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岁月烽火,共赴红色之约。10月25日,余江区新四军研究会与区地方文化研究会联合开展了主题为“寻访新四军,重走长征路”的参观研学之旅,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先后走进梅岭三章纪念馆与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在历史遗存中探寻新四军的精神源头,在红色地标上感悟长征精神的时代回响。

梅岭三章纪念馆所在的南安镇建设村梅山红色文化景区,曾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分局及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踏入馆内,陈毅元帅激昂的绝笔诗《梅岭三章》跃入眼帘,“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豪迈诗句,瞬间将参观者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创业艰难百战多”“大庾岭上暮天低”等五个展区通过雕像、大型场景、历史图片和珍贵书籍等文物陈列,真实再现了游击战争的光辉历程。讲解员深情讲述着1936年陈毅元帅被困梅岭二十余日,在悬崖石洞中度日、于衣底写下绝笔诗的动人故事,以及当地群众冒死送粮送药、掩护红军突围的鱼水深情,让参观者深切体会到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崇高气节。
大家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齐声共读“梅岭三章”气壮山河的壮丽篇章,大家无人热血沸腾,仿若亲身体验了当年游击战士在复杂地形中灵活作战的艰辛与智慧,更深刻感悟到先辈们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怀。

随后,研学队伍前往坐落于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丫山南麓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作为全国首座全面展示南方八省十五个地区三年游击战争光荣历史的红色基因库,这里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以“革命的曲折之路与光明之路”为设计理念,从一楼至三楼层层抬升,步行坡道贯通其间,如同引领参观者穿越那段由黑暗走向光明的峥嵘岁月。序厅、“红军主力长征,苏区军民坚持斗争”“原中央苏区各游击区的形成与坚持”等六个展区及尾厅,通过详尽权威的史实和崭新的布展方式,全景式呈现了南方红军的战斗历程。

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功勋的实物文物,无声诉说着1934年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率领留守红军在南方八省开展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壮阔史诗,见证着这支“打不散、拖不垮的英雄部队”如何坚守战略支点、保存革命火种,最终于1937年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救亡前线的光辉历程。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是党史军史上的光辉篇章,这里不仅是长征精神的延续之地,更是新四军的诞生源头。”参观过程中,余江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黄建明感慨道。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文物,时而交流感悟,在红色文化讲座的深度解读中,进一步明晰了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与长征的战略呼应,以及与新四军组建的历史渊源,深刻理解了“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梅岭精神内涵。

此次研学之旅,既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红色寻访,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参与者纷纷表示,将铭记革命先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把从梅岭精神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让革命先辈开创的事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