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名胜】卦山•天宁寺

——李大斌

卦山,融自然风光和千年古刹为一体,是三晋著名的旅游胜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交城县城北5里,因山形卦象而得名,旧为交城县十景之首,曰“卦岳爻峰”。早在唐代,它就以山形卦象、古柏森然,寺院宏敞、华严圣地而闻名遐迩。更有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盛情游览之后,挥毫泼墨,写下了千古佳作“第一山”,对卦山推崇备至。清代,文人学者将“卦山之柏”与“黄山之松”“云栖之竹”并列为华夏树木奇观。极目四望,千亩珍惜侧柏林,葱茏香郁,华国锋同志亲题“柏海香涛”以赞誉。林中古柏形状迥异,妙趣横生,著名的有牛头柏、龙爪柏、七星柏、绣球柏、文武柏等。

天宁寺等庙宇群分布于卦山主峰——太极峰之阳,最高处之石佛堂,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是为卦山最早之建筑。天宁寺、朱公祠、圣母庙、书院居于“山下”,文昌宫居于山口西侧。附属建筑还有环翠亭、戟门、半道亭、华严塔、墓塔林等。卦山庙宇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

天宁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5581平方米,分三进院落,依山势梯次升高。沿中轴线从南向北依次为石牌坊、六十六级台阶、山门、千佛阁、大雄宝殿、毗卢阁;东西两侧依次为一进院厢房、钟(鼓)楼、二进院配殿、偏殿;毗卢阁东跨院有文星阁,西跨院北端为地藏殿、西端为三教堂。

天宁寺前院精巧别致,正北千佛阁建造精妙,建于明代早期,嘉靖四年(1525)砌造“龙云虎风”洞,以利通行。中院庄严宽阔,大雄宝殿气宇轩昂。后院高峻险要,毗卢阁挺拔隽秀。天宁寺整组建筑巍峨壮观,节奏明快舒展。毗卢阁后有唐普光明殿遗址。清代嘉庆年间,曾于遗址处出土唐《华严九会之碑》《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2通,今有唐华严经幢遗存。

明清时代,又增建了圣母庙、卦山书院、朱公祠等,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殿阁楼宇多达200多间。其他附属建筑还有僧舍、佛塔、墓塔、经塔、戏台、楼亭等。经过历代不断的修建扩充,天宁寺成为一处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

天宁寺是卦山诸多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相传中国佛教华严宗初祖法顺(亦称杜顺)(557—640)曾在此山讲经说法,是华严宗的重要道场。又因为有太原节度使李说夫妇的捐助扩建而成为唐代华严宗巨刹。

优越的地理环境,再佐以卦山优美的风光景致和影响深远的佛教道场,形成了卦山千余年来久盛不衰的独特魅力。历史上卦山名胜古迹曾经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前来观光游览。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电影、电视剧在此拍摄外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中外游人日益增多。如今卦山天宁寺山青树茂,鸟语花香,游人如云,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物旅游胜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交城县   山形   佛教   古柏   大雄宝殿   光明   道场   庙宇   旅游胜地   名胜   华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