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影子红了
文|影子红了
当酒店房费一夜飙升至五千,而帐篷仅需五百,你会选择酒店还是帐篷?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简直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传统酒店业感受到的阵阵寒意,全国范围内,高星级酒店的入住率滑落了12个百分点。
在丽江、大理这样的老牌旅游胜地,一些高端酒店的房间甚至空了七成以上,冷清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黄金周。
更反常的是,云南有些度假酒店竟然出现了“节中没人住,节后反倒满了”的怪事,四川某景区酒店更是体验了一把过山车,节前还有七成半的入住率,假期一开始就直接掉到了三成以下。
抖音@闪电新闻
另一边,却是户外露营的彻底狂欢,城市周边的草坪、景区旁的空地,几乎一夜之间就长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露营装备的在线搜索量猛增了470%,帐篷租赁的订单更是去年的三倍。
这种景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有些景区周边的露营地,饱和率已经连续三年都超过了九成,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顶小小的帐篷里,它撑起的不仅是一片遮风挡雨的空间,更像是一份宣言,宣告着旧有旅游商业逻辑的终结。
帐篷的流行,是消费者对传统住宿业“假日溢价”模式的一次最直接的反击,这笔经济账,大家算得越来越明白了。
游客阿凯的经历就是个缩影,他在洱海边找了块宝地,花500块钱淘来一套二手露营装备,就地安家,而他抬头就能看到的民宿,国庆期间一晚的标价是1688元。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在三亚、丽江这些地方,酒店均价普遍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有些五星级酒店,住一晚的价格甚至突破了5000元大关。
面对这样的价格,年轻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数据显示,95后消费者在旅游总预算中,愿意花在住宿上的钱,已经从2019年的38%降到了2023年的26%。
他们不是不消费,而是消费得更精明了,“酒店代订”玩得飞起,用会员积分换房更是家常便饭。
甚至还催生了“高铁+露营”这种硬核玩法,有人背着40斤的装备坐上高铁,到了目的地花50块钱租个营位,一夜就这么解决了。
市场的反应是无情的,那些以为还能靠着信息差和节日效应大赚一笔的商家,很快就尝到了苦果。
一些网红民宿把价格狂飙近五倍,结果迎来的不是爆满的订单,而是铺天盖地的舆论批评。
事实证明,“趁节涨价”这套老黄历,在今天已经彻底行不通了,消费者手里的帐篷,就是一把最精准的价格标尺。
如果说价格只是导火索,那么信任的流失,才是把消费者推向帐篷的根本原因,有时候,选择睡在帐篷里,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旅游市场的信任赤字,不是一天两天积累起来的,从早年青岛的“天价大虾”,到海南一度出现的离谱机票和各种乱收费,这些事件就像一根根刺,扎在消费者心里。
信任的伤口还没愈合,新的伤害又来了,就在今年2月,游客陈女士在张家界一家饭店就餐,两道菜被收了844元,事后还发现饭店跟出租车司机合谋宰客。
这种事一再发生,让消费者对传统餐饮住宿业的信任不断“失血”。
所以,当人们选择把家安在帐篷里,他们不仅仅是在规避高价,更是在用脚投票,为那些值得信赖的商家投出赞成票,对失信者投出否决票。
谁是那个值得信赖的?淄博给出了答案。
它能火出圈,靠的不是什么绝世风景,恰恰是“平价”和“诚信”这两样最稀缺的品质,硬生生打破了旅游业“节假日必涨价”的潜规则。
而这份信任的回报是惊人的,2024年,淄博的旅游收入超过了640亿元,还带动了超过10万人的就业。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张家界事件中的陈女士,就通过12345热线投诉并同步在网络曝光,最终促使当地监管部门迅速查处了涉事商家。
一个由“曝光-维权-整改”构成的监督闭环正在形成,消费者手里的手机,成了称量市场诚信度最灵敏的砝码,每一次选择在哪里过夜,都是一次对市场信任度的重新称量。
当吃饱穿暖不再是问题,旅游的意义也在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不再是为了打卡景点,而是为了寻找一种感觉,一种精神上的共鸣,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情绪价值”。
行业报告指出,有三成游客将“获取积极的情绪价值”视为出游的首要目标,也就是现在旅游消费的核心驱动力,已经从物质满足转向了精神共鸣。
而帐篷,这个看似简单的物件,恰好完美地契合了这种需求。
想象一下,在洱海边醒来,伴着晨雾煮一杯咖啡,或是在草原的星空下,和三五好友聊到深夜。这种松弛感和与自然的连接,是任何标准化酒店房间都无法提供的。
也正因如此,把露营简单等同于“消费降级”,那就大错特错了,数据显示,价格超过3000元的高端露营装备,订单占比竟然高达41%。
这说明,消费者不是没钱,而是更愿意为好的体验和精神满足投入重金,为了一顶能带来身份认同和圈层归属感的帐篷,他们花钱眼都不眨。
因为这笔投资,投向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00后这一代人的消费逻辑,已经从“我拥有什么”变成了“我体验过什么”。
一些嗅觉敏锐的商家已经开始行动了,有景区酒店干脆自己做起了装备租赁,仅帐篷出租一项,就在国庆期间入账12万元。
还有商业酒店别出心裁,开发了“露营主题房”,房价只微涨了15%,却换来了持续客满,复购率比传统房间高出41%。
其实归根结底,能赢得市场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住宿形态,而是那些能真正读懂并满足消费者心中那本复杂“账本”的经营者。
游客心中那根悄然立起的“帐篷杆”,正在撬动整个行业的未来,那么问题来了,你的下一个假期,会选择哪一边?
抖音@闪电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