县。处于乌蒙山区腹地,独特的地理优势,自然风光优美,夏秋季云海更是大自然对镇雄的馈赠,云雾缭绕,天然氧吧,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五德全景系列
五德镇古称“五眼洞”,源于古镇附近五口乌盐井,合并五眼洞乡与德合乡后得名“五德”。
五德镇位于镇雄县境西部,县城西北部,东接芒部镇和赤水源镇,南邻场坝镇和坪上镇,西毗有牛场镇和盐源镇,北抵罗坎镇。
清雍正七年(1729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属上西同风里第三甲。
民国二年属上西区团。
民国二十三年属第七区杨柳乡。
民国二十九年设五德乡,辖6个保,67个甲。
1950年设为第七区,辖1镇、2乡。
1952年设为第十区,辖15个乡。
1958年改为幸福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五德区。
1970年改称五德公社。
1984年2月恢复为区,改大队为乡,刘大地、老场归坪上区,刘杉树坪、铁炉归盐源区。
五德镇国土面积188.68平方公里。在资源环境方面,五德镇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有耕地65504亩,林地99819亩,森林覆盖率为27%。
全镇共有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分别为渡船坝社区、大营村、杉林村、五德村、鹿角坡村、比旧村、庙坪村、新田村、大水沟村、阳平村、新寨村、干沟村、大木坪村、谷花村等,共284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回等民族,现有人口20438户80479人。(县zf官网2024.7.25数据)
五德镇距离镇雄县城40公里,距高铁镇雄站76公里,距果珠站61公里。
五德镇境内地形属高原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五德河和坪上河切割,两河岸多陡坡,部分地带多石灰岩漏斗溶洞。海拔差异明显,最高点2020米,最低点680米,平均海拔1050米。
年均气温15℃,年均日照1450小时,年降雨量(910—1000)mm,无霜期285天。
五德镇境内主要有五德河和白水江(坪上河)。五德河从五德大水沟水库由西向东流,白水江由五德镇西南自坪上镇流入,一路向东北在五德集镇处交汇,而后继续向东北,最终在阳平村流入地下河又流出。
五德镇集镇位于五德河两岸,街区狭长,整齐排列着,大多依山而建。五德中学位于街区西部,五德河左岸,这里远离闹市,安静祥和,高山流水,好不惬意。
作为高二半山区、二半山区和河谷地带的立体农业乡镇,五德镇种植着苞谷、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李子、樱桃和蚕桑等经济作物,水面资源达10728亩,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德镇交通便利,得益于镇昭公路横贯东西,使其成为了镇雄西半县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五德镇历史悠久,24级台阶的石拱桥曾是清代古镇的象征,如今碧波荡漾的大水沟水库是五德镇的名片。
诸葛亮南征的嘶杀还在蛮族人民筑起的古城墙遗址上依稀可闻,祖先下自贡背盐的身影还在石阶古盐道上延续。五德镇广泛流传着诸葛亮南征、在五德镇境内七擒孟获的故事,曾出土过四件汉代青铜器。
五德镇资源丰富,还是镇雄县的电力基地、果蔬基地、蚕桑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生活的天堂。是白水江源头的大镇要镇之一。
五德镇最著名的当然要属五德天坑了。
五德天坑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研究所的专家在2015年6月5日至8日考察时发现,是迄今为止云南最大的天坑群。
五德天坑溶洞群位于新寨村,距镇雄县城51公里,占地面积约600亩,包括6个大小不等的天坑。
其中最大的3个天坑分别是“大锅圈”“小锅圈”和“三锅圈”。最大的“大锅圈”坑口直径近600米,平均深度达120米,最深处达150米,四周陡峭险峻,形如一口凹陷的铁锅而得名“锅圈”。我们去时,里面的溶洞旁还居住着人。
专家组在勘探完后认定,五德大锅圈天坑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非常高。根据专家介绍,镇雄五德大锅圈天坑群属于云南最大天坑群,包括天坑、峡谷、穿洞、河流和谐统一,景观非常奇特俊秀,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目前,五德天坑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期待它以一种全新又不失本色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
身处异乡的我们,怀揣梦想,砥砺前行,在陌生的城市里书写着自己的故事。然而,无论走得多远,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牵挂却从未改变。
家乡,那个充满回忆与温情的地方,始终是我们灵魂的归宿。我们梦想着,有一天,家乡能够成为一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热土,让我们无需远离故土,就能在这里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家乡的代言人,连接家乡与世界,让家乡因我们的努力而焕发新生,也让家乡被更多人看见。
当我们携手并肩,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家乡便不再只是远方的牵挂,而是我们共同书写的辉煌篇章。在这里,梦想与现实交织,我们与家乡共同成长,家乡好,我们大家才更好。
镇雄往期精选:
云南镇雄 | 这里是泼机
云南镇雄 | 这里是林口
云南镇雄 | 这里是以勒
云南镇雄 | 这里是大湾
云南镇雄 | 这里是果珠
【关于作者】
摄影师武孔波
立志做创业界摄影最好的旅行家,新媒体界文笔最好的记录者,然而小武毕业于应用化学系。代表作有《我们镇雄》《这里是乡村系列》《云瀑》《云上村庄》《镇雄27个乡镇系列》《我的家乡系列》《罗甸风光》《梅坳流云》等。视觉中国、站酷、图虫等签约摄影师,重庆影悦文化主理人,全网平台ID:摄影师武孔波,公众号:小武故事(可看更多图文视频内容)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