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是位于新疆东部,地跨东天山南北,素有“新疆门户”“新疆缩影”之称,集丰富自然资源、深厚文化底蕴与重要交通枢纽地位于一体的地级市。
伊吾胡杨林
“哈密”一名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长期的语音演变:元代以前,此地多称“伊吾”“伊州”;元代时,蒙古语称其为“哈木尔”,意为“门户”,精准概括了其作为新疆通往中原的“东大门”地位;随着语言融合与简化,“哈木尔”逐渐演变为“哈密”,并在明清时期正式成为官方名称,沿用至今。
回王府
哈密市没有官方认定的“四大古镇”说法,但从历史文化和古镇风貌角度来看,巴里坤古城、拉甫却克古城、阿勒屯古街所在区域及下马崖古城较为知名。以下是具体介绍:
巴里坤古城: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区,由汉城和满城组成,是西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兵城之一,也是清代北疆四大军城之一。古城内有清代粮仓、地藏寺、仙姑庙等古迹,融合了军事历史、汉文化遗存和草原风光。
拉甫却克古城:位于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是东汉的伊吾卢城和唐代的纳职县,曾是哈密绿洲的中心区,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节点。2010年,博斯坦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阿勒屯古街:位于伊州区回城乡,维吾尔语意为“黄金之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全长约800米。街道两旁保存着许多清代建筑,包括府第、商铺和民房等,具有浓郁的回族文化特色,2008年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下马崖古城:位于伊吾县下马崖乡政府西南约1公里处,是一座正方形城池,用黄土夯筑而成。这里曾是清代军城,也是从关内进入天山以北的驼马商道和辎重运输的关卡,素有丝路北线第一站之称,其清泉节已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