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7月6日,“苏超”第六轮镇江主场对阵泰州的比赛火热开赛。赛事不仅点燃了绿茵场的激情,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镇江“体育+文旅”深度融合的精彩篇章。球场外,非遗市集游人如织,各大景区挤满泰州球迷和各地游客,“一纸球票激活多重消费”的乘数效应正逐渐释放。
小球票撬动大消费 “票根经济”活力迸发
在镇江,“苏超”球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入场凭证,成为打开城市文旅消费宝藏的钥匙。一张球票串联起“景区畅游、文创馈赠、美食礼遇、住宿优惠、打卡兑换”的多重权益,形成了“1+N”的消费矩阵。数据显示,上周六全市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总额达4200万元,全市银联文旅行业消费贡献度达33.91%。
政策联动上,从第三轮主场所在城市周末部分景区对客场市民免费,升级到主客场所在城市周末全部A级景区对对战城市市民免费,将“观赛”与“消费”深度绑定。数据显示,7月5日,已有近5000名泰州市民走进镇江,1556名泰州市民免费游览镇江A级旅游景区,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游客量达8.03万人次,纳入监测的游客消费达2479.21万元,纳入监测的夜间旅游消费集聚区过夜游客占比33.59%。
消费矩阵方面,镇江创新推出“全域文旅消费一图通”,联动200余家优质商家,推出600余种特色产品。持有球票的外地球迷可享“宜游镇江”平台10%-20%的专项补贴,更能叠加建行数字人民币支付优惠,用系统化的消费矩阵将“票根经济”推向纵深,形成了“观赛-消费-复购”的闭环,正如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负责人所说,“现在‘苏超’卖的不只是球票,更是城市的生活体验”。
文创设计也成为城市美学的竞技场。镇江博物馆以城市形象和馆藏文物为核心,开发“醋宝”“战神”“颠球侠”等20余种文物文创产品;“都想做南哥?而我镇江南!”等创意帆布包、Q版手办,不仅是“苏超记忆”,更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
体育场化身文化秀 千年文脉精彩呈现
当传统文化符号从历史深处跃入沸腾的球场,体育的仪式感便升华为文化的共情体验。在镇江,体育场不再是单纯的“比赛场地”,而是兼容的“文化秀场”,非遗珍馐、历史表演、诗词互动,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千年文脉与现代足球”的融合画卷。
绿茵场外,7月5日至6日,省文旅厅联合举办的“水韵江苏·家门口享非遗”活动在镇江体育会展中心体育场北入口广场举行。55个市集展位汇聚江苏十三市非遗产品,茅山湖鱼头汤、恒顺醋炒饭等美味现场制作,黄桥烧饼与锅盖面“相邻对话”,非遗表演让静态和活态的非遗都鲜活起来。
120人参与的《梁红玉击鼓战泰州》暖场实景表演震撼全场,将抗金巾帼的鼓点化为球场冲锋的号角;15对“青白组合”在看台助威,通过赠送“诗意镇江”文创产品等方式,让神话人物成为现代赛事的参与者,让赛事成为文化的传承。
诗词文脉也在绿茵场外焕发生机。“水韵江苏 风雅德比”活动将诗词与足球“绑定”,镇江著名诗人出上句,现场球迷对下句,中间穿插传统文艺表演;辛弃疾、李白等历史人物在市集巡游、与球迷对诗互动,发放文创礼品,让诗词从书本走向生活。
绿茵场延伸全域游 赛事流量转为城市留量
镇江“苏超+文旅”是全域文旅的联动,从“观赛联动”到“景区联动”,再到“研学联动”,90分钟的比赛已延伸至“不止一日”的深度体验,实实在在踢出了文旅体商融合的“链式反应”。
观赛联动方面,联合商务部门推出25个“苏超”第二观赛点。在苏宁等文商旅消费集聚区,赛事点燃消费热情,商圈客流量超2万人次;DUGAO咖啡等网红新业态成为特色打卡目的地;北固湾广场播放经典足球电影,泰州、秭归等城市的特色农文旅产品也被带到苏宁观赛点,让区域协作之路越走越宽。
景区联动中,景区活动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金山寺有沉浸式演出“梁红玉击鼓助威·白娘子足球斗法”,焦山举办趣味足球挑战赛,北固山开展“争霸‘苏超’ 畅游北固”活动,西津渡举办“雅阁‘苏超’之夜”,茅山景区推出“镇江队进球狂喜!”活动,每进1球立送1000张门票,让“苏超”成为文旅邀请函。
真热情炼成真宠你 服务温度定义文旅高度
在镇江,“宠客”是系统化的服务工程。为提升来镇球迷的观赛与旅游体验,市文广旅局创新推出“宜游镇江‘苏超’一码通”,集成观赛指南、旅游攻略等八大核心板块,实现“吃住游购娱,一码‘通吃’”。泰州游客李先生体验后表示:“真正感受到了‘一码在手,畅游无忧’的便捷与贴心!”
“心宜镇江”文旅志愿服务队是宠客的“生力军”。60名青年志愿者分为6组,在24个点位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每一份礼品送到球迷手上,每一辆泰州大巴都有专人引导。
细节之处见真情。赛场上,泰州球迷手机接入镇江移动网络跳出“镇泰一家亲”欢迎语,镇江市民收到“镇江必胜”激励;预检口为球迷准备特色文创袋;非遗市集上,将黄桥烧饼制作技艺置于一号展位,外地摊位放置在苏宁广场第二观赛点市集C位,给予外地城市球迷最大尊重和关爱。(通讯员 王斐 记者 谭艺婷)
记者手记
比赛哨响,文旅“好戏”还在后头
谭艺婷
当比赛结束的哨声吹响,体育场的聚光灯会暂时熄灭,唯有可触摸的文化、有温度的服务、有记忆的体验,才能在流量潮水退去后沉淀为真正的城市认同。
试上“苏超”台上看,尽是“文旅”一城花。这朵“花”,开在绿茵场上,开在非遗市集里,开在旅游景区中,开在每一位泰州游客的心里,更开在镇江“文旅体商融合”的未来。
“让一场比赛成为游客留驻的理由,让一张球票变成传播城市的信物,让每一次哨响都化作千年文脉的悠长回音”,这正是镇江努力书写的“‘苏超’+文旅”答案。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