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调研采风活动 | 屯堡文化采风团走进福泉 探访古城与阳戏非遗

11月5日,屯堡文化采风调研活动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福泉古城,探访明初设立的平越卫旧址,回溯六百年大明遗风余韵。

俯瞰福泉古城

福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青华介绍,福泉古城文化旅游景区包含四大城门楼:北门福泉楼、南门威武楼、西门泰宁楼、小西门城楼。古城的核心魅力藏于兼具防御功能与建筑智慧的城垣之中,而四大城门楼正是这份历史底蕴的鲜活载体。

采风团进入福泉古城

采风团来到四大城门楼之一的小西门水城,举目眺望,只见石墙布局独特,三重城环抱,形成梯级防线,依山傍水,上下贯通,不由感叹设计者匠心独运,建造工艺精湛。

小西门水城是福泉古城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还有“里三层,外三层,石墙围水小西门”的水城奇观。它由东、南、西、北5个城门连接形成一座瓮城。这座水城的诞生源于明代的守城实践——明正统年间苗民起义围城时,城内因缺水失守,成化年间指挥张能率先筑城引水。1603年贵州总兵安大朝等人再拓外城,将沙河水包入城内,以三孔石拱桥衔接,既解决战时供水难题,又强化防御体系,堪称“攻防与民生兼顾”的建筑典范。

福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肖青华为采风团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来到福泉为古城赋诗 “明代石城,黔中瑰宝,亲临其境,胜读史书”,寥寥十六字道尽古城垣的文化价值与独特魅力。

福泉古城垣在军事、建筑、地质、水文等多方面蕴含着多层次的科研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绝妙之作”。

小西门古城

在古城墙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昌智为采风团现场介绍了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贵州阳戏。作为古傩文化的重要分支,贵州阳戏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与平越卫的历史脉络相伴相生,是屯堡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它分为内坛祈福仪式与外坛戏曲表演,以粗犷古朴的唱腔、神秘特色的面具道具为鲜明标识,既承载着大明遗风,又融入了地域民俗特色。周昌智深耕阳戏传承多年,通过收徒授课、搭建展演平台等方式,让这项古老艺术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孟祥可

编辑 王维维

二审 方亚丽

三审 张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旅游   福泉   文化   古城   水城   西门   城垣   福泉市   贵州   城门   大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