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雒城镇城北 城中张任路大墓冢 表达世代后人对三国忠将的敬重


走进位于广汉市雒城镇城北张任路一段2号(广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门内,左侧占地面积3亩多的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任墓冢映入眼帘。墓堆直径14米(土围墙周围20米纳入城市规划保护范围),高3.5米。其陵园内坟上绿草茵茵,松柏苍翠,遮天蔽日,气氛肃穆,表达了广汉时代后人对三国忠将的敬重。

张任墓简介:《三国志·蜀志》记:建安十九年(209)刘备攻雒城,“任勒兵出雁桥,战复败,不屈死”。《清·汉州志》载:“任……不屈死,葬废雒县西北,后人本以为土主,祠宇今存”。清嘉庆十四年知州德勋立碑,碑文镌刻隶书“汉将军张公任之墓”。1990年7月张任墓被广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张任墓是四川三国旅游线上重要的遗迹之一。2010年广汉市人民政府组织修缮墓冢,新建神道和石牌坊等附属建筑。现有墓冢为直径14米,高3.5米的圆丘形冢。


广汉建立并维护张任墓,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弘扬三国文化,强化历史认同。 张任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其“宁死不降”的事迹(《三国志》载其“不屈死”)是忠义精神的象征。广汉通过修缮墓冢、立碑纪念,将这一历史人物与地方文化绑定,有助于增强本地居民对三国文化的认同感,也为研究蜀汉历史提供了实物载体。

张任墓作为四川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如与成都武侯祠、庞统祠等联动),丰富了“三国文化圈”的完整性,吸引历史爱好者与研究者。

2. 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2010年广汉市政府发动全社会集资、捐款,修缮墓冢、新建神道和石牌坊等设施,直接提升了景点的观赏性与旅游价值。通过打造“张任路”“金雁湖社区”等关联地标,形成文化IP,带动周边餐饮、交通、文创等产业。

结合广汉其他资源(如三星堆遗址),可设计差异化旅游线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消费。

3. 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与城市品牌。张任墓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认定),是广汉历史底蕴的象征之一。政府对其保护与宣传,传递出对本土文化的重视,有助于塑造“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形象。

通过历史人物故事(如张任的忠勇精神),可提炼城市精神内涵,用于教育宣传或城市营销。

4. 社会教育与价值观传递

张任的“不屈”精神具有教育意义,可作为爱国主义或传统道德教育的案例。墓区若配套解说系统或文化活动(如祭祀、讲座),能潜移默化影响公众价值观。

对青少年而言,实地参观比课本更直观,能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5. 文物保护与城市更新平衡

在城市化进程中(如金雁湖社区开发),保留张任墓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避免“建设性破坏”。通过合理规划(如与社区共存),实现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潜在挑战与建议:

-知名度有限:相比三星堆,张任墓的吸引力较弱,需加强宣传(如结合三国IP游戏、影视剧联动)。

资源整合:可与雒城遗址、德阳文庙、罗江三国战道等周边景点捆绑推广,形成区域文化网络。

结论:广汉建立和维护张任墓,不仅是保护历史遗存,更是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经济、教育、城市品牌等多维发展,其现实意义远超墓葬本身。


【2010年广汉市政府发动全社会集资、捐款,修缮墓冢:上图个人捐款(以捐款金额为序)书记、市人大、政协领导 杨波、毛君莆、宋方德、杨兴发带头捐;单位捐款(以捐款金额为序)工商联执委企业——民间组织(民营私营老板)第一。可见广汉民间对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厚群众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广汉市   蜀汉   广汉   神道   历史   国文   敬重   城北   世代   城镇   精神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