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北京市第46届菊花展“菊花进社区”交流活动在北海公园阐福寺举办。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北海公园首次联动“鹤年堂”“中国书店”“一得阁”“戴月轩”“小明贡瓷院”“白塔寺药店”等非遗老字号,推动菊花文化与传统医药、文房非遗跨界融合,通过推出菊花主题养生茶饮品鉴、菊花题材书画创作等环节,让非遗内涵从单一菊艺向多元传统文化延伸。

据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第五代传承人刘宁介绍,“菊花进社区”活动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累计向居民发放菊苗近两万盆。作为北京菊花栽培领域代表性非遗项目,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于2013年获评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挂牌后便以“非遗进社区”为抓手开启文化传播之路。通过发放菊苗、菊科植物种子、宣传册,开展科普讲座与菊展导赏等形式,让市民近距离接触菊艺、学习技法。

在活动举办地阐福寺景区内,2米高的丈菊格外吸睛。刘宁介绍,常见的标本菊高度只有1米,此次展出的丈菊之所以能达到2米的高度,是使用了特殊的养护手法。丈菊从1月份开始扦插,随着菊苗不断长大,需要从小盆换到中盆、再到大盆。丈菊生长过程中,养护人员还需随时清除每一个叶片上的侧芽和侧蕾,避免其处于“疯长”的野生状态,以达到整体株型美观的效果。
据悉,北海公园有近1000个菊花品种,但不是所有品种都能养成丈菊,此次展出的丈菊既有清朝的老品种,也有公园培育的新品种,展出数量达到数十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刘忠禹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